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说明文在小学阶段也称常识性课文。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特征,说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说明文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题材十分广泛:有天文知识,如《太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地理知识,如《石头书》(苏教版三年级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说明文,大多是通过故事形式,生动有趣地说明事物的。教学这类说明文,应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获取有益的知识。怎样诱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把握事物特征,训练学生思维──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初探银川市二十一小杨宝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介绍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的课文。这些课文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知识。在低年级主要采用童话等文艺形式,中高年级大部分则是用说明文形式。作者在说明事物时...  相似文献   

4.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文体,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语言逻辑思维和文章结构体系等进行培养,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进行相应的创新,体现说明文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小学四年级教材为例,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是说明文单元。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说明文不感  相似文献   

6.
李晓峰 《西藏教育》2014,(11):31-32
<正>《死海不死》是人教版教材里的一篇经典课文,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执教该课文后,该课文在语文界一石激起千重浪。各方便的争论很多。比关文体的争论,有人认为本文是属于事理说明文,有人认为是事物说明文。笔者认为该课文应该属于事物说明文。第一、从说明文的分类标准来说。说明文是一种客观地说明事物,是为读者介绍知识的文体。文学理论把说明文分为两类:即事物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这种分类在人教版教材上已有定论——八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在小学阶段也称常识性课文。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特征,说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说明文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题材十分广泛:有天文知识,如《太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地理知识,如《石头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建筑知识,如《赵州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9课);植物知识,如《花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3课);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数量 ,粗略统计 ,共24篇课文(还不包括童话、散文、诗歌体裁的“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特点等。学生阅读说明文对事物有所了解 ,从而获得知识。入选小语教材的说明文有两类 :一类是介绍性的科学小品文 ,它以平实的笔法 ,准确地介绍事物和科学知识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等 ,如《赵州桥》、《鲸》、《太阳》等。另一类是文艺性的科学小品文 ,这类文章运用文艺性的笔调 ,以描写、故事、对话等形式来介绍知识 ,语言生动活泼有趣 ,如《蛇与庄稼》、…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常识性课文,这些课文均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地质、科技尖端等各个方面。这些课文大部分是说明文。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作者在说明事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常识性课文,这些课文均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地质、科技尖端等各个方面.这些课文大部分是说明文.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  相似文献   

11.
戴拥军 《考试周刊》2013,(78):36-37
<正>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课文分为四类:一是叙事性课文,二是说明性课文,三是诗歌,四是非连续性文本。其中,说明性课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性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  相似文献   

12.
纵观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编排了科普类课文,其中科普说明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见,科普说明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独特,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科普说明文一旦进入语文教学中。它就应南“科”改姓“语”。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激发科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系统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本文对此作一检索和指要。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其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二、说明文的种类及其特点说明文从说明对象上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客观事物。其中心内容是介绍该事物状态、性质或功能等特点。本册的事物说明文有:《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漫话小行星》。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道理(包括科学原理、事物规律、方式方法、知识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心内容是向人们阐明事…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的说明文有两类:一类是实用性说明文,一类是文艺性说明文。实用性说明文是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写的,如说明书、借书规则等。文艺性说明文,是用文艺笔法来解说科学内容的,它寓科学内容于文艺形式之中,如《琥珀》、《壁虎》、《爬山虎的脚》等,都是文艺性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说得具体、生动、深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科学理念、渗透历史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基础平台,语文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教材中的说明文,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认知思考能力、拓展科学实践技能目标,成为关系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为构建具有语文味的说明文教学提供建议,真正让教师能够有效应对课堂生成问题,为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大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文,文章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关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提供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阅读与创作,真正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或阐述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属于说明文。那么,如何阅读说明文呢?阅读说明文不能脱离阅读现代语文体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同时又要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进行。其常见的阅读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在日本叫国语课,它是日本小学教育的基础课。日本是个教育科学高度发达的国家,对于语文教学进行过许多研究和探讨,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界正在进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讨论,介绍一些国外的情况,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促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现在向读者谈谈当前日本小学说明文教学情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的口的在于说明事物,使读者对事物的特征、性质、  相似文献   

19.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说明”,是它的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事物的内容和形式的表述,对事理进行阐发和分析,使学生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成因、关系、功用、原理及发生、发展过程有所了解,从而获得知识. 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方法应是灵活多变的,除了和其他文体一样,抓字、词、句、段的讲读,听、说、读、写的训练外,还应从说明文自身的特点出发,训练学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准确、清楚的表达能力.教学中应注意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维的能力.科学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小品文式的说明文,揭示事物的特点,阐明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等,容不得半点虚构.如:五年制小学十册语文《琥珀》一文,作者在结构安排上,既严密又有条理.文章在叙述这块琥珀形成的条件时,  相似文献   

20.
一、说明文的特点及分类说明文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高年级,每册都有二至五篇。说明文是以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为主要特点的。它以说明和解说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直接地、集中地、科学地给读者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作者只是客观地解说,不掺杂主观的色彩。依据被说明的对象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成两大类;一是对具体事物解说的说明文,二是对抽象事理阐述的说明文。前者如《珊瑚》、《海底世界》,后者如《蛇与庄稼》、《种子的力》等。二、说明文的顺序安排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指的就是说明文的思路。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有严谨的条理性。换一句话来说,说明文的思路,要跟事物本身的条理性一致,跟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致。要言之,说明文的思路,大体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以时间为序。例如《冬眠》(第十册)。《冬眠》以刺猬为例,说明动物冬眠的特点。从头年九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惊蛰时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