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大众文化尤其是大话文化解构和重构了包括《水浒传》在内的文学经典作品。大话文化对《水浒传》的解构、仿写、戏拟、拼贴、混杂、戏说甚至歪说、恶搞等本质上都是当代文化消费主义在经典诠释过程中的反映和体现。人们从大话文化的视角对文学经典所作的阐释和改编,也是《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在当下的一种存在方式,有其时代的合理性,所以不宜完全否定。当然,恶搞经典也带来了负面作用和不良影响,为了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对文学经典的"恶搞"予以理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红色经典”的重拍和改编是近年来文艺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本来这是件好事,但由于某些利益的驱使,“红色经典”的改编现愈来愈显露出步入歧途的倾向:“改编”变成“戏说”、“胡说”,近来又在网络上遭遇“恶搞”。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与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3.
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就是经典。20世纪40年代到文革期间的红色经典并非稳固的文学经典。红色经典虽然依然被记录在权威文学史著作之中,但整体上看,对其文学性的评价逐渐降低;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红色经典相当陌生,少数读者以怀旧心理接受红色经典。红色经典改编与红色题材创作,是商业化、传奇化和红色化的混合,体现了各种文化、文学力量的相互妥协和融合。  相似文献   

4.
国外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大致可分为三类:基本再现、当代化和艺术化.在改编过程中折射出文学经典在新语境中阐释与传播的新涵义.1960年后国外亨利·詹姆斯小说影视改编研究热潮的兴起,正反映了影视批评和文学批评之间跨学科、跨领域的联系与契合,这对顺应并引导当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编于鲁迅小说的电影《伤逝》被誉为中国电影百年经典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伤逝》小说文本和电影镜头语言,意在揭示电影《伤逝》经典的由来———保留原著浓郁凝重风格的同时,使原作得到升华,破蛹成蝶为一部新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林楚 《阅读》2011,(5):44-45
电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根据世界著名的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的经典童话改编而成,讲述狐狸爸爸如何和三个农场主斗智斗勇,找到食物养活一家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在读文教学中,把握主题思想,是关键性的教学阶段。读文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把握主题思想。只了解文章的局部,而不了解文章的整体;只了解人物和情节,而不了解主题思想,文章就不能说被理解……对主题思想的把握,是读文教学成效如何的基本标志”。这段文字,阐明了进行主题思想教学的原因及其在读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它也表明:主题思想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把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想“讲”给学生,就算达到了主题思想教学的目的,而是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8.
在"全媒体"环境下,我们所需的信息随处可得,但思考能力和精神境界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我们需要信息的同时,应更新观念,从经典阅读中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高校图书馆应针对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采取积极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放在重要地位,运用多种形式的服务策略,引领大学生阅读经典,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张艺谋在影坛呼风唤雨20多年,对于文学改编先后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这三种态度使得其电影有着大相径庭的表现。从前期重视故事,到后期仰仗画面,张艺谋的艺术与商业之路是割裂的。其实,商业和艺术并不冲突,好看和内涵也不矛盾。失去了文学滋养的张艺谋,似乎沦为"赚钱机器",已经不会讲故事了。"后张艺谋时代"电影的所谓好看,仅限于视觉效果上。  相似文献   

10.
"英语精读"在外语教学中占有决定成败的地位,经典阅读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课程的本质,以构建一个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包含"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语篇知识"四个要素;教学方法和流程上则强调教学内容的重心转移和授课流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存在着矛盾和一些其它的问题,《诗经》不仅是"诗"而且是"经",是"诗"与"经"的辩证统一,"诗"与"经"二者缺一不可,"诗"与"经"二者共同构成《诗经》的内在矛盾(内因)。由此可见,《诗经》的性质包涵"诗"与"经"两方面的内容,即《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辑,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诗作大家,他在给后人留下了一首首经典诗篇的同时,也留下了对贫富、荣辱、生死大彻大悟的见解,并集中于"委运自然"的人生观之中。立足于陶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陶公"委运自然"的人生观,会感悟到其中乐得其所、充实豁达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一词前后出现十余次。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中,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如此浓墨重彩地提出尚属首次,故有必要对其予以界定。提高"语文素养"的策略:1、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情境教学"与"情境作文"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6、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7、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8、情感陶冶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经典的英美电影都是通过在原著文学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的,将文字想象转化为具象化的电影表达,有助于观众对原著中的文学角色进行更好理解。女性角色在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作者往往利用对女性角色性格、命运的塑造突出时代主旋律,因此女性角色对文学话题的制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经典英美电影中的一些女性角色对比英美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将其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便于观众与读者对其中的人物进一步了解升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电影《归来》为例,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对小说改编电影改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小说改编电影的原因、结果。力求从小说改编电影的现象入手,对电影改编过程中产生的得与失、利与弊等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影视剧改编热现象,从“改编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影视剧改编带来的社会效益、盲目的“改编热”对影视剧发展造成的创伤,以及影视剧改编长远发展的对策几个方面谈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谢涛 《美育学刊》2021,(4):83-91
古筝、琵琶二重奏《春江花月夜》作为文人音乐中的经典,是当代舞台上的一股清流。此曲是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邱大成根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通过考察古筝、琵琶二重奏《春江花月夜》的由来、对比新旧谱本,可以梳理清楚该曲结构形成的历史脉络,为以后的演奏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楚汉战争结束,刘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可是汉初功臣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叔孙通适时提出制定朝礼,提出了"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的原则,因经典缺失给继承古礼带来了困难,叔孙通通过征招保留周礼的鲁生参加制礼,使古礼因素得以挖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为流传的网络文本进行文学解读和文化分析,可以透析出当今文化思潮的部分特征,进而彰显网络文本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文章以QQ群中所传播的文字信息为例,对"经典"的网络文本进行了细读和分析,力争透过现象洞察本质,并作出文化学的反省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电影改编,是高校影视创作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电影改编教学,应该从改编的基本观念、主要步骤、具体方法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对电影改编理论及技巧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大量的改编实践练习,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创作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