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传生 《知识窗》2008,(7):30-30
段祺瑞有个绰号叫“歪鼻子将军”。这是因为他在大怒之下鼻子会向左歪,然后要经过按摩才能慢慢地正过来。据传,段祺瑞有四次被气歪鼻子:一次是袁世凯坚决不同意他推荐的心腹任国务院秘书;一次是他的得意门生在天津被杀害;一次是他得知他的三姨太与儿子有染;还有一次是他带着《对德参战提交国会案》要黎元洪盖章,黎不同意盖,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军阀,你一定不会陌生,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曹锟……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曾经激荡了一段中国风云史。在那"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他们成就了一段自己的传奇人生,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格局。  相似文献   

3.
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曾活跃着一位广东籍翰林——梁士诒。他科举起家,书生从政,无书不观,热心兵事,娴于经济,几落几起,官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当时政坛主要人物袁世凯、孙中山、徐世昌、张作霖、段祺瑞乃至蒋介石,均对其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4.
章士钊(1881~1973)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交游甚广,在政治上与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皆有往来。而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他都起过一些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就以"文化大革命"中的活动来说,人们就可窥其为人处世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韩文宁 《百科知识》2011,(21):44-46
段祺瑞是北洋军阀袁世凯麾下名日“龙、虎、狗”的三杰之一,其中又以他风头最劲。民初十多年,除了袁世凯,他是左右时局的重量级人物,虽无总统名分,但“临时执政”也就是换了名的国家元首。身为国务总理的他,其权势比做过总统的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以及大元帅张作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6.
闲来读史,发现大师也有“不讲信用”的时候。 段祺瑞当权时,颁布了新的国会选举法,其中有一部分参议员必须由中央通儒院票选。凡国立大学教授,或者是在国外大学得过学位的,都有选举权。于是,像辜鸿铭这样著名的北大教授就成了香饽饽。有位留学生小政客到辜鸿铭家里买票,辜鸿铭毫不客气,开价五百大元。当时的市价是二百五.小政客只肯加到三百。辜鸿铭优惠一点,降至四百.少一毛钱不行。小政客还想讨价还价,老先生大叫一声.让他滚蛋。到了选举的前一天,辜鸿铭果然收到四百大洋和选举入场证,来人还叮嘱他明天务必到场。  相似文献   

7.
瞿剑 《今日科苑》2009,(21):28-30
我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特征参量调整法的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中国各省(市、自治区)200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类体系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中最新的均衡因子,计算并分析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经济板块2004年的生态足迹、各地区地均生态承载力及地区万元GDP生态足迹。引入了"地均生态承载力"概念,讨论了不同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各地区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1999年,2002年,2003年,2005年中国生态足迹进行了比较,就其异同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人均生态赤字为1.35hm2,省际人均生态足迹差异较大,地区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调整特征参量后,生态足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最后,结合各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2008年黄河谷地6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对其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并用小波分析法、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法检验了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结果表明:黄河谷地年度和四季各年代的平均气温呈上升的趋势,秋、冬季平均气温上升比较显著。年平均气温存在准22年和准11年的变化周期,在1996~1997年附近发生了明显增暖的突变;黄河谷地的年降水量略有减少,冷季降水量略有增加,而暖季降水量略有减少。年降水量存在准12年和3~6年的变化周期,20世纪70~80年代初期发生了增多的突变。  相似文献   

10.
能源约束视角下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模拟与演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北京市1987年-2007年的地区投入产出表,在能源消耗总量约束条件下构建了北京市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五个时期的投入产出优化模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通过五个历史时期的优化模拟,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比较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研究表明:①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和其他社会服务业部门;②除1987年外,北京市其他各时期工业调整方向需要降低大部分工业的比重,2002年和2007年则需要适度提高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重;③通过比较五个时期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模拟,得出北京市1997年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最高,2002年则最低,同时数据显示北京市2002年以后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低于2002年以前,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仍旧具有较大的调整潜力。最后,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结构未来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丽英  王道龙  邱建军 《资源科学》2009,31(12):2144-2149
利用环渤海区域1985年、1995年和2000年3期TM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对该区域198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耕地是区域主导的景观类型,1985年、1995年和2000年耕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55.96%、53.70%和55.64%;林地、建设用地是区域优势景观类型,林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21.12%、22.13%和20.95%,建设用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10.48%、11.83%和11.70%;1985年~1995年、1995年~2000年两个时期,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与耕地景观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耕地与林地、建设用地景观类型之间的互动转换关系;两个时段土地利用景观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多样性指数、聚集度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过程,分维数、蔓延度指数和分离度的变化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过程。1985年~2000年土地利用景观斑块数、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分离度和均匀度指数处于降低趋势,而斑块密度、边界密度、蔓延度和聚集度指数呈现出增大趋势,反映了该区域内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组分的复杂性降低,大斑块增多,各景观之间的不均匀性增大,不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耕地数量变化的突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利用子波诊断技术对1949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波动的突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我国耕地面积波动存在5年、13年和2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并以13年和2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为主; ②比较3种尺度下的突变点发现:1953年、1967年、1977年、1985年和1994年为共同的突变点,说明这5年突变强烈,反映了波动的重要特征; ③对主要突变点驱动的分析发现,我国耕地面积的波动绝大多数是由于政策因素驱动所致。另外,影响我国耕地波动的因素还有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其中,灾害损毁和土地退化是造成耕地下降的主要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是人口和GDP。提取并比较在27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下的耕地面积、人口和GDP小波变换系数发现,人口和GDP对耕地面积的影响是负向的,它们的增加均会导致耕地面积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成立于1955年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在走过了30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后,于1984年1月召开了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蓬发展的新时期。从那时起,到1994年6月召开第七次院士大会,其间整整十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学部委员明确性质、职能,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建立院士制度,完善学部领导体制,参照国际惯例和根据中国国情,逐步与国际科学界接轨的十年,是通过三次选举,增选了一大批学部委员(院士)和首批外籍院士,使增选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十年,是学部委员重振雄风,学部工作再创辉煌,进一步发挥学部和学部委员(院士)作用的十年。  相似文献   

14.
近15年来杭州西溪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利用1991年、1999年和2004年三个时期的Landsat-TM5、4、3波段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选取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分维数、斑块破碎化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多样性、均匀度等指标,对杭州西溪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4年近15年间,由于杭州城市扩张及房地产开发等人为因素,池塘和河流等1991年最占优势的景观类型,到2004年已变成了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对整个湿地的控制作用不断增强,导致景观多样性指数降低、能物流不畅、生物多样性下降,环境污染趋重,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因此,今后在西溪湿地开发中应十分注重保护和部分恢复池塘和河流等景观类型,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成品油和天然气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章健  葛良全 《资源科学》2006,28(5):120-126
本文收集了四川省及国内外能源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等有关指标的大量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能源终端消费构成,并采用部门分析法、GDP能源终端消费单耗类比法、回归分析、灰色预测、神经网络预测等多种预测方法建模,预测了四川省2010年和2020年能源终端消费量,然后经加权平均各种预测方法的预测值,确定四川省2010年和2020年能源终端消费量分别为9 738.94×104t标准煤和19572.60×104t标准煤。再根据该预测值,采用各种能源消费比重分析,预测了四川省2010年和2020年成品油和天然气需求量。最后对成品油和天然气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四川省今后能源建设提出了合理建议。论文为四川省“十一五”能源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另外,本文历时几个月艰辛收集的四川省及国内外经济发展和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大量历史数据,对做同类研究的组织和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引证分析功能以及影响因子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Nature杂志为例,对SCI来源期刊影响因子预测和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介绍。预测了Nature2013年的影响因子,分析了该杂志2013年影响因子的结构特征,确定了不同类型文献、高被引论文、高被引作者、不同机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Nature 2013年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表明,Nature 2013年影响因子预计将达到41.002;article和review两种类型文献对Nature 2013年影响因子贡献突出;对Nature2013年影响因子贡献突出的机构主要分布于美国和英国。不同国家和地区对Nature 2013年影响因子的贡献相差较为悬殊,美国和英国对Nature 2013年影响因子的贡献率高达70.4%,中国对其贡献排在第8位。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国际体操联合会(FIG)1997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08年竞技健美操三次规则变化,剖析了竞技健美操中艺术与难度发展的趋势,对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提出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8,(2):172-176
丁达明 微生物学家。1938年生。湖南人。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1979年-1981年在英国癌症研究所作访问学者,现任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从事应用微生物研究,1972年建立了测试纤维素酶的平板染色法,用于菌种筛选,比国外类似报道早7年。对纤维素酶的生产、分析和使用都得到了有实际意义的成果,曾获1978年湖北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中科院三等奖。对多瘤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曾忠平  裴韬  彭兰霞 《资源科学》2008,30(7):1061-1067
利用1996年~2006年武汉市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结合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论思想,计算1996年~2006年10年间武汉南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并利用边界维数对南湖各时期的岸线形态变化进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南湖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湖泊岸线分维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湖泊岸线分维在湖泊保护、管理规划方面的应用潜力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从1996年至2006年,南湖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以及岸线分维均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湖区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不断转变与湖泊人工填占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武汉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城市湖泊发展演化进程。土地利用结构熵、均衡度以及湖泊岸线分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湖泊发展演化过程,能够为城市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进一步利用复杂性理论开展城市湖区经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等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100多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1911年推翻清王朝后.内战、抗日占去了近50年,真正的科学技术发展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的科技政策不断改变。本文主要阐述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现状。作者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比欧美晚了150年.科学技术晚了200年;近30年有些进步,但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中国人需要再奋斗50年;当前应该埋头苦干、韬光养晦,继续向科学先进的国家学习,学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人类科学事业做一点迟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