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课共安排了“动物SOS”、“快乐寻访”、“猜猜我是谁”、“动物小百科”、“明星一族”、“小小饲养员”六个活动。这六个方面的活动由兴趣入手,注重实践体验,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时主要是学习前面四个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预设《游戏快乐多》是苏教版、中图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中“我的兴趣爱好”单元中的一个主题。可以说,游戏是伴随儿童快乐成长的摇篮,每一个儿童都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参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我在教学前预设的目标是:1.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自主游戏、乐于游戏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2.行为与习惯:在游戏活动中养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2.通过饲养小动物、接动物警报等活动,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3.通过点击"乐乐猴动物乐园"、开展动物小博士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学着饲养喜欢的小动物。4.通过交流、游戏、浏览、饲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快乐体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体育中的“快乐”是一种在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中获得的快乐,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快乐体育尊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通过体验运动中的乐趣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及习惯,进而促进自身智力、心理素质、美育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学理念:《分享的快乐》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并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帮助,而与他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来展开。教学目标:1.体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自我满足的感受。培养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2.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快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教学流程: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享受快乐师:(过渡)今天是个特…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了解圣诞节的有关知识,领略异国文化的风采。2.通过亲子共读这一阅读方式,有效地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3.充分体现资源共享、开放的理念,让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活动准备1.圣诞小礼物一两件。2.大量阅读有关圣诞节的传说、故事、诗歌、风俗等内容。3.向别人推荐一篇文章(打印、复印)。活动过程一、圣诞树下“铃儿响叮当”音乐响起,学生们和家长们唱着歌带着自己准备的布置会场的小饰品牵着手一同进场。二、圣诞分享(1)师: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在这一年一度的圣诞节里,我们一年级书…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活动设计理念: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场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无私的,而孩子往往意识不到,许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本次活动的目的,重在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父母和家庭,体验亲情,促进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使儿童健康成长。情感与态度: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快乐,激发学生爱亲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行为与习惯: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  相似文献   

8.
剪纸教学是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学生通过学习剪纸可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的培养等来阐述剪纸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活动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制第四册第六单元。活动目的:1.通过调查、交流,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进一步体会1时、1分、1秒等的具体意义,体验时间的价值;2.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交往和简单的组织管理能力;3.使学生逐步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时间的习惯;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活动准备:1.组织3个活动小组,各小组进行合理分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2.小组成员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内容;3.老师交待调查、搜集有关信息时应注意的事项。活动过程:一、组织学生调查、搜集有关信息各小组成员按照选…  相似文献   

10.
【主题】:认识自己的快乐【目的要求】: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快乐的情绪,并学会创造自己的快乐。【设计理念】:小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已经能够比较明确地分清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寻找出引起某种情绪的刺激。因此,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寻找情绪发生的原因,可以通过寻找和留住“快乐小精灵”,让学生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快乐,并引导他们用行动调节和保持快乐情绪。【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活动准备:1.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使自己快乐的事。2.准备10个“双面人”道具。3.准备几盘“快乐音带”。4.准备几张…  相似文献   

11.
所谓“情趣教学”就是通过听听、说说、读读、玩玩、唱唱、跳跳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教育成为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使英语教学活动时刻充满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那么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沉淀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活动内容1.通过“赞歌颂家园”、“诉说忧家园”、“爱心绘家园”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2.组织其他中队的学生进行观摩活动,让他们也受到环保教育。同时提倡学生从自我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教室里摆放上花盆,让队员充分感受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感受到优美的环境给人以一种情感的愉悦、一种美的享受。2.制作“地球妈妈、青蛙、小鸟、山羊”等头饰。3.排练有关节目:小品、歌舞、诗朗诵等。4.准备“地球“智力问答的内容,并让学生注意留心收集相关素材。5.参与对象:除本中队的全体…  相似文献   

14.
《寻访小动物》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一课。本课要求引导学生开展寻访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通过活动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我根据探究教学的展开过程,采用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与王老师商榷两个问题 :一是本课例中“情感目标”与重点内容的确定 ;二是“情感目标”的提法 .文中的情感目标为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 ,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 ,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体验探索中挫折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 ,感悟“数学美” ,激发学习热情 ,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而教学重点是 :形成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人生态度 ,强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倡导相互协作、成果共享的精神 .这两段内容给人有嗦、重复且具体目标不明确的感觉 .情感目标有七八条 ,虽然“追求完美”是…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待儿童智力的发展上认为 :“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 ,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 ,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也是这样。教学情感包括学习数学的兴趣、意志、习惯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创设愉快和谐的气氛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兴趣 ,是指人们积极探索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数学教学激发兴趣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周素尾 《广西教育》2008,(34):46-46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情境”教学不是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贴近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8.
汪慧 《农村教育》2006,(7):70-70
怎样让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通过六年多的教学.我有这样的体验:孩子们的快乐.在丰富多彩、富有童趣的游戏活动中体现的更加自然。依托“快乐星期三”活动,把德育融入活动中,让学生们了解自然.热爱生活.做个爱自由、有责任、有智慧快乐的人.是我校自创办以来德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适用年级] 一年级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基数”“序数”和方位等概念,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2.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3.在活动中培养数感,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王芳 《现代教学》2009,(9):19-19
“成长空间站”活动的设计是我校原有心理辅导特色阵地“成长聊天室”的完善、拓展和延伸。旨在通过对学生良好情感、综合素质的培养,解决学生心理压力,让成长中的孩子得到合理的宣泄,从而营造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成长氛围。“成长空间站”是气氛宽松、形式活跃、活动自主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