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人格是时代赋予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思维的独立性,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能有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的结论,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这就要鼓励学生做到不唯书是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期,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直是一个不变的话题,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呢?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思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学艺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孙征利 《考试周刊》2014,(74):70-71
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只要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勤于思索,善于运用,就一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和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创造性思想力求“新”和“异”,能使人有所发现,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精神和物质产品。语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即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创作性地“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就必须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 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  相似文献   

6.
陆成洲 《考试周刊》2013,(30):130-130
<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盛的关键。中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呢?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1.要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此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  相似文献   

7.
胡志猷 《中国教师》2010,(Z1):261-262
<正>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只有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时才能对面临的问题有进行研究的能力,才能有创造的可能。因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完善数学的思维品质是一个人进行创新的关键。在创造性思维中又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最常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加强这两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写作创新作文必然要求他具有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是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作文的。通过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职业中学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工作要有创造性,要求教师有创造性思维,同时要会用恰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理论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述如何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①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②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③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这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的和要求。本文作者从中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造力的重要性、重视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统一、重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训练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思维是主体的行为,是意识的表现形式.在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已大步向信息社会迈进。时代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发现新信息,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成绩。而现在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等级”的要求,其一就是鼓励作文要“有创新”,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作文渴望创造性思维。而感悟是作文中一种最活跃、最高质高效的创造性思维。感悟具有创造性思维所必备的特殊的创造功能,但其又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模糊性和不可控性而让研究者望而却步。其实,不管感悟的表现形态多么复杂、激发机制多么奇特,总是有规律可…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写作创新作文必然要求他具有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是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作文的。通过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和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新 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创造性思维力求“新” 和“异”,能使人有所发现,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精神 和物质产品。语文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即有意识、 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其训练 重点,就是要鼓励思维多向流动,培养发散思维,获取多种多样的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要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要求学生能用不同寻常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研究思维定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维定式妨碍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一棵树上有7只鸟,有人‘砰’的一声打下1只。树上还剩几只鸟?”有不少学生习惯地用数学减法口算7—1=6,而想不到枪响吓跑了其余6只乌,这是思维定式所致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在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了一些探索。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1)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  相似文献   

18.
孙晋芳 《考试周刊》2013,(73):166-166
现代教育要培养有创新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制约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批判思维和民主学习氛围入手.本文将从这几方面深入阐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要求。但目前,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创新性思维只属于高智商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青少年学生对创新思维又存在感性障碍、情感障碍、文化与环境障碍、知识障碍。这样一来,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陷入了困境。其实,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决不只能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