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实物的形状作出三视图,由三视图想象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三视图是作为高中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它加深了学生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有关三视图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作图、识图,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作为高考试题中的新成员,三视图显得异常活跃,不仅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而且在解答题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为了了解三视图,看透三视图,我们应该牢记三视图中的三题型、三要素.本文以近年高考题举例说明,仅供各位同仁批评和指教.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17):77-78
三视图还原直观图的问题是高考必考内容。然而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感觉学生对三视图的还原是越来越困难。这里笔者就三视图还原的方法技巧浅谈三视图还原直观图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4.
三视图作为高中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它加深了学生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有关三视图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作图、识图,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作为高考试题中的新成员,三视图显得异常活跃,不仅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而且在解答题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为了了解三视图,看透三视图,我们应该牢记三视图中的三题型、三要素.本文以近年高考题举例说明,仅供各位同仁批评和指教.  相似文献   

5.
三视图实现了“实物模型-三视图-直观图”间的相互转化,在虚实想象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更完整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了空间几何体.自立体几何引入空间向量后,三视图担当起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任.因此,三视图是新课程高考的必考内容.  相似文献   

6.
三视图的知识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几何体的三视图成为各地中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从2010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解答,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锐 《湖南教育》2008,(1):26-26
今天是第4周星期一,数学课是下午第2节,准备给学生上"根据物体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上午比较空闲,坐在办公室看学生昨天学习的画物体三视图的练  相似文献   

8.
三视图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新增的典型内容之一,它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视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的重要素材.三视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读组合体的三视图,就是要学生在掌握形体分析法概念的基础上熟悉基本体的三视图,并能在三视图中找出相应的线框,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部分,想像出各简单部分的形状,最后综合起来想像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相似文献   

10.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高中新课程的新增内容之一,教学要求学生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而且会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识别或想象出原几何体的立体模型.在近几年各地高考中,许多省份高考试题对该内容做了考察,充分体现了三视图在空间几何中的重要性.高考中的三视图是怎样呈现的呢?本文将在解析近年有关试题基础上给予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空间图形主要指直棱柱与三视图这两块内容,在学习中,通过画图、观察、分析、计算、猜想等一系列探究过程的体验,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随着课改的深化,近几年的中考中,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强,本文从今年部分中考题中,归纳出以下6个考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将立体几何的内容由原来的“以位置关系为主线、从局部到整体到展开图”,变为“以图形特征为主线,从整体到局部”.这一变化中最突出的是增加了三视图.三视图从3个不同的视角描述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学习三视图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空间图形的逻辑推理能力,但三视图又不能全面反映空间几何体的所有信息,以下笔者谈谈如何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并准确地应用三视图.  相似文献   

13.
三视图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中的内容,在以前的旧教材中没有出现过,是该套新教材添加的新内容.它对应初中新课改中的三视图,加深学生对义务教育阶段有关三视图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作图、识图,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对三视图的考查主要是两方面:其一,利用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从而进行某些运算或证明,如度量该几何体的面积、体积或对该几何体进行某些证明.  相似文献   

14.
<正>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题型是给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计算其表面积、体积等.将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往往是学生解决该类题的障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三视图中涉及的几何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简单几何体,另一种为简单几何体的拼接或切割.熟悉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掌握一定的还原技巧是突破该类题解题障碍的有效方法.一些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为学生所熟悉,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当题目中涉及这些几何体的三视图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对几何体的学习掌握不够,尤其是在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时候,学生在做题时总是存在困难.文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困难的原因做出概括性总结,并对小学生的几何体学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之后高考对三视图部分的考察越趋于重视,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因其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想顺利突破这一障碍,不仅需要学生培养所需的空间思维,同时还应正确理解与掌握解决三视图的方法。本文就以学生在学习三视图时所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找寻突破的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浩 《教学月刊》2015,(Z1):62-65
把三视图列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学内容也是这一轮课改中一个突出的亮点.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多数教师没有学过机械制图)和缺乏教学经验等原因,如何落实好课标中规定的关于三视图教学的各项目标,很多教师都感到困难.本文就三视图教学的意义,三视图的概念、画法及应用等方面的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一、正确认识三视图教学的意义三视图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之一,它与其他“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一样,在培养学生的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由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的题目,学生出错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从课堂教学行为,课标要求,初、高中教材衔接方式,定义教学的微观环节等方面进行反思。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学生缺乏对三视图这一物理“影像”的数学化本质性认识,这是由于教学中缺失了三视图形成过程关键环节的细化等。阐述如何吃准、吃透三视图定义,及今后如何注重概念教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复习三视图时,要做到以下"五会":一、会由立体图形识别出它的三视图例1(2008年福州市中考试题)如图1所示的物体是一个几何体,其主视图是().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切实感受到了课改给教和学带来的变化。如空间图形特别是“三视图”的引入,让我们的课堂妙趣横生,使“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体现;“统计与概率”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数与式”不再是干巴巴的数字和公式,图文并茂的教材和生动有趣的应用实例给了学生不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