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传播(或外宣)是我国党和政府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任务主要由外宣媒体承担(包括单一外宣媒体和综合媒体的对外部、国际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党和政府适时提出了增强传播能力、积极影响国际舆论、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要求.中央级媒体据此纷纷调整发展战略,设定"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目标.这使对外传播开始由外宣媒体的孤军奋战转变为集优势兵力于一体的协同作战.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为我国新闻媒体的外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努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争取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媒体,打造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一支高质量、成规模的国际传播队伍。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与我国国际传播战略的目标相比,这支队伍在规模、素质和结构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金勇  崔玉娇  李正荣 《传媒》2016,(24):79-82
2013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培养一流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语言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缺乏、因应环境不力等问题,因此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要坚持多管齐下、合力构建的原则.本文从外国语言功底、新闻传播业务、国际格局视野和文学底蕴积淀四个方面,提出"四轮驱动"打造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长潇 《青年记者》2016,(10):68-69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从战略高度优化国际新闻传播布局,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吻合,也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根本利益.正因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中,“新闻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被列为十大工程之一.①  相似文献   

6.
韩曙 《传媒》2014,(11):64-67
正对重大突发国际新闻事件展开报道的能力是衡量国际一流传媒水准的重要指标。对于国际一流电视台而言,必须在突发国际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表现出自己的价值,体现出自身新闻报道的能力和水平。从国际一流媒体的发展历程上来看,突发事件报道能力不仅是衡量一个媒体传播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媒体争夺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而在我国英语媒体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发展环境以及发展趋势做出正确认知,是我国英语媒体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在对我国英语媒体传播格局、发展趋势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英语媒体传播战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央视变革     
覃莉 《今传媒》2009,(9):46-50
据央视透露,新台长焦利在央视内部会议上指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将组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这不仅是推进国际一流媒体建设的需要,更是进一步加强改进新闻宣传的需要,也使得央视长期致力于整合新闻资源、提高运行效率这一愿望得以实现.会议认为,目前组建新闻中心条件具备、时机成熟,符合当代新闻传播规律,适应广大观众对于信息的新需求,也体现出国家电视台"新闻立台"的导向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汪碧芬 《声屏世界》2012,(6):112-113
2012年是湖北广播电视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湖北广电将紧密依托湖北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地位和机遇,实现媒体与市场的同步跨越式发展。目前,在王茂亮台长的带领下,全台上下正在积极开展"一流标准建设年"活动,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  相似文献   

10.
芦鹏 《青年记者》2020,(5):62-63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双一流”战略,即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①在此背景下,作为党的新闻出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期刊,在坚持传播公安学术理论知识的“初心”基础之上,更应承担起促进广大受众一流知识体系的更新、推动公安一流学科建设的多重使命。故此,以传播与岀版理论为引导,深化公安学报期刊内涵优化,促进与公安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是推进党的新闻传播事业与公安教育事业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为改变与此不相适应的"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争取更多话语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紧紧围绕中央领导提出的"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的目标,在国际传播中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理念,认真研究新闻传播规律、传播现状和发展趋势,着力创新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宣传与节目改革,充分利用重大突发事件争取国际话语权,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在增强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以及感染力、吸引力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2.
刘瑜庆 《新闻窗》2009,(1):60-60
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中央电视台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积极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内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21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忠实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将党建和业务融合、媒体深度融合作为集团改革发展重点,在新闻宣传、对外传播、媒体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22年,云报集团将继续推进内容、平台、人员和资源深度融合,加快全媒传播体系建设,加快"云上智慧云""云上文化云"、媒体深度融合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建设,立足区位优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面向南亚东南亚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14.
章彦 《传媒》2023,(12):61-63
在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有关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须跳出既有认识框架,从中国大局和世界变局层面进行再思考。本文从现有“本土化”理念和相关媒体新闻实践等角度入手,对新形势下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研究进行理论拓展,提出媒体本土化的优化路径,阐述和分析本土化策略对扩大我国国际新闻传播影响力以及在我国战略传播体系构建过程中起到的筑基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12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清华-网易未来媒体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创新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召开.论坛邀请了来自海内外学术界和媒体业界的60多位院长、总编等嘉宾,就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全球模式"与"本土经验",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培养之间的融合与对接,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适应传媒数字化、产业化发展等广泛议题发表演讲,进行了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理论的生命,源自实践,而理论的魅力,在于思想交流碰撞间的刹那火花.2010年12月28日,第21届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召开.新华社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编辑记者与22位业界、学界专家,围绕"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全媒体集团"主题,展开思想交流与争鸣,分析研判全媒体时代下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新华社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奉献了一场场新闻学术的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12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清华-网易未来媒体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创新论坛"的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召开。论坛邀请了来自海内外学术界和媒体业界的60多位院长、总编等嘉宾,就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全球模式"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BBC环球公司为个案,着重分析其国际电视业务的发展趋势,归纳和总结了国际一流电视媒体的主要特征.新世纪以来,BBC国际电视的全球扩张轨迹表明,国际一流电视媒体致力于将创意经济和高新科技相结合,以应对新技术革命下信息传播与消费形式的推陈出新.具体表现为利用电视节目知识产权开拓多种盈利模式,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全媒体及跨行业的业务拓展,以此实现产品及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国际一流电视媒体发展的新态势与新动向对于缩小我国广播影视强国建设的现实差距,打造我国的国际一流媒体,以充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日益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国际新闻的传播质量。作为向国际宣传我党和国家战略旨意的一个重要窗口,国际新闻传播的责任和意义任重而道远。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开放性的国际环境为我国国际新闻的传播带来重大的机遇,也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砝码和保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加深对国际新闻的传播思考,增强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力。站在全球化新闻传播的制高点上,形成与我国大国实力相匹配的传播能力,在国际化的环境下,发挥大国的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郭新华  赵翔 《传媒》2021,(20):59-61,63
"第六声"(Sixth Tone)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推出的一款外宣新媒体产品,通过国际化团队运营,在全球化语境及国际传播场域聚焦中国普通人的日常,运用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传播渠道,引导国际社会以平和的眼光关注现代化进程下的中国发展.这种"小而美"的中国表达传播策略,不仅区别于新华社、人民网等常用的宏观叙事,也有别于BBC、CNN等西方媒体先入为主的刻板报道,为我国媒体的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提供了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