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将更加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我院从2005年起开始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我院从2005年起开始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5.
加强研究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研究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天津大学黄荣洲1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生的身体健康是和学科建设、梯队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紧密相联的,制定相应措施、编写相关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研究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健...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拓宽、改进福建、台湾高层次体育教育的办学思路,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促进民族繁荣,社会进步。以福建、台湾体育研究生教育为切入点,以当今两岸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发展为背景,对两岸体育学硕士专业研究生交互培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闽台教育交流、研究生交互培养在现行政策、经济发展、教育背景以及闽台五缘关系上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是闽台体育教育高层次人才交互培养可以开启教育交流之先河,为福建省及海西建设、教育合作交流可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7.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体育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不仅要培养出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而且应当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探索思考,旨在加强研究生体育教育工作,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相似文献   

9.
围绕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阐述了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以期适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加速推进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多方位的改革工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本文主要论述了图书馆建设对于体育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图书馆如何培养体育教师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是一种特殊人才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仅关系到运动员个人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运动员的调查和专家的访谈显示,我省在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制度的建立和监制上效果显著,使我省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够等。最后提出走训、技、教一体化道路,以"订单式技能培训"为理念构建运动员就业保障,学做一体的情景教学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面向21世纪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我国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中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对我国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水平运动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了许多与高校普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劣势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以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针对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浅析,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健身、社会、教化、情感等多重功能,在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意义更加重大。它有利于推动新时期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对于促进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基本现状、管理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与式管理的创新性建议,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优化提供实践依据,以提高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效率和效益;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海纳百川"的上海学校体育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多年的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发扬着海派体育文化传统,并从引进先进教学理念、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传承民族传统项目等方面,凸显着上海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体育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加的若干因素分析,高校体育教育应当适应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宗旨,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体育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冰雪体育教育人文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彬  唐宝盛 《冰雪运动》2010,32(4):67-70
通过对冰雪体育教育人文化涵义的阐述,指出传统的冰雪体育教育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评价上存在着诸多非人文化因素,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还相距甚远。论述了实现冰雪体育教育人文化的途径:着眼于大学生人性的培养、丰富和提升,突出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快乐的冰雪体育人文教学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人文化的教育思想贯彻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每一环节,通过冰雪体育教育实现健康体育、快乐体育、个性体育、终身体育和人文体育。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校"教体结合"模式的创新之举,"省队校办"模式较原先的"教体结合"模式有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在运动员的角色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面临困境,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要进一步发挥"省队校办"的优越性,需在资源整合、角色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实施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力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它本身的范畴.我国的体育社会化发展比较缓慢,已经落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后面,因此大力推进我国的体育社会化,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性和战略性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从我国体育社会化的特点,体育社会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体育社会化和人的社会化以及我国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4个方面来论述我国的体育社会化.虽然我国在诸如奥运会一样的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国的体育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今后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我国体育的社会化程度,使体育真正起到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有关体育亚文化的资料,对体育亚文化进行探讨。认为体育亚文化可以分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休闲体育文化、职业形态的体育亚文化。体育亚文化可以推动人类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利于加强群体整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和稳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并有助于满足个体对体育的需要,研究体育亚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