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曾肯定和赞美苏联,但鲁迅对苏联也有所犹疑,以婉曲的形式对苏联进行批评。理智上对社会变革的认同与感情上对社会变革以恶的形式来实现的的抵拒,酿成了鲁迅苏联观的复杂,从而呈现出坚信与犹疑的的纠结。鲁迅作为一位世界级的大知识分子,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立意识和人格,同任何权力保持着距离,他对社会和历史的观察与审视有着自己独特的角度,可谓变视角。他认为沙皇专制制度被革命推翻而为新的苏维埃政权所取代不可避免,而这个政权使穷人得了好处,所以鲁迅欢迎它;但它在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血"("使用方式")和"污秽"("道德后果")使得鲁迅对其颇有微词。鲁迅意识到革命手段与革命目的之间存在着悖论,而手段的暴烈会导致结果的暴烈,所以他更属意于"较有秩序"的"改革"。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就在于力促"较有秩序"的"改革";而当暴烈的革命不可避免地发生时,要用尽浑身解数,使得在"恶"的形式进行的社会变革尽量付出最小的代价。这就是今天研究鲁迅的苏联观的现实意义:不独是对中国的,也是对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当下形成了对鲁迅全方位、多样态的贬损和亵渎。其主体均系所谓"知识分子"。大陆新儒家则系中坚者。其之所以如此,是因鲁迅妨碍他们拒斥自由民主,主张复古更化,建立儒教国家的政治诉求。而鲁迅通过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而实现"立人"的人之解放伟大战略也使得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大狂们不满。中国当下知识分子站在权贵一边,鼓吹为奴的价值取向,借以谋求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这与鲁迅对知识分子的规范恰成反调。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结怨甚深,不单挖掘了祖坟,而且预言了子孙。所以他们视鲁迅为仇雠。整个社会文化语境不变,贬损、亵渎鲁迅就会演变成为中国当下某些"知识分子"的"新常态"。其实,唱衰鲁迅,就是唱衰民族,乃是一种亡国之音。  相似文献   

3.
老舍之抗战观,其要领应包括以下基本点:1,迎击外虏,绝不犹疑;2,文人抗敌,笔即是枪;3,骨肉息兵,一致对外;4,国土至重,国家至上;5,顾全大局,认同国府;6,中华民族,多元竞发;7,国际角逐,善恶明判;8,文化启蒙,同步推开。观察老舍抗战观,须考虑其人文背景。他倾向社会改良,致力启蒙救民、教育救国,对国内政治的暴烈主张取保守躲避态度。但老舍并不是彻底的非暴力主义者,其暴力取舍,要视对象是同胞骨肉还是外国侵略者而定。他的抗战观,与其民族观彼此沟通,是与他整体的精神理路紧密勾连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3,(3):94-105
鲁迅盛赞索洛古勃是"死的赞美者"。鲁迅本人亦如此。两人都乐观地直面死亡,都能从形而上的本体论层面对死亡进行表现和思考;都认为死亡是对恶的抗争与终结;都将"死"视为追求自由和创造新天地的工具,视为"爱"的等价物;均通过死亡仪式的描写,强化死亡深藏的意义与功能。两人也都认识到死亡的负面意义;都用死亡描述和概括自己所处的专制社会的状态。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索洛古勃的死亡观受到基督教和西方其他宗教及神话的深刻影响,鲁迅则更多地基于其生物学的人生观和进化论;索洛古勃对形而下的意义上的死亡的关注程度不如鲁迅;两人对待自杀的态度不同;在阐释死亡时对于先觉者与民众的关系的表现不同;探求死亡意义时彼岸此岸场域的立足不同;最大不同是鲁迅对于死亡始终持唯物主义的态度。鲁迅死亡观存在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二律背反,正因此,他超越了索洛古勃。  相似文献   

5.
蒲宁作为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对不幸者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哀悯。其批判所向也不单单是俄国的农奴制度及其残余,并且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也给予猛烈的批判。但作家对于生活的表现并不着力于对抗和冲突,而是和平与和谐。他幻想用文化,用精神,用"上帝的准则"来拯救俄罗斯。他热烈地迎迓社会变革,但对于暴力革命给予激烈的诅咒。他仇视专制统治,但有时又向沙皇顶礼膜拜。蒲宁对社会变革的悖论认识,恰恰反映了人类历史前进的复杂与艰辛,曲折和惨烈。同时,也昭示出,蒲宁作为人道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革命前同情贫困的弱者,革命中和革命后同情被革了命的弱者。此种悖反,奏出的是一曲人性的交响曲,证明了蒲宁的伟大。  相似文献   

6.
《孟子.尽心下》"二女果"之"果"字,历来多被解为"侍奉",其实"果"应该是"倮"字(即"裸"字),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帛书的记载,舜精通房中术,说他"以二女赤体自侍",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因此,释"果"为"倮"("裸")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陈原的音乐活动,主要集中于20世纪30-40年代和90年代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把音乐当作救亡与启蒙的武器,在新音乐运动及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编选歌曲集,译介苏联歌曲和柴可夫斯基,提出自己的新音乐观。在第二阶段,他重新翻译整理罗曼·罗兰的《柏辽兹》等两部音乐专著,为广大乐迷提供了珍贵的精神食粮,更以此彰显其理想主义情怀。本文梳理其音乐活动,以期全面认识陈原作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复调人生。  相似文献   

8.
陈原的音乐活动,主要集中于20世纪30-40年代和90年代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把音乐当作救亡与启蒙的武器,在新音乐运动及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编选歌曲集,译介苏联歌曲和柴可夫斯基,提出自己的新音乐观。在第二阶段,他重新翻译整理罗曼·罗兰的《柏辽兹》等两部音乐专著,为广大乐迷提供了珍贵的精神食粮,更以此彰显其理想主义情怀。本文梳理其音乐活动,以期全面认识陈原作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复调人生。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知味观关系密切,可能与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有关,还与知味观当年名闻南方的美味佳肴有关.也许,知味观的"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的店名典故,对鲁迅有些许吸引力的缘故.   杭州知味观于1913年开业,原由绍兴人孙翼斋和阿义创办,后由孙翼斋独资经营,并按"欲知我味,观料便知"的店幅取名"知味观",以经营杭州风味菜为特色,主要名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童鸡""西湖莼菜汤"等.……  相似文献   

10.
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立人"也是鲁迅作品的核心思想,"立儿童"可以说是"立人"的起点。鲁迅的儿童观对中国现代儿童观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的众多儿童形象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11.
《吴宓日记续编》真实记录了吴宓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对鲁迅的接受历程,作者在政治化语境中所坚持的个人化阅读方式,形成了对时代流行"鲁迅接受"观念的理性审视,他的鲁迅阅读成为中国鲁迅接受史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吴宓的"鲁迅接受"现象彰显了现代知识分子反思批判的精神特质,蕴含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复杂关系,吴宓与鲁迅的文化理想在民族精神建构方面所表现出的异质同构性,对新世纪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主要的并不在于他对本民族的歌功颂德,而是恰恰在于他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自省与挞伐,代表华夏民族作出了民族忏悔。然而自鲁迅以后,对于民族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我们至今少有从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高度进行反思,实施民族自我批判。一个民族的苦难,总不会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总有历史基因和民族文化基因在发生作用。实施民族自我批判的任务,政治家、历史家责无旁贷,但只有文学家才能将自己的眼光投向"草根",才能从众多个体命运看历史的走向和成败,才能将历史错误置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上评析。我们民族有十分广大的人众曾陷于因拒绝思考而沦为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中,所以我们需要民族整体性忏悔,如同德意志民族那样。  相似文献   

13.
索洛古勃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五四后的中国亦较有影响。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即与其有过接触,他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收有索洛古勃的作品。以后鲁迅仍对索洛古勃多有关注和评论,直至其生命的晚年。鲁迅揭示了索洛古勃作品艺术特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他是“死的赞美者”;表现“无可挽救的哀惨”是索洛古勃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索洛古勃的寓言也给予高度评价。鲁迅不时运用索洛古勃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描写参与现实生活,或规劝青年,或批判社会,从中亦显现出鲁迅对索洛古勃的某些方面的评判,鲁迅在对索洛古勃某些作品的评论中表明他不赞成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还指出了索洛古勃与苏联新政权的格格不入,创造力迅速衰退。所有这些均昭示出鲁迅深刻的社会的历史的和艺术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4.
《梦窗词全集笺释》是民国时词学家杨铁夫对南宋词人吴文英的《梦窗词》的解读笔记,我们拈出杨铁夫在其中提出的"缩"("缩字诀")加以探究。"缩"是在一阕末尾处转入叙写过去时态的笔法,一般篇幅较短。在论述"缩"的特征的同时,本文还涉及到"逆"、"平"等相关判断。  相似文献   

15.
在某些温暖的故事中,我感受到悲凉。一位散文家写《爱到深处》回忆父亲。这位父亲15岁"参加革命",留下一辈子"红色烙印",他最满意的就是让儿女们当工人。"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父亲阻止哥哥报考,说工人有一技之长,不管搞什么运动都会有饭吃;不要当知识分子,不管什么运动来了都跑不了。""不要当知识分子",这是一个"革命父亲"对子女的温馨提示,饱含深情又饱含"人生哲理"。在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度,在一个"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的国度,"不要当知识分子"成为一个时代的人生哲言,得有多么沦肌浃髓的肉体兼灵魂的革命,方可达成如此彻底的"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16.
《富岳百景》在太宰治文学创作上具有分水岭意义。先前的研究者普便将此文当作私小说来研究,本文摒弃这种立场,认为原文以富士山为媒介,用高级的表现手法,隐晦地记录了新的文学观("单一表现")的确立历程。"富岳百景"实则"三十六景",投影到富士山上的自我意识和他意识的反复纠葛中能看到"我"对"明日的文学观"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鲁迅小说创作动力的研究多体现在强调"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思想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不过,鲁迅的小说创作并非只是启蒙主义思想下的产物,他小说创作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基于强烈个性主义精神上形成的"与黑暗捣乱"的创作心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对鲁迅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从艺术形式的先锋性、人物行为的异常化、"顽童"式的追问及"大话"式叙事的运用四个方面揭示鲁迅小说创作中所隐含的"与黑暗捣乱"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8.
所谓教科书其重要使命乃是培养学生人的意识与特质,而绝非仅仅是教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人的意识,人的类的本质,如马克思所说,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在中国,第一个强调了人的个性、自由、自我意识的思想家是鲁迅。鲁迅强调的是人的个性,而不是人的群体性,因为在鲁迅看来,人一旦失去个性,完全限于群体性之中,就易形成奴性。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不是奴的国家,而是人的国家,而其正确道路只能是"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鲁迅为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制定了正确的蓝图,成为中华民族最优秀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经典,理所当然地应进入教科书。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难懂事实上是一个伪命题,是教育工作者因了自己的心态硬造出来的,与当下社会知识分子整体性堕落和贬损鲁迅的语境紧密相关。其最终目的是教人为奴而非教人为人。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散文诗《墓碣文》与索洛古勃的宗教神秘剧《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的主旨都是用人的心灵分裂的方式,表现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探寻和此种探寻中的无量痛苦及无有穷期,陷于绝望与反抗绝望的无尽纠结。两作均呈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似的复调艺术形态。两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呈现为"外在对白"的表相,《墓碣文》有着更为坚实的"内心对白"内核;两作的结尾很不相同,前者是主人公"我"的行将就刑,后者是"我"的逃离—新生,一有耶稣情结,一是战士情怀;在索洛古勃那里,对自身有所犹疑,对外在有所怀疑;而在鲁迅那里,虽然亦不乏类似的心态,却更显舍弃就我而前行的决心。两作还显现出两位作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与艺术关联。  相似文献   

20.
“竹内鲁迅”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其关于“鲁迅在本质上是个矛盾”的论说揭示出鲁迅与一切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共有的本质。“回心”是“竹内鲁迅”最重要的概念,可以作出多种解说。除了已有的成说外,也可以解说成鲁迅的自我心理解剖,他不断地向自我回归。“回心”体现出鲁迅的精神特质、人格魅力。“回心”的发现与发掘,成就了“竹内鲁迅”的高峰地位与不可替代性。“竹内鲁迅”对鲁迅作品的评价复杂而深刻。有些我们不能同意,但也有许多令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的深刻,促使我们自己对已有的论说重新思考。竹内好对鲁迅的亲和有着他本人方面的深因:同样在决不放弃自己的社会担当的同时,高度重视自己的人格自由与尊严,又都有着深刻的辩证思维,往往心有灵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