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多媒体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师 :同学们 ,假如把这句话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请同学们读一读 ,比一比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生 :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具体。生 :当然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具体地写出了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 ,清得怎么样 ,绿得怎么样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 :我也认为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把漓江…  相似文献   

2.
阳光课堂上,有师生互动、思维碰撞时的神采飞扬;有孩子静思默想、思维涌动时生命拔节的脆响;有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时的其乐融融. [案例]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PPT展示) 2.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PPT展示) 师(沾沾自喜状):同学们,我觉着书上写得太哆嗦了!你们看我多简洁: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学生纷纷举手) 生1:郑老师,你写得没有第一句好.(其余学生纷纷点头) 师:为什么?你敢挑战老师?!胆子忒大!  相似文献   

3.
例一、我看见过_的大海,欣赏过_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漓江的水真情啊,清得_;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_.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第二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元瑕的翡翠”一句时,先让学生反复品读句子,在得出初步感知后,简单介绍排比句句式,最后进行仿写排比句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排比句的句式特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 ,开始学写习作 ,由于组织语句的能力还较差 ,不知如何入门 ,多数学生对习作有“榨文”之感。怎样指导三年级学生学写习作呢?最近 ,笔者听了一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后深受启发 :仿作 ,可让学生初学习作化难为易。让我们来回眸这一课堂习作指导片段 ,愿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新课开始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了一教学片段“漓江的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 ,却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  相似文献   

6.
分号的用法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分号的用法了。然而,有关书上对分号的用法说明仅是“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的停顿”。如何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分号的用法并正确使用分号呢?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出现的分号,归纳出它的三种具体用法:1.排比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相似文献   

7.
错位的求证     
朱华贤 《湖南教育》2005,(19):27-27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甲天下》时说“: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说说桂林山水是不是真的甲天下。”稍后,一学生站起来说“: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所以,可以说,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老师肯定道“:对,桂林的水静、清、绿,可以说桂林水真的甲天下。谁再来说说,桂林的山是不是真的甲天下?…  相似文献   

8.
一、通过朗读字词句。渐入佳境。语文的文字世界。语言丰富而表现力极强,往往洋溢着耐人寻味的美。透过字里行间.这种语言美常常能令人浮想联翩.能让人隐隐约约地感受到清晰的文字背后的景象。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就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字词句,反复玩味,逐渐潜入描写中的境界。如教《桂林山水》一课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可让学生通过朗读这些排列整齐匀称的排比对偶句理解如诗如画的漓江水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时说:“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稍后,一学生站起来说“: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所以,可以说,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老师肯定道“:对,桂林水的静、清、绿,可以说桂林水真的甲天下。谁再来说说,桂林的山是不是真的甲天下?”一学生马上说:从第三自然段可以看…  相似文献   

10.
翡翠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桂林山水》  相似文献   

11.
①漓江的水真静啊②漓江的水真清啊③漓江的水真绿啊④桂林的山真奇啊⑤桂林的山真秀啊⑥桂林的山真险啊以上六句均是《桂林山水》一课中的。有的教师把句尾的“啊”全都读成a,那就不对了。按“啊”的音变规律,①②应读成nga;③④应读成呀(ya);⑤应读成哇(wa);  相似文献   

12.
漓江水     
漓江的水很美。漓江的水真绿啊,就像一块玉,没有一丝杂质;漓江的水真凉啊, 把手伸入水中,顿时,丝丝凉意沁人心脾;漓江的水真甜啊,用手捧一些水送进嘴里,一股淡淡的甜味进入体内。蓝天、白云、山峰,都倒映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特级教师王有声老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有机地交将“教”和“学”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教课文,学作文。 王有声老师抓住三个排比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要学生找出“静”、“清”、“绿”三个特点,并要求学生仿写出这样的片断,学生一听要他们写出这样的片断,不少人表现出畏难情绪。 王老师诙谐而又幽默地说:“怎么?有困难吗?别着急,还没有轮封你写哪。昨天晚上我先写了一个片断,想知道吗? 大家兴趣很浓、静等着看老师的片断。 王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公园里的花”挂出,让学生先默读,后朗读。  相似文献   

14.
张健全 《山东教育》2003,(16):26-2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日常教学中我归纳出的方法大致有:一、抓住重点句式不同的思想感情,往往选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为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赞叹之情,运用了两组感叹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另一组是:“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哪……”为表达董存瑞勇敢、坚定、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运用…  相似文献   

15.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现在人教版教材,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语气助词“啊”出现的频率都是很高的。尤其是第十一册《桂林山水》一课,全文不到400字,“啊”字竟出现6次。助词“啊”常因前面字音不同而发生变音。笔者深入课堂听课时,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在范读课文或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都将“啊”字的读音一律读成“!”,没有读出“!”字的变音效果。这样的读法,影响了作者情感的表达!为此,笔者认为,就“!”字的变音,有必要和各位同仁切磋,以期共同提高。文中有一段写“水”的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  相似文献   

17.
游南湖公园     
今天,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中还飘着几朵白云。我和哥哥来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南宁南湖公园。一走进公园大门,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棵棵参天大树。一阵风吹来,枝条轻轻地摇晃着,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走过一座桥,我们来到了南湖边。经过重新换水的南湖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南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鱼虾;南湖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完美无瑕的翡翠。湖边那些树,它们的枝条随风摇曳,倒映在湖中就如同翩翩起舞的仙女的舞姿一样优美。走着走着,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大片草坪前。草坪真绿啊!那是一种翡翠般的绿,那是一种有灵感的绿,它让…  相似文献   

18.
“仿佛”在文中常作比喻词,它和“好像”一样是比喻的标志。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但在很多时候,“仿佛”并不表示比喻,而随不同语境,表现出不同的意义。1.表示描述如:走进去,仿佛到了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记金华的的双龙洞》)这句话用“仿佛”具体描述了双龙洞的外洞有多大,给人以身临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什么?绿色海洋?不可能有这样的海吧?哎,你可别以为我在说胡话喔!说真的,我可真的天天能免费看到一片风光秀丽的"绿色海洋"哦!它啊,一点儿也不比亚马逊热带雨林逊色,绿得那么返璞归真,绿得那么纯洁无瑕,绿得那么丰富多彩……下面,就  相似文献   

20.
我的家乡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湖,它叫"天鹅湖"。天鹅湖的水真绿啊,绿得像新泡的绿茶那样清嫩可爱,绿得发出令人欢快的光;天鹅湖的水真清呀,清得连湖底的鹅卵石都能看得清,不时还能看见几条小金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天鹅湖的水真美呀,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和红花,多么像一幅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