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客观的认知态度,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本民族音乐,无疑会对中国钢琴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以及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将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与创作特点以及高校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做简要阐述,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重任,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溶入我国传统音乐,对于弘扬本民族音乐有着深远意义.我们应提升对本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从不同方面为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创造优良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3.
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珍贵财富,亦是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推动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与发展,要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深入探索多样性教育形式,如借助高校音乐钢琴教学推动民族音乐传播与传承。本文在分析民族音乐和高校音乐钢琴教学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民族音乐对高校音乐钢琴教学改革的积极影响,以及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校教育类型有着多元化的要求。钢琴教学是高等教育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课程,加强钢琴教学,能够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钢琴人才,进而推进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进程。从高校钢琴教学现状看,许多教师能够将我国钢琴作品融入于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并分析其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5.
音乐的情感教育是中国古代乐教的精髓,它通过潜移默化来达到善民心、感人深的目的。我国高校钢琴教学需要不断地促进受教育者的音乐技术素养和艺术情感素质得到同步发展,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行为得到教化,所以说钢琴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钢琴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借助情感教育使得学生体会美的同时,创造性的抒发和表现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6.
施绵 《中国教师》2012,(2):57-58
<正>达尔克罗兹说,"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教师把钢琴作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去感受钢琴作品、欣赏钢琴作品,让钢琴作品真正地属于学生,在对钢琴作品的全面理解中提升钢琴演奏水平,让学生在心灵、智慧、情感、创造等方面获得不断的发展。同时,对钢琴作品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在音乐结构的逻辑关系以及风格特色的处理方面能达到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演奏、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在音乐教学之中,情感教育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情感共鸣以及情感转移可以深入人心,并且感人至深。在钢琴教学期间,教师需让学生艺术情感以及音乐技能共同得到发展,借助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钢琴技能,进而由心灵方面不断进行艺术升华。而本文在阐述在钢琴教学之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意义的基础上,对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之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应用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紧密结合教育发展情况而予以优化和改革,音乐钢琴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拥有自身的设置价值.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种情况下,通过阐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高校音乐钢琴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发展状况,从应用对策方面说明在民族音乐对高校音乐钢琴教学改革的影响,进而二者有效融合到一起,提升高校音乐钢琴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钢琴作为目前音乐教学中一种最为常见的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如独奏、伴奏等。在伴奏过程中,钢琴对于衬托作品情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对钢琴艺术价值的体会,提高艺术表达的灵活性,锻炼音乐表演中临场发挥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从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出发,结合钢琴教学现状,对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能够在提高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水平。本文探析了情感教育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实现钢琴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风格钢琴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表达着独特的民族音乐意蕴.在钢琴教学中许多高师学生由于对中国民族风格钢琴作品的独特演奏技术及音乐内涵感到茫然与畏惧,往往热衷于弹奏外国钢琴作品而排斥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演绎民族钢琴音乐作品,应洞悉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体会民族音乐作品创新,彰显民族音乐演绎魅力,<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的演奏即典型地体现这一切.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常常会忽略钢琴作品的作用和价值,使得学生在音乐素质培养过程无法得到综合能力提升,高校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钢琴作品教学,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扩宽学生知识面和见识程度,提高钢琴作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钢琴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以培养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钢琴人才。和声理论作为音乐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需要学生在钢琴课堂中熟练掌握和运用。通过对和声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钢琴演奏会有更加独特的理解,在钢琴演奏中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准确传递出所演奏作品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4.
器乐改编曲是普及中国钢琴作品的必经之路,弘扬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同样应该是每一位钢琴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教师应多从提高民族音乐修养,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弹奏技能,创造性地参与演奏,培养演奏心理等几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在弹奏中国钢琴改编曲时,真正把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音乐的风格和韵味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钢琴作品流派纷呈,多元多极,是二十世纪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发展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世纪的琴音乐像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一样,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以及思潮流派迭出的影响,展现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纷繁复杂、独特元的特征.这些流派此起彼伏,极力张扬自己的个性,既推动了钢琴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和创新. 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过程就是对民族音乐再认识,再创作的过程,即用钢琴音乐表现民族精神、情感、文化的过程,也是民族音乐作道路不断拓宽的过程.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强调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并不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文化的排外主义,而强调对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使钢琴艺术融干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增添新的审美品质和新的艺术生命力,进而形成具有民族神的钢琴音乐,为全人类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西方的钢琴艺术传入中国近百年来,历经几代作曲家的辛勤努力,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将西方钢琴音乐的优秀遗产同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民族性的音韵中提炼出精华,从传统中演化出中国音乐的新语言,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超越传统音乐范畴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中,钢琴教学属于审美教育的一种,通过钢琴的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并从中创造艺术美,提高音乐艺术鉴赏能力。钢琴教学属于素质教育中的一种,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审美视域下加强高校钢琴教学进行研究,借助钢琴教育理论来指导改革与实践,为高校钢琴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钢琴作品传承着民族文化,是钢琴艺术的新鲜血液,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后起之秀,其价值和意义得到了人们的重新确认,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本文阐述了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并对其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疆各少数民族有着其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钢琴作为西方音乐的代表,如何使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同钢琴这种艺术形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焕发新疆民族音乐新的春天,这就成了摆在我们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研究了两种音乐各自的特点,为钢琴和民族音乐的融合探索了一定的道路,希望能够为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钢琴作为音乐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演奏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史和音乐风格有所了解,并能够把音乐的内在情感和艺术价值演绎出来.本文从四个步骤论述对钢琴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