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年轻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经验,承担班级管理工作时,要不懈努力、学会借力、擅于合力。实施德育团队导师制,即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制,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为各自"承包"的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的育人模式,给年轻班级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机会,优化班级管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马文丽 《成才之路》2023,(1):137-14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展“一生一策”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研究,既是县域学校寻求教育突破、探索特色育人、注重品牌发展的重要抓手,又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推动素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文章从“学生成长导师制”研究综述入手,分析生源结构变动下的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明确“一生一策”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价值,并对生源结构变动下“一生一策”学生导师制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并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  相似文献   

4.
陈利民  寿柱 《人民教育》2022,(11):50-52
<正>随着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化,“选课走班”已经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的常态样式,这给原有的以行政班建制为主、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加强“走班制”样态下的学生教育,如何转变观念引导教师从单一班主任制模式走向班主任与导师制共存模式,探索新模式下学生学业、生活、生涯的指导方式与策略,成为普通高中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多年实施成长导师制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导师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5.
《家教指南》2005,(6):38-39
新华社报道,武昌今年将在中小学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这项教学管理亨案主要是针对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学生出台的。—位“学生成长导师”可对一至三个学生进行“跟踪式”的成长指导。  相似文献   

6.
德育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是对传统单一班主任制的一种超越,是一种完善和提升,是坚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的同时,也赋予相关教育工作者包括任课教师,管理及服务人员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并建立一套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学校一切教育资源的制度和机制,是对班级工作的加强而不是削弱.实行德育导师制,不仅弥补了以往学生思想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靠班主任和政教处承担的不足,而且拓宽了任课教师的责任空间,极大地激发了任课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潜能.教师也从居高临下的说教者,变成学生的朋友、顾问、参谋、智囊.  相似文献   

7.
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中小学开始试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其做法是:教师与一个或几个学生结成对子,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成长都要经历从青涩到成熟,从迷茫到从容的过程。班主任究竞该怎样“成长”,方能化茧成蝶,涅磐重生?就此,我们精选了三位一线“草根”班主任的成长故事,希望能带给广大班主任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班集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班主任,除了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班集体活动,规范学生学习和生活行为外,更重要的是,应发挥班主任在任课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调作用。班主任的这种协调作用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服务员班主任在任课教师之间的协调作用最主要表现为,积极主动地为任课教师服务。在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为他们及时提供必要的服务。如让学生在课前擦好黑板,整理好电教器材,为任课教师课前提好开水。这些虽是小事,但足可温暖任课教师。其次,班…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小学自新学期开始,学生除了有自己的学科老师,还有一个经过自己选择的导师。2003年下半年,南浔区教育局在全区9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学生成长导师制”试点,2004年在全区中小学推广。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是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学生成长导师制”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并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这个细胞是否健康而有活力,关键在于班主任。一般说来,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影响,要大于普通任课教师。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学的工作方法、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教育艺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管与放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成长发展中的学生个体。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  相似文献   

12.
朱亚波 《考试周刊》2011,(73):235-235
近几年我校施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具体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导师制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帮助是比较大的,这里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对学分制条件下实施导师制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施导师制是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措施。实施导师制必须在运作机制上注意导师制与专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相结合、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导师制与建立指导目标责任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减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责任。班主任教师作为比任课教师担任着更多教育责任的教育主体,需要基于对此的认知,提升、改进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这对班主任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班主任需要把握“双减”政策的精髓要点和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现代化教育策略,探究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促进他们的个性化成长。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第一中学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抓住提高教师素质这个关键,借鉴高校教育模式,强化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率先提出并试行“导师制”,为构建素质教育有效运行机制进行了开拓性尝试,这一教改方案受到全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一、试行“导师制”的具体做法为确保每个导师有固定学生,每个学生有固定导师,南京一中采取了班级导师级负责制和学生固定导师指导制相结合的体制。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全体任课教师组成的导师组负责整个班级建设,每个导师既面向全体授课对象,又对指定的若干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王东 《生活教育》2009,(12):26-27
“两制”即“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学生成长导师制”即选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陈述 1.“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有的教师对教育的认识理解片面、肤浅,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少数任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把课讲好,不与学生交流沟通,不愿担任班主任;个别班主任老师认为上完几节课已经累得够戗了,没有时间给学生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找学生谈话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学生犯了错,一是学生考试成绩在走下坡。其实,不从习惯上、思想上去解决有关学生成长中的一些问题,教育的效能不会好。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不但要自己做好班级常规管理事务,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还必须和任课教师积极沟通和交流,与他们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做好班级工作。班级目标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动力,尊重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基础,沟通交流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路径,参与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方式,情感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源泉。只有把握了这几点,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才能实现通力合作,团结一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和班主任较为棘手的问题。主要对两则典型“问题学生”案例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基于两则案例的分析,从侧面记录了一位班主任的成长历程。最后总结了转化“问题学生”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也对班级建设的管理者——班主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过去,班主任往往把学生视为单一的认知体,以“知识本位”的视角审视学生,评判学生;以“教师本位”的心态居高临下地去管束学生,监控学生。在这种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地遭到摧残、扼杀。因此.班主任只有变“知识本位”为“个性本位”,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