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周.com:@@动感作文的理念很好,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作文教学活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缺少激发,索然无味,缺少智慧,更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动感作文把作文权还给了学生,学生会用自己的感受来作文.这样的作文课的确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一、注重情感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写的人物事例缺少真情实感,对所叙述的事物缺少生活感受,其结果必然是装腔作势、言不由衷、套话连篇、人云亦云。针对这种情况,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具备了一定的写作技能。但读起他们的作文却感到生涩,缺少一种情感的因素。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发,来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有真情实感的的作文能抓住阅卷老师的心理,使学生在作文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仅靠技巧写作向内心的情感表达转变,获得自我的表达方式,从而让真情在作文中回归。一、结合语文教材,进行作文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一、写作和游戏作文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话题。一般作文教学模式是:给出题目学生写作,往往让学生无处着手。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生活经历,缺少现有的生活经历与思想的碰撞。文字本是无生命的,是我们把情感赋予它,它才变得丰富多彩。每个孩子的生活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张带有一个小污点的白纸展现给我们:"你看到了什么?"绝大部分人都会说看到了那个小污点.这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他反映出了我们的一种思维模式."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眼睛"也是不缺的,缺的是我们主动发现美的意识.如果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能在基本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发现美的意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对于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良好发展将是很好的心灵指引.身心发展将会是多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写作文,不缺写作素材,因为素材可以来源于教材,也可来源于生活;不缺写作技巧,因为教师平时差不多都在讲技巧;更不缺好词好句的积累,唐诗宋词都背诵了不少。他们写作文缺的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的作文重视技巧而忽视情感,堆砌华丽的词语而不懂得取舍,对素材的概括与加工运用能力更是欠佳。写作之事让他们即使满腹经纶,也不知从何处着笔,于是索然无味,文章写出来没有灵气,千篇一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老师普遍认为作文难教,缺乏情感、内容空洞似乎已成为中学生写作的通病。实际上学生并不缺少写作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事件的理性思考与认识,欠缺一种潜心发现和思考生活的精神,阅历浅,情感"单薄",因此写作时千人一面,人云亦云。如何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积极捕捉思维的灵光,紧扣中心大胆创新,从而让思想的火花绽放异彩呢?一、在自由写作中追求个性表达我常鼓励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自由表达,培养个性化写作,让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所想无拘无束地写出来。不制定条条框框,学生不受压制,  相似文献   

8.
学会感恩     
媒体报道:一个初一女生,因为妈妈工作太忙没有及时给她买新书包,就采用自残的方式割腕自杀来要挟家长。对此,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他们缺少些什么?我想,他们不缺吃不缺穿,缺的是一颗懂得回报、懂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9.
卓玛:最近,朋友一个个与我绝交离我而去。我们曾经一起欢乐,一起忧愁,本来好好的,可为什么要绝交呢?到底我做错了什么?我不缺衣服,不缺粮食,更不缺钱,我缺少一些真正对我好的朋友。现在我一个人在外地求学,举目无亲,  相似文献   

10.
该书由闽江学院中文系主任刘新华副教授撰写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积 2 0余年从事写作理论研究与教学之经验 ,从写作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写作情感的一般性规律及特殊性规律。全书共分十章 ,依次是 :写作情感本质论、写作情感的范畴、写作情感的层次、写作情感的内部运动规律、写作情感组合的多维结构、写作情结、纪实性文体的写作情感、叙事性文体的写作情感、抒情性文体的写作情感、议论性文体的写作情感、写作情感教育篇 ,共2 3万字。全书视角独特 ,内容新颖 ,是一部填补写作学研究空白的力作。《写作情感论》出版…  相似文献   

11.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现代生活虽然精彩纷呈,但学生的作文却枯燥乏味,情感枯竭。究其原因是学生害怕写作文,往往搜肠刮肚还觉得没什么可写,久而久之,写假话、空话、套话,成了习惯,作文缺少了情趣与灵动。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那如何让作文教学充满情趣,写出充满童趣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彭丽君 《考试周刊》2008,(51):48-49
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作文中的造假现象相当严重,鲜有真实感受的表达,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没有真实情感的宣泄,这些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引导学生的写作上,我们应立足现实生活,强调真实。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阶段,写作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不知道如何下手,并且多数写作内容缺少新意。为此,教师应切实指导初中生进行“真情作文”写作,引导学生将心中真实情感抒发出来,为作文赋魂。主要在阅读积累、多样活动、技巧指导、方法讲解、情境创设、鼓励肯定中丰富情感、深化感悟,鼓励学生灵活表达、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感性思维,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以及个人情感的丰富和升华大有裨益。但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得当,造成了部分初中生将作文写作当成了一项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在这种状态下完成的作文,往往缺少真情实感,内容空洞、辞藻浮夸,不仅文章质量不高,也失去了初中作文教学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将个人的真实情感融入到作文中,才可以写出一篇优美的、有感染力的作文。  相似文献   

15.
【文题】请以"缺"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一、就其本身进行探讨,比如"缺"的存在的确令人遗憾,但它的积极意义更不能忽视:正是因为存在着"缺",才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完善。如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寻,哲学家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不都出于此吗?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不正是人们不满足于"缺"的结果吗?二、展开相关联想。由"缺"很容易想到"缺点""缺憾""缺失"等,我们生活中"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写  相似文献   

16.
习作几乎对每个孩子来说都不是件愉快的事,他们或许缺乏写作的兴趣,或许缺少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积累,总而言之,谈到写作,几乎没有孩子是乐意接受的。在写作的这条路上,我们的孩子摸索了,摔倒了,还要继续前行,每一步的成长都饱含着无比的艰辛。其实写作不仅仅对于孩子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同样困惑。都说培养孩子的习作兴趣重要,固然如此,但兴趣有了,仍然写不出令我们满意的文章,怎么办?此时如果老师能给这些在黑暗中习作的孩子们点盏希望的灯,那么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希望,也会给我们带去希望,成功或许就在前方了。  相似文献   

17.
很小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在上作文课时常说一句话:“没有阅读,缺少思考,淡漠情感,匮乏语言,就不可能写好文章。”这句话在我小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热爱写作的种子。我要做那个广泛阅读,深刻思考,丰富情感,优化语言的爱写作文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乏感悟的能力,缺少情感积累,写作时自然不能充分调动起内心情感,不能激发表达生活感受的欲望。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时感情真挚,能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晏南丰 《考试周刊》2012,(47):177-178
学生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学校所有的工作应该围绕学生展开。我们见多了因没有学生而关闭的学校,却鲜闻因缺少老师而办不下去的学校。老师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被列为"五大"之一,也从不缺溢美之辞。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既然走上了三尺讲台,无论愿与不愿,  相似文献   

20.
1.不真、不美,缺少对读者平等交流的诚意每年都会出现一些高考零分作文,看上去五花八门,有一点是共同的:缺少对读者的真诚和善意。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和提高生命价值的过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你没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