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的日益凸显,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报群工部门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新形势下,提高党报群工干部的素质,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充分发挥党报自身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党报进行舆论监督,需要不需要讲究艺术性?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党报除了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外,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舆论监督。这是由党报的性质所决定的。党报是在党领导下的、为广大人民群众而办的报纸,是直接为党和人民群众服务的。这一办报宗旨,就决定了党报既要积极地宣传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和创造,又要及时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与疾苦。对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党报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满腔热  相似文献   

3.
赵云 《传媒观察》2003,(9):41-42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报要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必须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坚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党报的影响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阅读党报的  相似文献   

4.
晚报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为了使晚报这朵报业之花越开越艳,为了使晚报在发展道路上能够不断地健康成长,有必要对晚报的性质、规律加以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本文述及的晚报不包括某些具有机关报性质的晚报。 一、晚报姓党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以为,党报是指各级党委机关直属的机关报,晚报既然不是机关报,自然就不应列为党报;还有人认为,晚报主要是以基层群众为  相似文献   

5.
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人民群众信任党报党刊,这是党报公信力的体现。我们要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党报的亲和力、影响力,使党报在党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华夏 《新闻前哨》2003,(9):12-12
一、贴近的原则 党报的新闻的贴近性与晚报、都市类报纸是有区别的,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统一性原则。党报要更好地将党性与群众性统一起来;将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将反映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 第二,结合性原则。党报要找准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结合点;找准  相似文献   

7.
朱陆 《传媒观察》2007,(12):45-47
地市党报处于我国三级党报体系的最底层,与其它两级党报相比,地市党报的力量较为弱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体市场日益繁荣,都市报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地市党报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削弱。但是,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有力工具,因此,地方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必须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功能,有效宣传地方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广大人民呼声,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也是党报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作为记者,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不会有说服力,不会有吸引力,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因此,党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原则,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马东丽 《青年记者》2007,(24):112-113
在新形势下,党报通联干部素质的提高,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建设和谐社会,充分发挥党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发挥报刊的理论宣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陆 《编辑之友》2002,(5):69-70
党报党刊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阅读党报党刊,人民群众得以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还可以通过报刊把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表达出来,从而使报刊成为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手段,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党报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主流媒体,肩负报道新闻、反映、影响并引导舆论的重任.因其具有权威性,服务区内的各级党政组织往往把党报的正面报道看作是对其工作的一种肯定,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习惯地把党报宣传当作是党和政府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党报群工部的记者,每天要处理上百封来信,除了通讯员的投稿外,还有许多是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投诉等等。如何处理好每一封来信。对于提高党报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群工部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愈来愈大的威力。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也给予热烈地欢迎和支持。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其焦点对准哪里,哪里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快地解决。因为《焦点访谈》揭示的问题代表了人民群众和领导的心声,切中了问题实质,因而引起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党报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主流媒体,肩负报道新闻、反映、影响并引导舆论的重任.因其具有权威性,服务区内的各级党政组织往往把党报的正面报道看作是对其工作的一种肯定,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习惯地把党报宣传当作是党和政府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人民的概念是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中人民性原则实践路径,展示其生动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群众所包含的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嬗变过程.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群众所包括的群体不断扩大,最终群众和人民所包括的群体高度重合,人民群众成为一个联合词语.实践中,群众性的线性轨迹可概括为教育鼓动群众、反映群众生活和心声、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人民性概念由群众性概念生发而来,并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实践中与党性联系在一起.群众性和人民性原则的提出,是党报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群众性和人民性原则的丰富,表明党报理论的成熟;群众性和人民性原则更具实践价值,成为提升党报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正是由于群众性原则的实践,党性原则才有了更立体丰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市党报在新闻报道工作中,要在向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广泛信息服务的同时,努力打造成地域特色,做好本土新闻。这也是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己优势,增强报纸亲和力和宣传报道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加强地市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卢健党报担负着向人民群众传达党的声音,向党和政府反馈群众呼声的使命。要将党的主张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最大限度地收集上来,仅靠报社的记者是不够的,因为记者的人手有限,不可能无一遗漏地掌握一个...  相似文献   

17.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所能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某种需求,并给人们带来利益和愉快感觉的特性。党报的任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种政策、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有效服务。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知识和信息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党报的责任,更是党报联系群众的最好手段。要为受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就需要新闻媒体在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上下功夫。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三贴近”是党报和党报记者的优良传统,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形式。“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群众,贴近群众的关键在于服务群众。《怀化日…  相似文献   

18.
《青海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原则,以此体现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坚持这一原则,《青海日报》近年来连续实施了三轮报纸宣传改革,不断强化党报属性和宣传功能。今年以来,社编委会认真研究报纸宣传所面对的越来越纷繁芜杂的新形式和本身的规律性,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提出要重视强化党报宣传的"五力",即思想力、引导力、传播力、亲和力、影响力。藉此进一步提升党报宣传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求得更好的宣传效果。这种实践的核心目的,是尝试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充分发挥舆论支撑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报作为党的思想文化阵地,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的重要载体,任何时候都必须积极准确地宣传党的主张,传达党的声音,使党的主张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鼓舞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存在的重要依据。党报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报作为人民的喉舌存在的重要依据。党的主张,包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等,是党为了实现一定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所能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某种需求,并给人们带来利益和愉快感觉的特性. 党报的任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种政策、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有效服务.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知识和信息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党报的责任,更是党报联系群众的最好手段.要为受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就需要新闻媒体在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