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初中英语的内容编排就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要彻底转变观念,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语言现和教学观,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在课堂教学申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旨在阐述“活动”及“参与”在英语课堂教学申的重要性,用以指导实际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主要任务就是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中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运用.因此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创新,在语言学习中运用课本所学的语言结构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语言本身作为交流工具的特点。本文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现状,探讨“模拟实践法”这一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主要任务就是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中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运用.因此笔者认为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当以交际为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6.
曹恩尧 《河北教育》2003,(10):23-2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过程。阅读教学面对的是广泛而深邃的言语世界,它的重要目的之~便是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离不开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这一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  相似文献   

7.
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师生双方形成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启示、互相感染的“互激关系”?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学要采用“互动”法,“互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志新 《河北教育》2006,(11):23-2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英语教学中学生“写”的技能培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实,听说读写在语言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单从写的方面来讲,其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书写,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思维分析,很好地进行整理内化,并对于匆匆而过的语言符号给与足够的关注,最终由大脑统一调度,形成言语能力。因而重视“写”的技能培养是推进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的技能呢?我认为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材大纲》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直接影响言语交际活动的质与量。为此,笔者认为,为了适应新教材“突出语言运用、全面发展个性能力”的特点,就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代之以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新形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一、在科学测试的基础上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  相似文献   

10.
郑旻  王冬冬 《中国教师》2013,(Z1):118-119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语言运用的特点,以用为主。英语教师应该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情感升华留给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通过对新课标的研究和学习,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使我的课堂更加突出对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有氧英语”既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价值追求.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有氧英语”澡堂意在构建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性的话语权,即课堂不再是教师言说的“无限地”.而是教师言说的“有限圈”,学生言语的“畅说园”。“有氧英语”课堂尊重学生的言语觉醒.重视学生通过言说将内在精神、思想、情感外化,强调学生在课堂赦学中言语的自发力和能动性,是学生生命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表现。在英语教学中加氧的视野下.全语言的视角、合文化的态度可助推学生英语言语能力的觉醒.实现英语课堂学生言语畅说的本真回归.  相似文献   

12.
摘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工具的能力。根据“学习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特点。英语教学只有从口语抓起,以听说带动读写才能更好地培养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说”的技能,必须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敢说;要增加学习趣味。使学生爱说;还应该狠抓口语操练,使学生会说。  相似文献   

13.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开发学生的交际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准确、恰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作用。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体态语充分利用起来,突出“哑语”的作用,以无声胜有声,使之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研究性学习”的热潮席卷教育界,这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结果。“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关键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创新性和实践性,这也是语言教学的两大特点。近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紧紧围绕让学生学会学习(Learntolearn)、学会生存(Learntosurivive)、学会运用(Learntouse)的“三L目标”,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利用“英语课前值日报告”开展“研究性学习”。“英语课前值日报告”,很多教…  相似文献   

15.
高中英语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然而,仅限于课堂的常规英语教学,只注重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难以转化为言语技能。近年来,我们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开展全方位、开放式英语教学实验,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以“致用”理念为指导,立足课堂教学,研制学段“语用”教学目标,选择“语用”教学内容,构建“语用”课堂教学基本课型,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积累语言、建构语言、运用语言;同时拓展课外知识,拓宽语言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创新语文实践活动途径和方式,开展“全域性”“全人化”的“语用”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创设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主动积累、梳理、整合,掌握语言文字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并能凭借已有的言语活动经验进行阅读,从中获得信息、学得知识、提升能力、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交流,在英语学习中,“说”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水平。而“说”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要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语言的本质上来讲,英语是一种用来交际的工具,是拿来用的;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这就决定了外语学习的任务是“学”而不是“教”,那么英语教学就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因此,我们产生了改变课堂结构的设想: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二、教学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李健林 《柳州师专学报》1996,11(3):57-60,56
当今英语教学的语言和言语的统一,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本文就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阐述了交际能力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避免单纯地教语言知识,又要避免简单地训练言语技能,要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蕴酿言语技能训练,在言语技能训练中渗透语言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尝试新的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教师应采用鼓励学生参与、关注学习过程、重视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任务型”教学恰恰体现了这些特点,“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并以具体的教学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