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淑梅 《教师》2019,(16):112-112
滚球是小班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幼儿接抛球、拍球、滚球等方面的运动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观念和创新意识。文章结合作者小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教学经验,对小班的“小小滚球手”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及教学反思予以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滚球比赛一、游戏目标1.学习滚球游戏,知道球有很多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跑、控球的能力。2.通过玩滚球游戏,加强幼儿的体格、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许新颜 《教育导刊》2003,(2):110-111
滚球比赛 一、游戏目标 1.学习滚球游戏,知道球有很多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跑、控球的能力. 2.通过玩滚球游戏,加强幼儿的体格、体能训练,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3.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及开朗活泼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小小滚球手     
小班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身体的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都较弱,交往能力也较弱,多数都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我园正在实施的“幼儿园球类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适合小班幼儿的滚追球、双人滚球接球、利用多种辅助材料进行滚球等活动方式.激发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使其乐意尝试多种滚球、拍球、抛球动作,让幼儿在体验多种滚球方式带来的乐趣中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从而发展他们的体能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组织我班小朋友做了一个滚球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一部分幼儿围成圆圈,部分幼儿在圈内,共用一个大皮球。游戏开始,在圈上的幼儿向圈内幼儿滚球。圈内幼儿躲闪,不让球碰到自己,如果被球碰到,停止游戏。如果未碰到圈内幼儿,站圈上的幼儿便继续把球向圈内幼儿滚去。  相似文献   

6.
目的:练习向指定方向滚球和快跑追球的技能,发展幼儿的目测能力和走、跑能力。准备:1.初步掌握左右手拍球的方法。2.每人一只篮球;音乐磁带和录音机。3.各种颜色的小旗若干。过程:1.活动身体。①今天老师当教练,你们当小运动员,我们一起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做准备运动吧!②每个幼儿手拿篮球做准备运动,如:左右手拍球;两腿夹球向前、  相似文献   

7.
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较协调、灵敏。球类活动是最适合幼儿开展的运动内容之一,其趣味性、多功能性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中班幼儿在球类游戏中已经表现出同伴间合作互动的意识。如幼儿喜欢玩两人接抛球,互相滚球等活动,都表现出极大的互动。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应该更多地参与幼儿游戏,特别是刚开展球类游戏,教师要适时给幼儿一些鼓励,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体育活动通常是具有一定情节、有规则并兼具竞赛因素的体育游戏,它的有效开展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发展、培养幼儿乐观情感、提升幼儿意志品质。在多种运动中,可以说孩子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是天生的,在孩子面前放一个球,他会本能地摸一摸、滚一滚、踢一踢,球类运动不仅符合3-6岁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更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益处颇多。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贯彻,制订了详细的球类运动计划。球类运动的玩法很多,如滚球、传球、拍球、运球、踢球  相似文献   

9.
我园前不久举行了一次体育公开教学课,整节课在活动中进行,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上课铃响了,幼儿持球自由地小跑步进入活动场地,听音乐分散开做“球操”动作。随着音乐的旋律,幼儿兴致勃勃地做上举——投球——运转球——滚球动作。接着,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的和步骤,启发幼儿想出各种方法玩球,场地上拍球声四起。有的小朋友左右手交替拍球,有的单脚站立拍球,有的边走边拍球,有的跑步拍球,有的向上抛球或反弹接球。教师看见一位小朋友向上抛球后,拍了二下手再反弹接球,于是教师召集幼儿围拢,请那位小朋友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教师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浪潮。以往的教师教育只注重教师理论或实践的培养,而"反思性实践者"则注重教师通过实践批判地反思自身理论、消除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因而更加符合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因此,拟借助U-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平台,探讨培养具有实践优势的反思性教育硕士的现实意义,从而唤醒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激发反思行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幼儿园教育质量备受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天津市市区国办幼儿园与乡村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调查发现,两类型幼儿园教师都能做到耐心、认真地听取幼儿的提问,市区国办园教师大多能担任起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两类型幼儿园均还有部分教师在幼儿态度养成方面持有"说教"态度,引导幼儿积极探索问题方面的能力不足,另外,农村园教师出现的"高控制"与"放任"相对较多。发现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角色亟待提高,同时,教师的反思能力及评价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由来。幼儿喜欢在班级楼梯旁边的斜坡上玩斜坡滚物的游戏;在户外也经常看到幼儿尝试将球从楼梯滚落,不断探索球滚落的方向。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我们便巧妙地利用班级走廊网格墙面创设游戏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斜坡滚球游戏。2.材料准备。纸皮轨道、网格墙面、麻绳、小球等。3.教师预期目标。能够灵活利用麻绳将轨道架在网格上,形成能让小球滚动的斜坡;尝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球,是幼儿喜爱的玩具。球类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基本动作,还能培养幼儿灵敏、机智、勇敢等品质和活泼的性格。因此,我们小班很重视开展球类活动: 一、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球。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每人都要有一个球。限于经济条件,还不可能由幼儿园供给,我们就在家长会上宣传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动员家长为孩子买。这个建议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自此,班上每个幼儿就都有一个大皮球了。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孩子拍球,要先引起幼儿玩球的兴趣,如让他们看老师滚球、拍球、跨球、两人传球、跑着拍球、踢球,使幼儿看得跃  相似文献   

14.
陈利群 《时代教育》2010,(1):225-226
生活情境的课程化处理要经过一个"捕捉—提升—实践"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广泛获取相关信息,存储于自身的信息库中;善于开动脑筋,挖掘情境中蕴藏的多元教育价值,把握利用契机;善于开拓进取,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完善方案,选取更具典型意义的资源,使生活情境资源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让教育真正帮助幼儿回归"自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玩球游戏     
目的:学会多种玩球方法;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准备:小篮球、篮球架、可乐瓶、小椅子等。玩法: 1.胸前推球幼儿甲坐在小椅子上,背部紧靠椅背,双手相对,捧住小篮球,曲肘将球从胸前用力推出。幼儿乙坐在对面将球接往,然后从地上滚给幼儿甲。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对,用上述方法各推、接、滚球数次,交替进行。还可以拿去椅子,两幼儿相对站立,互相推、接球(图一)。熟练后逐步拉大距离。  相似文献   

16.
韩素芬 《考试周刊》2011,(41):231-232
教师的成长和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只有教师持续不断地发展才能不断地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怎样获得专业成长?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专业化呢?"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研究’,而学会反思是研究的根本。自《纲要》实施以来,我园以《纲要》为指针,全面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从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逐步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训练幼儿弯腰滚球的动作以及双腿的控制力与耐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准备:皮球2-3个,场地布置如图所示。玩法:把幼儿分成2-3组(每组8-10人为宜),每组选1名幼儿抱球站在起点线上,其余幼儿面向起点线两脚分别踩在双线跑道线上,组成一人字形通道。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是发生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种行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它会使教师在循环往复的探索中逐步接近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然而在幼儿园教学反思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着无效或者负效现象。要发挥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教师要深刻理解反思的内涵,明确反思的指向,实践反思的过程,把握有效反思的标准,形成"反思共同体",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接龙珠     
“接龙珠”是一个有趣的民间游戏,它的玩法是数名幼儿手持一截剖开的水管排成一列,接力将一只篮子里的“龙珠”(乒乓球、玻璃珠、报纸球等)运送到另一只篮子里。为了发挥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教师不将具体的游戏玩法直接告诉幼儿,只告诉幼儿几项基本规则,如将“龙珠”用管子从起点运到终点,若“龙珠”掉到地上,游戏要重新开始,等等,而更为具体、丰富的规则、玩法则在幼儿与游戏材料、规则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场景一:拿到材料的孩子们非常兴奋。开始,他们一人拿着一截水管滚球。不一会儿,嘉嘉、鹏鹏发现将两人的管子对接,管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