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珂珂 《东南传播》2016,(3):123-124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应运而生且快速成长。网络文学因其互动性、平民性和娱乐性、传播的快捷性等特征奠定了网络文学的价值取向。但网络文学也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着手,进一步探讨网络文学的多元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是依托互联网创作和传播文学作品的新形态,因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多元、传播广泛、消费便捷等特点,广受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喜爱。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94亿,较2013年年底增长1944万人,网民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5.3%,可以说近一半网民都是网络文学的读者。从产业规模上看,2013年,网络文学收入规模达到46.3亿元,预计2015年将突破70亿元,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中国网络文学元年,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可谓蓬勃生长,蔚为大观.网络新媒介的变革给予网文创作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多元化发展路线,从网络文学到影视文本的跨媒介传播已然常态.任何艺术文本都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从网络文学中汲取养分,丰富影视作品内容,是多元文化碰撞的一种结果.本文将立足于网剧《陈情令》,探究我国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跨媒介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网络文学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在网络文学网站不断探寻版权变现的同时,盗版活动也越发猖獗。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出版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数字化、无形化,方便传播的同时也为盗版者提供了便利。本文从版权经济学出发,结合网络文学发展现状与盗版情况,指出导致网络文学盗版的三个主要原因并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网络文学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在网络文学网站不断探寻版权变现的同时,盗版活动也越发猖獗。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出版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数字化、无形化,方便传播的同时也为盗版者提供了便利。本文从版权经济学出发,结合网络文学发展现状与盗版情况,指出导致网络文学盗版的三个主要原因并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作为新时代语境下我国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历史使命。文章通过考察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现状,揭示出网络文学当前所面临的版权不清、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作品内容空心化和单一的商业模式等现实困境。加强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能力,需要在政府的顶层引导之下转变发展思路,坚持内容为王,创作并传播符合主旋律精神的"高峰之作"。网络文学界应积极参与海外传播和竞争,增强国际话语权,从被动"拿过去"到主动"走出去",为丰富与周边及欧美国家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网络文学版权发展现状和版权治理困境,从法律层面提出应对策略。我国网络文学版权发展存在生产环节抄袭现象屡禁不止,流通环节传播侵权泛滥成灾,消费环节公众偏好免费阅读等现状,导致网络文学版权治理存在困境,着重体现在网络文学作品价值与版权保护强度间的理论困境、网络文学版权侵权与司法救济机制间的实践困境,以及网络文学版权侵权与损害赔偿制度间的平衡困境。文章从法律层面提出治理网络文学版权困境的策略:重构网络文学版权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网络文学版权侵权赔偿制度、重视网络文学版权作品登记制度、强化对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保护,以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制度和规则,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算起,网络文学发展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在人们经济文化生活中至少已经活跃了15年以上.在此期间,网络文学作为数字出版的主要形态之一,聚集了大量人气,也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规模.各类网络文学作品已经成为其他文化创作与传播的重要源泉,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作用.因此,相对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网络文学创作与传播无论从创作者、传播者还是受众角度都更加需要一套科学、合理、及时、中肯的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网络文学评价门槛和标准缺失,各种发言随意性强,众声喧哗却又无所适从.这种状况长此以往必将制约网络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不利于网络文学各种价值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娟 《当代传播》2006,(3):54-56
网络文学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从网上波及到网下,影响着文学的写作方式、人们的表达方式和接收阅读方式,已成为网络文化中日益活跃的力量。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有多重视角,本文侧重从作者和渠道两方面入手,试图揭示网络文学传播的基本过程和要点。  相似文献   

10.
闫文君 《传媒》2023,(20):54-57
网络文学是中国大众文化海外传播受众最广的形式之一,在注意力层面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但却尚未在精神层面“走进去”,实现文化认同。从传播力到影响力,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是中国网络文学亟待进行的海外传播策略转向。现有问题在于主体意识的欠缺导致作品内生力量不足,因而在“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向过程中,应强化主体性在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过程中的对话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阳 《编辑之友》2021,(5):51-56
文章以杭州为分析样本,通过梳理中国网络文学IP化的发展历程,阐明杭州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现实基础,围绕网文的纸质书出版、网文IP影视化、动漫化、游戏化和其他形式的运营,从加强内容生产、打造精品IP,整合平台产品、升级连接能力,拓展业务升级、创建多元价值空间等方面论述杭州网络文学IP化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IP运营提供一种本土化的路径和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朱文琪 《大观周刊》2012,(32):78-79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闻。由于网络文学市场旺盛的需求和网络传播的开放性特征,在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文学慢权的行为也愈演惫烈,网络文学盗贴就是其中比较蹙出的一种形武。在对网络文学盗贴的现象及其危害描述后,文章从公众意识和阅读体验、两络文学盗贴的技术特征、维权难度、法律制度等方面对网络盗贴猖獗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络文学在短短十几年间,从最初萌生到原创速增,再到走出国门、走遍东亚、走进欧美,其海外输出已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网络文学对外传播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思考如何厘清现实、把握趋势、走向成熟.面对我国网络文学的境外民间自发翻译活跃的现状,亟须建立网络文学译介推广机制,持续输出优质内容.针对我国网络文学呈现类型化主流化趋势,亟须构建网络文艺批评机制,探索与中国文化价值内涵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崔茜 《新闻界》2009,(2):31-32
在当今社会里,网络与网络传播发展迅猛,这为网络文学打下了基础,本文从网络文学相关范畴入手,深入讨论两者之间关系并运用社会心理学,阐述了网络对文学接受者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钟祖流 《中国出版》2023,(11):24-29
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将完成生产传播、消费阅读过程的新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研究分析元宇宙背后网络文学的生产样态,关注算法、读者想象共同体以及“代际差异”对网络文学生产的影响,梳理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元宇宙体系特点,探讨观念思路重铸与媒介渠道拓新下的传播新态,解析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阅读动机的嬗变转向和阅读方式的迭变转轨,对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许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在新媒介环境下衍生的新类别,媒介更迭改变着阅读主体的阅读习惯,使文本的传播渠道也渐趋丰富.当下,网络文学受到中外读者的热捧,使其成为IP生产的重要源头,但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尚缺乏有效的把关机制,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传播渠道多元复杂,给把关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本文旨在探究网络文学的把关模式,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网络文学作为伴随网络媒介而生的新型文学样式,其外译出海之路具有鲜明的草根性。海外读者基于共同兴趣形成较大规模的在线社群,自发参与到中国网络文学译本的生产、阅读、阐释、批评与传播中。随着中国网络文学与国际阅读市场的日益对接,在受众圈层、内容供给与翻译模式等方面暴露出相应的发展局限。针对这些掣肘,中国网络文学的出海之路急需构建以国家引导、业界带动、企业主动、学界联动、产业互动的国际传播新格局,在内容业态上形成完整的跨媒介融合生产体系,以“中国故事”而非“套路”来优化中国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名片,建立符合数字化阅读需求的外译传播队伍,真实有效地实现中国故事在国际传播场域中的可持续、深入化阐释与推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络文学不仅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生产的主力,还凭借自身强大的故事输出能力,制造了世界级的文化现象。创新的题材、熟悉的叙事模式、中国民间资本和海外粉丝的共同发力使中国网络文学迅速收获大批海外读者,在海外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网络文学爆红海外不仅为传播中华文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还实现了中国文学一直以来既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的愿望。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甚至是世界文学发展史的事实改写具有重要的史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影视行业也在不断变化的传播语境中开拓出新的发展领域,近些年来,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剧在影视市场中大放异彩,其中尤以武侠剧最为显著.文章从影视文化及其传播效果的视角出发,剖析"粉丝社群"的心理需求,解读当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趋势背后的行为隐含与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同心圆式传播、武侠玄幻占据主流和版权意识增强是目前我国网络文学"走出去"所呈现的三大特点.我国网络文学"走出去"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功,在于准确的内容定位、中国文学网站的支持,以及抓住了欧美网络文学市场空白的机遇,具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网络文学"走出去"不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