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人。字宋卿。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应张之洞之召,随德国教官训练湖北新军,擢任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时,曾亲手杀害起义士兵,旋被迫出任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南京临  相似文献   

2.
孙武(1880-1939),中国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领袖之一.原名葆仁,字尧卿,号梦飞,湖北夏口(今武汉)人.18岁入湖北武备学堂,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参加自立军起义.1907年参加组织共进会,被推为军务部长.  相似文献   

3.
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新军在湖北武昌举行起义,并取得成功.接着,各省热烈响应.迅速形成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清王朝在全国革命的打击下,很快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4.
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次日,在清湖北咨议局旧址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十分重视其自身革命历史的记录和编纂工作,起义后不久,孙武、张振武等人就曾建议创立革命实录馆,以记录、编纂湖北革命史实,因战事频繁,未能即刻付诸实施。1912年6月16日,经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兼湖北都督黎元洪批准,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5.
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次日,在清湖北咨议局旧址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十分重视其自身革命历史的记录和编纂工作,起义后不久,孙武、张振武等人就曾建议创立革命实录馆,以记录、编纂湖北革命史实,因  相似文献   

6.
闫朦 《兰台世界》2012,(22):13-14
1911年辛亥革命是在孙中山同盟会的影响、推动和领导下发生的。是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党人首举义旗推翻了清王朝在武昌的统治,建立了湖北军政府。之后,各省党人闻讯纷纷响应,短短一个月内,湘、陕、浙、苏、黔、皖、桂、闽、粤等十余省和上海相继起义宣布独立,这些战争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陕西起义与战争有着不同于其他省份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余成龙 《档案天地》2013,(8):26-27,23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爆发新军起义。经过三天血战,起义军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地起义,积极响应。武昌城头的枪炮声就像索命鼓似的,一阵高过一阵,清王朝魂不附体,四下调集重兵予以围剿……  相似文献   

8.
1黄洋界上炮声隆,毛泽东诗情激荡 早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时,起义部队里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山炮和迫击炮,并在贺龙的指挥下参加过战斗,为南昌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那时候的炮兵力量还非常有限,没有正式编制.  相似文献   

9.
1黄洋界上炮声隆,毛泽东诗情激荡   早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时,起义部队里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山炮和迫击炮,并在贺龙的指挥下参加过战斗,为南昌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那时候的炮兵力量还非常有限,没有正式编制.   ……  相似文献   

10.
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内部已经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军政上下统一和将士团结协作。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新军内部官长矛盾、管理废弛是根本原因,革命党人对新军的不断渗透是重要原因。但这并未引起清政府和湖广总督瑞澂的足够重视,因而没有及时整顿,防患于未然。本来鄂省军政已面临严峻的形势,但总督瑞澂不仅不能未雨绸缪、因势利导,反而采取强势高压措施,直接导致新军顺势走向反面,公开对抗政府。正是湖北新军内部的异动,成为导致武昌起义爆发的重要缘由;湖北新军的响应和倒戈,是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黄春华 《历史档案》2004,(1):120-121
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次日,在清湖北咨议局旧址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十分重视其自身革命历史的记录和编纂工作,起义后不久,孙武、张振武等人就建议创立革命实录馆,以  相似文献   

12.
华强 《档案与史学》2004,(1):31-35,43
一、上海小刀会对英美法三强的外交方针 上海小刀会1853年9月起义,时距上海开埠已经10年.上海设立租界,成为中国对外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口岸,驻有英美法等外交官、商人及侨民若干.小刀会起义以后即面临对英美法三强的外交方针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12年3月11日,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爆发了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次起义——著名的秦州起义.在甘肃响应辛亥革命而爆发的众多起义中,秦州起义是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起义后,甘肃开始隶属中华民国管辖,中国由此真正实现了共和.秦州起义理应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国史研究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近代西北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学界对秦州起义的研究还不甚深入,国人对此事件也知之甚少.本文欲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探析,揭示其伟大的历史功绩,让国人更多地了解其前因后果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湘南起义的历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村武装起义.然而,对这次起义历史意义的定位,史学界有失公允.每每论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起义,都以"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而概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4日,清明,渭华起义80周年之际,驱车自西安赴渭南华县.瞻仰渭华起义旧址.据<华县志>记载"渭华起义旧址位于高塘镇高塘中学西侧.……  相似文献   

16.
冯昕 《档案与建设》2018,(3):47-50,66
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打响.次日,时任广州起义总指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太雷,在指挥战斗中光荣牺牲.本文总结了广州起义的特点和教训,以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张太雷等烈士. 广州起义的鲜明特点 张太雷等领导的广州起义,是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敢于斗争的胆略和气魄,用实际行动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其斗争之英勇、声势之浩大、规模之壮观,堪称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壮举.笔者以为: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三大起义中,广州起义较前面举行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至少有三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1928年5月1日爆发的渭华起义,是当时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暴动,也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1]。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习仲勋、徐向前等人对渭华起义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题词。邓小平的题词是:"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习仲勋的题词是:"渭华起义的革命精  相似文献   

18.
陶峙岳,189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武昌起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部驰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此后历任国民党部队第一军军长、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率部起义,为和平解放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辛亥革命运动中,云南是最先响应武昌起义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而张文光组织发动的腾越起义,则是云南辛亥革命的先锋,它吹响了云南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响了云南辛亥革命胜利的第一枪. 腾越起义的成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云南辛亥革命的进程,省城昆明继腾越起义三天之后,发动了"重九起义",全省各地也积极响应,纷纷反正.腾越起义为云南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了首功,为有力地声援和促进了全国的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了首功,有力地声授和促进了全国的辛亥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值此武昌首义9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特色档案专辑.从档案中选取了鲜见的一组图片再现那段伟大的历史,同时,我们还从<民风>杂志选取了武汉大学教授、博导冯天瑜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谁打响辛亥武昌起义第-枪"和辛亥武昌首义轶闻两文,以缅怀先烈,鼓舞人们发扬"敢为天下之先,敢于夺取胜利"的首义精神,建设好文明富裕的新湖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