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鲁迅先生说:“孔夫子曾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孔孟鼓吹的所谓“仁政”、“德治”,就是为了巩固和复辟奴隶制,而替奴隶主贵族“计划”的“治民众”的统治术。历代反动统治者包括叛徒、卖国贼林彪,都打出“仁政”的旗号,用所谓“忠恕”、“仁爱”的油彩,给剥削阶级的专政涂上一层层迷人的画皮,大讲什么“爱人”、“富民”、“博施济众”和“制民之产”等等,把剥削阶级的反动专政,描绘得俨然成了“为民众本身”设想的良策。世界上到底有无“仁政”?所谓“忠厚”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反动统治阶级会“爱人”、“富  相似文献   

2.
自从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孔丘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以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都把它当作统治和奴役人民的道德规范。叛徒、卖国贼林彪胡说“仁”、“勇”、“知”,就是“团结”、“斗争”、“唯物论”,他的死党陈伯达则诡称“这些道德在现代可以成为新的美德”。“知、仁、勇”究竟是什么货色?孔丘和林彪为什么要拚命鼓吹它? (一)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它以所谓言行准则来规范人们的活动,使其适应于一定量阶级的利益。“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看中了孔老二反动思想的核心——“仁”,他把这件破烂货拿来涂上一层新漆,作为向无产阶级专政猖狂进攻的武器。对此,我们必须彻底批判,把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什么是孔老二的“仁”?他唠唠叨叨,不厌其烦,在《论语》中直接谈“仁”达五十多次,什么“德政”呀,“爱人”呀,“忠恕”呀,“孝梯”呀,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复辟已经崩溃了的西周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在孔老二看来,“仁”,就是对大大小小的奴隶主都应当体贴照顾,不许动他们一根毫毛;奴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和历史上一切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儒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他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孔丘所处的春秋晚期,是奴隶制行将崩溃的剧变时代。随着奴隶不断起义和新兴封建势力的蓬勃兴起,打乱了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形成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礼崩乐坏”的局面。孔老二这个维护奴隶制的顽固派,为了挽救奴隶制度的覆亡,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宣扬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反动思想体系,提出了“克  相似文献   

5.
孔家店的二老板孟轲,为了推行其“克己复礼”的反动路线,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炮制了《地利不如人和》这篇黑文,妄图以儒家“仁”、“礼”的说教,来对抗法家的耕战政策,维护摇摇欲坠的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两千多年来,这篇文章被孔孟之徒大加鼓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几乎所有涉及孟轲的古典文献无不载入,注释翻译,连篇累牍,流豫甚广,影响极深。现代中国的孔老二林彪,和一切反动派一样,  相似文献   

6.
孔丘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胡说奴隶主压迫、剥削奴隶,剥削阶级骑在劳动人民头上拉屎拉尿,是老天安排的;而奴隶和劳动人民受苦受难是命中注定的。这真是屎壳郎打喷嚏——满嘴喷粪。林彪也把自己看成是天生的“至贵”之人,当然的统治者,把我们广大工农群众看成和他们“有天壤之别”的下等人,理应受他们的统治。这实质上还是孔孟之道那一套反动的思想体系。我的亲身经历就是对孔丘和林彪的这种反动思想的无情批判。  相似文献   

7.
两千多年前,孔老二刊定和阐释了古诗,创立了所谓“诗教”,提出了一套关于诗的理论。孔老二的“诗论”是维护和巩固奴隶主反动统治的舆论工具。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和党内的修正主义路线头子,都效法孔老二,利用文艺作为舆论工具,为其反动政治路线服务。在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彻底批判孔老二的“诗论”,这对于我们认识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规律,认识孔孟之道的反动实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是坚持国家统一,还是大搞分裂割据,这是贯穿于整个儒法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我国封建社会统一与分裂的历史现象,总结这一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儒法两家在历史上所起的不同作用。同时,对于批判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有帮助的。在秦统一中国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基本上是处于分裂状态的。这是由于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推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所造成的。分封制在商殷和西周时期,是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到了春秋中期以后,在奴隶起义的猛烈冲击下,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逐步瓦解了,天子的“王土”变成了个人的“私田”。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通过它所描写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走向衰亡的总危机,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宣告了地主阶级末日的来临。但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切反动腐朽的力量是不会自行消灭的。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为其阶级本性所决定,总是要充分的表演,这是一条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王熙凤就是这样一个反面人物的艺术形象。在当前批林批孔运动中,通过对王熙凤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孔丘、林彪这类没落阶级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阶级的教育,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孔老二和孟轲不遗余力地宣扬“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谬论,是为他们培养复辟奴隶制的“人才”服务的。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这种反动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剥削阶级奴役,压迫人民的精神枷锁。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极端仇视工农、鄙视劳动,他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千方百计地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  相似文献   

11.
叛徒、卖国贼林彪炮制的“一点两面战术”,是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黑货,必须彻底批判。主观臆造的法则正确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客观实践中产生的,还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这是两种认识论在战争问题上的尖锐对立。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伟  相似文献   

12.
孔老二站在没落奴隶主的反动立场上,竭力鼓吹“生而知之”的反动谬论。胡说什么奴隶主是“生而知之”的“上智”,奴隶是命定受压迫的“下愚”,这是永恒不能改变的,并且把自己打扮成“生而知之”的“圣人”。孟轲继承了孔老二的衣钵,鼓吹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胡说什么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而不是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出于反革命复辟的政治需  相似文献   

13.
荀子(约公元前313—238年),是我国著名的法家代表之一、先秦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新兴地主阶级的教育家。《劝学》篇就是比较集中、系统地论述他的教育思想的一篇具有代表性著作。认真研究荀子在这一论著中的教育思想,对于批判儒家反动教育思想,清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驳斥国内外反动派胡说“法家无教育”的反动论调,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荀子所处的战国末期,封建制基本上在各国确立,进而消灭割据局面,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已成为人心所向,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管反动派怎样企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且将必然取得胜利。”但是,林彪这个政治骗子,出于反动阶级的本性,竟敢违背革命人民的意志,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疯狂鼓吹反动的孔孟之道,特别是把剥削阶级的祖师爷孔老二的“克己复礼”这面黑旗接过来,作为他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纲领。在九大胜利闭幕不久,从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九日到一九七○年元旦,不到三个月  相似文献   

15.
大凡一件很坏的东西,在需要它的人看来,甚至会被视为“无价之宝”,王阳明的哲学之对于蒋介石就是一例。早在一九三三年,蒋介石就吹捧王阳明是“中国革命的导师”。把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说成是“很优美的哲学”,“中国学术史上最有价值的学派”,甚至说它是“东方文化精神”。蒋介石自称他“最初就很得益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的心传”,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之一”,说这本书“阐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他“求学作事的根本”。在被中国人民赶到一群海岛上之后,蒋帮集团中还有人凄厉地呼叫。值此“存亡绝续的紧急关头,提倡王学实有其时代的需要与价值”。究竟为什么王阳明在蒋介石的眼里,有这么高的“价值”,为什么蒋介石要把王阳明的反动哲学作为自己的“根本”?那我们就得先看看王阳明乃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阶级斗争的政治历史小说,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以其“虚敲旁击之文”,“反逆隐曲之笔”,精心塑造了众多的完整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斗争,揭露了封建贵族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及其必不可免的崩溃趋势,同时,对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和朱熹理学,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批判。但是,林彪这个不读书、不看报、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党阀、大军阀,却对《红楼梦》发生了极大的兴趣,竟然从被曹雪芹所贬抑的反面人物,那个靠儒家的反动处世哲学发迹的“穷儒”贾雨村身上,去寻找搞阴谋诡计的反革命策  相似文献   

17.
浅论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问:“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或“这篇文章到底说明什么?”,还有的问:“老师,这些词我都认识,甚至把句子翻译出来,我还不懂,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单词或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在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我校广大师生深入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影响和表现,清除孔孟之道的流毒,更加自觉地坚持“教育要革命”的方向,认真实践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实行开门办学,进一步发展了教育革命的大好形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阶级社会里,教育从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指示,是我们无产阶级办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指导教育革命胜利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于孔子,仁在孟子学说中被降格。仁乃人心,由心推出性,由性乃事天,这是孟子的天人关系。孟子又以人性为出发点,认为仁政实乃心政。由于孟子对于天人关系次序的理解失当,即便是主张土地、税法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上与当时的现实相距太远,孟子的仁政也只能是他心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20.
两千多年来,孔丘的文艺思想,跟他的哲学、政治思想一样,被历代反动派尊为“圣道”、“鸿教”,成为正统的文艺观,流毒极为深广。林彪及其死党,为了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除了在腐臭发霉的孔学垃圾堆中寻找政治思想的破烂武器之外,在文艺思想上同样乞灵于孔孟之道。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的斗争中,我们必须批判孔丘的文艺思想。深挖林彪所宣扬的反动文艺思想的老根子。列宁教导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论民族自决权》)要深入批判孔丘的文艺思想,就应该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