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出版业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现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决定了出版业在我国的垄断和特殊地位.随着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出版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其本身就是市场化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商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品属性是其主要属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出版业已经融入了改革的大潮之中,深深地打上了市场化的烙印.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出版业的两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图书出版业,是否也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呢?我想是的.出版社目前大都已企业化了,是独立的法人,在国家政策的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且出版社早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就已大都根据社会的需要自定选题,根据新华书店的征订数自定印数了,也可以说是率先走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竞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图书出版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虽然我们天天感到竞争的压力,但对此却并没有清晰的透彻的认识.过去总以为竞争就是比出版物质量的高低,甚至把它看作是评比优秀图书,似乎就是计划经济下的竞赛.作如是想,在竞争中往往就要吃亏.竞争究竟是“争”什么呢?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明白,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考察,竞争就是争夺市场,首要的就是争夺商品市场.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阶级要求破除贸易壁垒,到帝国主义的战争,到当代世界上的经济摩擦,无不都是为了争夺国内和国际的市场.商品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或利润.赚钱既是资本的本性,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动力之一,而商品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只有在市场上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文提出商业为古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图书出版业技术的革新.商品市场的竞争机制发展了图书的内容形式和版式风格,同时,商业化也给图书出版业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教授关于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图书出版业行业竞争结构进行分析.这里所说的图书出版业是狭义的,仅包括纸质图书印刷品,以及与纸质图书产品有关的音像电子读物,和少量期刊、报纸.  相似文献   

5.
谢新洲 《出版科学》2007,15(2):65-72
随着我国出版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图书营销越来越受到从业者的关注,其重要性不断突显.由于出版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出版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我国图书营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针对我国图书营销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在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书是一种商品"这一观念经过业界的广泛辩论已逐渐为世人所共识.既然图书是一种商品,那么它就得和其他商品一样,要在不断流通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要成功地实现这一目标,必然离不开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图书宣传.这是因为,恰当的图书宣传可以向读者传递图书的出版发行信息,诱发读者的阅读需求,指导读者阅读,同时还能开拓图书市场,扩大图书销售,从而提高图书发行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王风雷 《出版参考》2011,(13):29-30
图书出版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产品——图书,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作为图书出版业核心环节的编辑活动既要适应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特点,又要符合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特点和市场规  相似文献   

8.
李华 《出版广角》2013,(18):82-83
对于我国刚起步不久的经济体制和所面临的经济市场来说,图书出版业面临的垄断是政府垄断,这种垄断与建立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目标背道而驰,是制约我国出版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对当前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垄断现状、图书出版业垄断协议行为及其法律规制、图书出版业垄断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出版业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9.
小心"文责自负"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版社从过去单纯注重图书的社会效益,逐渐转化为向关注图书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图书的出版周期不断缩短,出版业竞争日益加剧,侵犯著作权的纠纷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伪书成因再探讨出版物固然具有一般商品的经济属性,但更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学术文化属性、社会意识和思想教育属性,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图书的文化属性,必然会走进误区。伪书的产生从大的方面有社会原因和出版社的原因。1.社会原因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市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出版业的经营理念日趋成熟,图书的商品特征亦愈加明显.作为市场流通中的一类产品,就不容置疑地携带着一般商品在市场流通中的特质:质量、定位、营销方式和供需关系等等,也就是说,图书作为物化的精神产品在最终完成它的使命之前,出版者和读者之间同样存在着买卖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日本出版业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它国家,最显著的差别要属“零售价保护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图书是以固定价格寄售,未售出的库存可自由返回出版商。另外,日本的图书分销走的是和杂志基本相同的渠道。毫无疑问,这保证了日本出版业的稳定,姑且不论它是否有利于出版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图书库存是指为继续转销而暂时停留在商品流通领域里的图书商品,它既包括出版社制成品的储存也包括批发商及零售商待售品的储存。库存是图书市场竞争中的正常现象,但不合理库存(呆滞库存、报废库存)却是困扰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旨在对出版社库存重点是不合理库存进行些微分析和探讨。一、近年来全国图书库存概况  相似文献   

14.
李贞 《新闻世界》2014,(2):173-175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在对外贸易中,不仅能够获取丰厚的经济利润,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输出国家软实力,展现国家悠久的文化历史,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由此获得国际社会的了解和认同,从而尽快融入国际化社会。然而,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喜忧参半。中国出版业不得不正视挑战,加快改革的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由此开启通过图书出口来推动国家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选题策划是图书、期刊出版的第一步,也是出版价值链中最富增值潜力的工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版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选题策划作为现代出版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出版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曹鹏 《新闻记者》2007,(3):25-26
新闻出版业在中国一直有着特殊行业的地位,当然,其特殊之处完全在于图书报刊的内容,若是作为商品或市场,严格地说与其他类型的商品或市场并没多大差别,不过,正是极为重视新闻出版业的特殊性,政策管理层面在过去几十年里将新闻出版业划在了其他商品或市场的范围之外。直到如今,进入了后WTO时代,信息产业与文化娱乐业在世界经济的大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图书出版品种的增加,出版者如何将图书高效、准确、及时送到读者手中就成了出版领域的重要问题,出版社下一步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演变为渠道的竞争.也就是说,图书产品到达客户的渠道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有效的分销渠道建设成为关系出版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西对外图书贸易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图书贸易作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意义,在出版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居于重要的位置.对外图书贸易事业,由于其在世界出版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国家、民族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为许多国家政府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图书品牌是读者的选择,是一个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出版社的象征和标志.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转制后的出版企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中图图书市场竞争已经从图书质量的竞争转化为图书品牌的竞争;从产品营销转向品牌营销,正在融入世界性的出版竞争趋势中.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史是图书贸易不断扩大的历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张立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并不是今天才被我们突然发现。据记载,早在2000多年以前,图书就已经成为商品进行流通了。从中外出版业发展的历史看,图书生产的每一次质的飞跃,都伴有图书贸易活动的扩大。图书贸易活动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