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认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大萧条,打破了西方学术界“轻蔑缄默”的局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最初的“复兴”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在欧美广泛传播,出现了力图“沟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取向,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受到了来自西方“正统”经济学的更为频繁的非难和攻击;从6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学者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入再度“复兴”阶段,这次“复兴”,除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之外,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思想形成史这两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8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新的取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文选》)收录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近年来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文选》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有的文章针对当前学术界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某些模糊认识,认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文献,辨析了当前存在的各种理论观点,深入剖析了罗宾斯等西方经济学家有关经济学的各种定义,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方式以及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申应用辩证逻辑观点对马克思《资本论》进行解读的合理性;在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基础上,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两者并非简单地相互排斥;应用“两重性逻辑”解读邓小平的“政治一经济不等式”,为邓小平“南方讲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逻辑辩护。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孙玉良本世纪三十年代,由于马克思《1844-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问世,西方的一些学者们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开始了一场重新评价马克思学说的热潮。这中间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力图暴露马克思的“费尔巴哈根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学界空前繁荣,过去长期受排斥和批判的西方经济学理论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经济学家接受、传播和应用。同时,广大经济工作者也必然面临一个怎样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的问题。笔者拟就此略陈管见,以求共识。经济学历来都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融合科学的成分,摒弃糟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创立,又在系统地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及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中研究马克思主义──评《西方“马克思学”研究》李海洋叶卫平同志的新著(西方“马克思学”研究)1995年已经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它是一本系统地研究西方“马克思学”的理论专著。西方“马克思学”是用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7.
约瑟夫·熊彼特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文集《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第一部分——《卡尔·马克思》从"作为预言家的马克思"、"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导师的马克思"四个方面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文章基于《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阅读,按照熊彼特的独特视角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它将制度变量纳入新古典模型,并对“经济人”假设前提作了修正,从而将制度或交易费用作为一组约束条件以求出资源配置目标函数的最大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历史观出发,反对在经济学分析中使用抽象的“经济人”假说,认为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性,从而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无论是从价值判断标准、分析框架,还是从方法论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一、资源配置效率与…  相似文献   

9.
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传统庸俗经济学的宏观经济观点体系“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用语,指凯恩斯的《通论》(1936年)出版以前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有关整个社会的就业、产量、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储蓄和投资等问题的观点体系。古典经济学和古典学派本来是马克思的科学用语,但是这些概念被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作了严重曲解。凯恩斯说:“‘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是马克思创造出来的一个名词……我习惯于把……马歇尔,埃奇沃思和庇古教授,都包括在‘古典学派’之内。”(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后一度引起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手稿热”,与此同时产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由《手稿》引发了理论取向和理论中心的变迁,加上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造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采用哲学的逻辑的方式去想象革命却同实践相背离的局限。对西文马克思主义的探讨与反思,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中产生的一种“反传统”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和理解有极其深刻、独到之处。与传统理解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走近了马克思哲学的一面,也有远离了马克思哲学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评西方“马克思学”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观点叶卫平西方“马克思学”是当代西方一些学者用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理论的思潮,其领域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把科学社会主义混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市场经济让我们做出选择徐延辉高秀艳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分析谈到经济学,我们就不能不谈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被视为经济学的经典,而且因为马克思也是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李玉根一、方法(指导思想)与理论体系的统一性有的学者判断我国经济理论目前正处于“以西方经济学为基本架构,体现马克思经济学和改革中期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的“仿西阶段”,并预测这个阶段“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陈先达教授等撰写的《被肢解的马克思》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考察马克思的形象在西方思潮中发生的变形,剖析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和歪曲,通过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和命运的思考,展示了马克思“无产阶级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揭露了西方学者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和现代新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重建”的荒诞性,西方马克思学家编造的“两个马克思”、“第三个马克思”等神话,以及把马克思主义说成一种“新宗教”的企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专稿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纪宝成,张宇(11,5)恩格斯晚年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取向顾海良(12,5)教学与研究论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法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守夜人”———阿尔都塞的理论解读欧阳谦(1,6)“看不见的现象”暨“没有宗教的宗教”———再读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们》尚杰(1,13)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梅洛-庞蒂杨大春(1,19)哲学的神圣与世俗神圣与世俗:马克思哲学的两个向度杨楹(6,21)神圣与世俗二重变奏中的西方哲学彭立群(6,27)神圣世俗观与现代中国哲学构型蒋海怒(6,31)阿奎那自然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造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原因是《资本论》并未囊括马克思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完整的马克思经济学应该是他计划要写作的经济学著作“六册结构”体系。由于马克思未能完成他计划要写作的全部经济学著作,后人又没有很好地去完成他未尽的事业,只是把《资本论》体系与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成果简单地拼合在一起,结果是将一个本来应该完整、有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割裂成体系上缺乏内在逻辑关系一致性的两部分。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学方法和结构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是更加科学、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马克思王义研究现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命运——对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现状的观察与思考》(《当代思潮》)1997年第4或郝立新文)作者说,近两年来,西方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新态势,并列举了在巴黎、纽约、伦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大会,特别是作者亲身参加伦敦大会所见所闻。提出在几次大会上较为关注并热烈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问题。不少学者肯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至今仍具科学性;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有“过时”之处,只在于马克思当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发源地──纪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150周年蔡英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的一部天才著作,在这部著作里几乎包含了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起点。有人把它称之为马克思的“思维密码库”,看作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西方“马克思学”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目的是企图从理论上解构马克思主义。为此,他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主要采取了“二分论”或“对立论”的立场:把早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起来,企图用青年马克思打倒老年马克思,用马克思打倒恩格斯。然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马克思学”中出现了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新动向,这就是从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的“对立论”转向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一致的“同质论”。以古德纳尔、亨勒、利各比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在反思和批判“对立论”的不足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并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