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素质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关注生命的需要[案例]教师节那天,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知心信箱”,这是我和孩子们心灵对话的平台。意料之中,我收到了很多孩子节日的祝福。我无比惬意地打开又一张留言,清秀的字迹进入我的视线:尊敬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媒体频频报道了中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这种沉重的现象启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把“生命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主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生命,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更要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营造生命课堂,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小学德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回归生活,关注生命在生活中的动态发展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关注生命.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关注生命,教育方能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相似文献   

5.
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应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遵循人的生命的特点。即生命的自由成长,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打造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使教育完成以“知识为本”向“生命本体”的转变。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我需求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无疑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和预设,那么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哪里?其最高“峰值”是什么?我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正如蒙梭利所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  相似文献   

7.
探究课堂的特征,不能只从课堂的表现形态上看,更要从表现形态的背后隐藏着的根本关注上去剖析。这个“根本关注”在无形、无声地左右着我们的行为。一、教育关注的本体回归:学生生命发展新课程带来的教育根本理念是关注生命发展。从“泛教育”的角度看,这个理念应该是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但从“本体”的最终廓清看,教育教学全部行为的根本着眼点是学生生命发展。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这“生命”是指教育意义上的生命,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理性生命,即理智、逻辑、抽象、意志、知性等;二是感性生命,即情感、直觉、想象、灵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斓教授的呼唤让很多教育者对学生这一特殊生命体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这无可厚非。“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但是要关注学生,就不能忽视教师,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为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生命关怀:课程实践中的必要关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本质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理念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论上回应了教育的本质,但压抑个性、轻视生命的时然教育境遇却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因此,从课程实践层面关注个性关怀生命已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曹海永 《湖北教育》2003,(23):22-2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新开发。关注生命教育,提升生命价值是当代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生命教育的开展对于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以“生命”为主线,以“人”为中心,帮助学生达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目标。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坚持情感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和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死亡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取向。  相似文献   

12.
曹海永 《湖南教育》2003,(18):28-29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13.
为生命而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如今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生命既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又是科学基础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所以,在我看来,学校教育应该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教育要把“为何而生”和“何以为生”作为教育的最基本内容.促进学生完整性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完整性建构。  相似文献   

14.
俞剑华 《江西教育》2004,(22):32-33
据专家调查,自杀已成为我国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学生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经常出现的青少年自杀事例不断暴露出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跟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从“知我”“知人”“知物”“知天”四个层次上,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注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1.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教育,是因为学生是一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也因为语文与生命活动,特别是学生精神生命活动有着特别的亲缘关系。日本教育家小原田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确实,人的生命只要存在,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生命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整体”。从这一命题出发,教育自然“要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要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要致力于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教育必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很多学校更多强调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忽略轻视教师的精神世界。没有教师的生命成长,就没有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首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论坛”上,我提出了“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的观点,即:课堂教学要以“生命教育”为设计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注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学校教育不能单纯以高考成败攻论英雄,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领导要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关注学生生命的教育,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次,“学会做人”是学科教学最基本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新形势下对自身职业进行重新定位和观念更新,以此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一、关注生命的需要犤案例犦教师节那天,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知心信箱”,这是我和孩子们心灵对话的平台。意料之中,我收到了很多孩子节日的祝福。我无比惬意地打开一张留言,清秀的字迹顿时跃入我的视线:尊敬的曹老师,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