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比以往版本语文教材的习作版块,统编《语文》习作板块呈现出诸多优势:注重写作启蒙,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意识;教学内容连贯,让各年段习作教学呈现阶梯分布;习作例文独特,引领学生的表达走向个性;提供写作支架,缓解了教师开发写作知识的难度;注重习惯培养,持之以恒地发展学生写作素养。这些优势让习作教学的一些瓶颈问题得以化解,让习作教学的质量和品质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习作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只有字、词、句、段等基础内容的支撑,才会有"习作"这一上层建筑的产生。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单从习作教学技巧上简单地入手,而应采用综合、立体的教学手段。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才能愿意主动习作,有的学生不是没有写作的能力,而是直接拒"写作"于门外,提到写作就会产生讨厌、畏难、恐惧的心理,这种排斥就相当于面对  相似文献   

3.
王万菊 《甘肃教育》2014,(24):94-94
正儿童心理学指出:兴趣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也是学生一切行为的动力。如果学生对习作有了兴趣,写作时大脑就能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活动就更积极、更有效,习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显而易见,培养兴趣是中年级段习作指导的关键。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抓好衔接,减缓坡度进入三年级,课程表上就郑重其事地写上了"习作课",学生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学生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应用,正确对待写作,很好地完成写作,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论者认为作文训练必须以生活作为切入点,经过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感受认识和语言表达三个环节的系统训练,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习作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注通过加工改造、修饰润色,使习作趋于完善,从而使文章锦上添花,而关注习作修改中的互动,给学生搭建习作修改的支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要利用范文引路、发现评赏、比较推敲、鼓励创造实践四种方法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踏地而行,培养学生乐于修改、善于修改的能力,助推学生的习作修改水平上一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一、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通过第二、三学段的习作教学,使学生热爱习作、学会习作,打好基础,发展个性,为学生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体说来,学生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旨在巩固学生习得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为第四学段奠定基础。我们认为,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第三学段,尤其是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习作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得心应手”和“自能作文”,这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本学段作文教学的目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安排,既有对前几册习作方法的巩固,又自觉地向第四学段过渡。教材安排的习作任务,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大作文,即每个…  相似文献   

8.
小学中年段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就能很好地为学生写作铺垫一条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训练学生观察"雨"、"燕子"、"白杨树"等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欲求解决中年段学生习作顺序问题,力争达到"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目的,使其学生的习作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分明。  相似文献   

10.
刘晓燕 《山东教育》2011,(16):26-27
经常和同事们交流有关小学习作教学策略的问题。有的老师认为小学生只要多背范文,多抄写优美句篇段就能提高写作能力;有的老师认为写作教学只要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写作任务即可;还有的老师认为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殊不知正是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颇,使原本最为开阔最为丰富的的习作教学变成  相似文献   

11.
巫海燕 《考试周刊》2012,(42):76-78
新课标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要是不懂得这一点,就不会真正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他们写作,只是为写而写,受命于老师,永远享受不到真正的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在孩子习作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让学生乐于表达,显得尤为重要。《我最崇拜(喜欢)的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6)是一次写人的习作训练。教材呈现了两段文字,第一段是习作提示:"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  相似文献   

12.
梁媛 《教师》2014,(34):22-22
在习作教学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有兴趣表达甚至使学生乐于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态,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学生的必修科目,其应用也比较广泛,写作对于培养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当前的小学中高段习作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是先授课,后练习的模式,这一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反应。这种传统模式下的习作课堂主要体现以课本要求为目标进行的静态语言学习,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习作的完成结果上,忽略了写作课的真正目的。因此,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高段写作的要求,总结出习作教学"三部曲",从写作的前、中、后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希望能为教师提供一个更为实用的语文习作教学模板。  相似文献   

14.
柯一冰 《福建教育》2007,(12):33-33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多予鼓励、关怀。培养学生习作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到四从写话、习作人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作文的目的是培养兴趣,增强自信。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和加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因此,习作的评语也要以此为重点。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要走边儿童的经验世界,体会儿童的心理,用自己的心去感怊孩子的心灵,用自己的情去评价孩子们的习作,用自己的一词一句去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被欣赏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习作要鼓励学生放开种种束缚,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由此看来,不造假,是对习作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才是习作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傅伟雄 《教师》2013,(19):95-95
长时间来,习作教学过于重视写成的"文",忽视写文的"人"。课程标准修订稿颁布,教育价值取向进一步凸显"以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为本",习作教学理应减少束缚,让学生率性为文,个性为文。一、懂得写作是一种需要课标修订稿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提到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实际调查中,教师给了学生太强的任务意识,需要多想办法,才能调动内在需要,使个性化习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如何更好地解决当前习作教学中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素养,学校在现有教材习作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创意表达,开发实践校园"萌小说"写作。经过近两年的尝试,学校明确学生萌小说写作的"八大自由",并尝试应用各个策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萌小说创写。  相似文献   

19.
张雪红 《甘肃教育》2008,(14):49-49
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书面表达能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体现其英语水平。然而.当前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在外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以致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头痛”的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英语写作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0.
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习作水平呢?近年来,我尝试改变习作作业的形式,变写作为“玩作”,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让学生以真实的见闻、亲身的经历和真切的感受为习作内容,让学生在心目中播下了这样一个信念:写作文不难,写作文很有趣味,写作文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