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光明向黑暗的过渡。在宋词中,黄昏是一个意象群,它是由斜阳日暮与归鸟、杨柳、烟霭等景物意象共同结合而成的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境。黄昏意境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特定情感积淀。在宋词中,黄昏是最具诗意的审美对象,它美妙而短暂。在黄昏意境中,宋代的词人会流露相思离别的伤感,思乡怀家的孤苦;会咏叹人生将逝的哀愁,感怀亡人的悲凉;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由意象构成的,意境的展现主要依靠意象。中国古代的诗歌最注重意境,诗歌创作就是意境的创造。因此,在将这些诗歌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译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完整地传达原诗的意境。为此,译者可以采取种种方式对原诗的意象加以处理。具体地说,这些处理方式包括转换意象、浅化意象、细化意象、增加意象和省略意象并加注等方式。  相似文献   

3.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范畴。意象的直观性、形上性、整体性三大特征构成一个完整体系。意象的三个特征与意境"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三个层面在内容上是相关联的。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在于意象偏重"意",意境偏重"境",意象重在实,意境重在虚,意境在意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两个层次之上还有着追求无限时空境界的第三层次。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是一个复杂的众说纷纭的问题,但也可以用最为简洁明快的语言一语道破,即“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或者说,意象与意境,一实一虚,一真一幻,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由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兼及意境的营造、意境在古今中外诗歌中的表现以及意境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的创作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意向的形成,意象的孕育,意境的升华。从意向到意象,从意象到意境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生成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古诗词教学应是引领学生对艺术进行再创造的一个过程,必然要经历“意向——意象——意境”三个境界。  相似文献   

6.
薄暮黄昏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以降,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它促成了情景交融的千年契机,也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系统的黄昏情结,成为一种普遍的象征,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生际遇和诗歌意境的浑成中,激荡出不同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黄昏,在我国古代记时法中,表示一天的某个时辰(19点-21点)。如《孔雀东南飞》中“吨吨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人定”均指时辰。然而,漫溯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我们可以发现,黄昏不仅仅是一个表时间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内蕴丰富的传统古诗词意象。诗人们借此意象形象地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这在唐宋诗词中尤为突出。笔曾以《宋十大名家词》为据对唐宋词中的黄昏意象进行过粗略地统计,发现在词集中黄昏意象多的竟占25%。  相似文献   

8.
鉴赏古典诗歌作品,可以品其句,味其境,动其心。品读词句是对诗歌局部的把握,体会意境和理解主题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鉴赏诗歌需有一个整体意识,因此,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尤为重要。而要体会意境和理解主题,不可不知意象。意象、意境和主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意象是意境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意象、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是作品意境创造的重要因素,也是审美意境生成的前提、基础。意境的创造与生成离不开对意象的建构与赏玩。不同类型的意象或意象的不同组合方式,对于意境创造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鉴赏指导】一、什么是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争奇斗艳的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总之,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二、意境的常见类型举例  相似文献   

11.
<正>无论是古典诗,还是现代诗,只要去鉴赏,我们总会直接面临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意象与意境。那么,什么是意象?诗人是怎样选择与描绘意象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意象的加工与经营创造出情感弥散意境的?笔者试图通过自己诗歌创作与诗歌教学的经验,谈一点认识,以求共勉。一、意象意象是一个合成词,融意于象而成为一个有机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鉴赏固然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古典诗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比较注重赏析思路的培养,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时,首先要找到赏析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只有读懂了意象的含义、意境的氛围,才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而古典诗歌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意象和意境,只有打开意象和意境的大门,才能披文入情,开始鉴赏。所以笔者认为初步鉴赏诗歌,首先要学会理解意象和意境。一、明确意象和意境的概念一首诗歌的含义都是借助一个个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的。只有驾驭了意象,才能把握诗…  相似文献   

13.
黄昏是感伤的 ,也是审美的 ,《诗经·君子于役》一诗的作者巧妙地选取黄昏意象入诗 ,使之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自此以后 ,中国许多文人士大夫藉黄昏意象表达他们失意哀怨、凄婉的情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君子于役》黄昏意象的美学意蕴以窥其对中国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意象、意境、形象的分析鉴赏是近几年来高考考察的重点,意象的组合成为意境,对意境的体悟产生形象,因此,诗歌鉴赏的重点就在寻意象、品意境、析形象,因为这是所有鉴赏过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意象油画是油画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支,无论是表现形式或内容来说都有油画艺术所特有的意境美。意象油画的表现意境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相比,更追求一种深邃的三维空间的创构,更具有"不求形似"但求"意到"的韵致,使其区别于其他油画艺术体系所表达的意境。这些特点是在中国绘画的笔墨情趣基础上才不断发展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其具有与中国画意象相近而又稍有区别的一种意境美。本文通过对意象油画意境美的探究,进而说明意象油画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更为迅速、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6.
我看诗歌中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指蕴含作者情感的事物的形象,它是审美性的。古典诗歌境界实际上是意象的世界。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单位。鲜明独特的意象体现诗人的个性风格。意象的内蕴机制是单一的、确定的。意象不等于意境。意境是意象元素组合后,通过联想和想象拓展出来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7.
何其芳诗的艺术个性的重要内容是情智统一。他遵循“刹那间捉住永恒”的创作原则和美学追求。1932年前他自发地在情感抒发、意境创造中顿悟人生哲理;1933年至36年,他自觉地追求情智的统一,用理性的批判的眼光思考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衰败的原因,诗的情感是沉痛、冷峻的,透射出一个觉醒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在传统内涵的意象中注入现代意识和理性的批判精神,使情智统一完美和谐。黄昏意识与梦幻意识是何其芳诗的两大主体意象,和感受世界的独特方式,也构成他独特的抒情风格。黄昏与梦幻意识升华出何其芳对世界的哲理思辩,也产生其诗歌意象的象征体系。1936年后,何其芳诗走向情智的疏离。理胜其辞,违背了情智统一应遵循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8.
黄昏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本试以选人中学语教材的古典诗歌中出现的黄昏意象为例,分析其化底蕴和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创作、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美学术语。一般人认为诗歌创作的焦点问题在于意境的创造,对儿童诗来说,创作的焦点却是意象的组合。儿童诗意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表达有其特殊性。儿童诗中意象与意境创造的关键是捕捉意象。  相似文献   

20.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能不说到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说到意境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意象和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决不能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