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逐渐增多,形成"三无"群体。为妥善安置好他们,保障他们的根本利益,应尽快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失业保障机制、医疗保障机制、养老保险机制,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是建设科技强国和提升产业科技水平的有力抓手;但是目前产学研合作存在激励机制缺乏、利益保障机制不足、价值取向差异、沟通机制不健全等发展瓶颈。开拓产学研合作新局面要从政策保障、文化理念调整、完善监督和利益共享机制、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创新机制,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的障碍因素分析》的前期研究,探讨了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的机制建设,主要从高度集成的协调管理机制;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利益平衡机制;信息技术人才保障机制;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技术灾害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存在技术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技术灾害应急预警机制不健全、技术灾害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缺乏、技术灾害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落后、技术灾害评估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健全技术灾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技术灾害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建立综合指挥协调机制、构建信息共享与发布机制、完善技术灾害评估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努力完善技术灾害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征用了农民的土地,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地失业,未来生活缺乏保障。在征地过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如何确定对失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本文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分析了土地换保障的理论基础,以及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结构和保障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市“小城镇保险模式”的积极意义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这一目前技术整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其主要组织形式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在技术整合流程中具有的优点和不足,提出需要通过完善法规政策、人才流动机制及利益保障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在技术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要论述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途径,提出了为失地农民建立完善的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并为其建立相应的就业机制及创造投资收益机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还关系到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本文在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失地农民安置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新实践以及这些保障模式的特征,分析了推广这些模式的约束条件,提出了通过完善当前农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探索多样化筹资渠道、创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等措施来有效破解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张敏 《科教文汇》2011,(31):174-175
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矛盾和冲突加剧,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加强社区管理有利于丰富社会心理的调控方法,建立社会心态的反馈机制,维护社会心态的控制系统。要积极推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利益约束和引导机制、精神预警和疏导机制、矛盾排查和调处机制、权益维护和保障机制,从而有效引导和调节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和农地非农化的秩序进行理论分析,论证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农地非农化中失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地非农化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市场+政府+民主协商制度”有机融合的准市场化配置的农地非农化机制和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政策组合,试图在改革现有农地制度的同时,在城镇化中建立一个农地适度非农化和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