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时爱看点别的记者写的名人通讯。尽管理性告诉我,名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尽管我也记得有个大名人说过的话:你看着别人高大,是因为你自己跪在地下……但是,每当有名人轶事之类通讯在我手边时,我总是会先睹为快的。最近看了三篇记述名人生活的通讯,却禁不住产生一点感触。第一篇记叙一个电影明星离了婚,重新找到一个对象,是画家,于是作者插了一段文字:有个已近花甲的作家对这个女明星说:××,我爱你,如果有别的男人要爱你的话,我会出一万美金雇个杀手杀了他;但是你看中的这位很般配,我没话说,  相似文献   

2.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3.
6月7日,我的长篇人物通讯《打工打出个省劳模》一在《江海晚报》名人周刊《江海之子》栏目发表后,市领导和不少市民很快作出反应:鞠长春这个典型人物抓得及时,具有时代特征;他的事迹非常朴实、生动、可敬,有看头;《江海之子》首次刊登农民工题材的人物,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写这篇通讯,可以说是机缘凑巧,偶然拾来,也离不开同仁们的相助。  相似文献   

4.
“我爱通讯工作”,因没能掌握“新闻写作入门知识”和“读报用报”的要领,尽管东奔西走,写了几本“采访札记”,但连一篇“墨海拾贝”似的短文章也未登上。我苦恼极了。一天,我漫步在“通讯员园地”,一篇篇”通讯员赞”,使我了解了他们“成才路上”的艰辛及“学步一得”的“采写经验”。这时,一群有成就  相似文献   

5.
尽管南勇今年该满三十四岁了,但其作品洋溢的精气神仍使人觉得他还是个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小青年——也就二十出头吧;人虎虎有生气,作品也虎虎有生气。我给南勇减去十岁,是受其作品激情的感染。《转型迫在眉睫》是南勇即将出版的新闻作品集,分"通讯篇"、"人物篇"、"言论篇"三章,共六十余文二十余万字。我不打算一一的就其作品作介绍,只想强调,南勇的《转型迫在眉睫》印证了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新闻事业坚持以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6.
下连队采访,熟悉的战友总爱问,怎么见你光登些“豆腐块”,什么时候读读你的“大块头”?对此,我总是报之以笑说,不要小瞧“豆腐块”,文贵在精不在长,写好“豆腐块”也能成“大器。”其实,我也有过不把“豆腐块”放在眼里,只盯着那千字的通讯,结果半年没上一篇稿的经历。随着稿件屡见报端,就觉得写作水平提高了,该写写千字的通讯了,就不把那三五百字的“豆腐块”放在眼里,于是洋洋洒洒千言的通讯、特写不断出手。然而,寄出后却杳无音信,整整半年没上一篇稿。正在我苦闷之际,一位写作经验丰富的老新闻干事看了我的底稿说:“…  相似文献   

7.
它山路亦难     
接到江苏电视台的一个电话,说:“看了你的《乡间守渡人》,我们想把它拍成电视片,‘大写真’栏目里用,不知你同意否?”我说:“行,你们什么时侯拍,来找我,我带路。”打电话的人,名叫曹云豹。《乡间守渡人》是一篇只有1000多字的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9.
高度与深度     
与一位同事说起军报去年几篇印象较深的人物通讯,其中包括《敬礼,“蓝线”中国营》、《好兵高明》、《党啊,我想对你说》等,我们共同的看法是,这几篇通讯均好在主题。我的评价是有思想高度,他却说有思想深度。到底是高度还是深度,抑或二者有什么关系?这便引起了本文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在去年5月14日揭晓的2005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作品评比中,我有3篇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一些同行和基层通讯员不无羡慕地说:“你真幸运,一人包揽了通讯、消息类三个奖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我刚走上编辑岗位的时候,编过一篇人物通讯。这篇通讯写一位退休教师人退心不退,继续帮助学校后进生的事。其中有一段写他的妻子向亲友“数落”自己的丈夫——“我家的老头是白天未见学生面,夜里草席都擦破。”这句话一方面形象地道出了这位退休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心,另一方面也使一位热心支持丈夫并且向亲友炫耀丈夫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但当时我觉得这句话太土了,马上大笔一挥,改成“我的老伴真是以校为家啊!”通讯中还有几处精彩的口语,也都被我作了类似的删改。文章见报后的三四天,《金华日报》也刊登了这篇通讯。一位同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13.
同志:你好。读了你的来信后,我仔细回顾了你的创作情况,感到需要就选材方面的问题同你交换一下意见。那是去年夏天,你第一次寄来了稿件,并附信说明这是你的处女作。记得那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修车的个体户青年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的故事。那时,个体户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才刚刚搞起来,尽管那篇作品还不够成熟,但题材新。我们作了修改,征得你的同意后发表了。从那时到现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你又陆续寄来几十篇作品,其中长的有六七千字,短的也有二三千字,总算起来共有十余万字了,却再也没有一篇发表过。我知道,你并非不勤奋。你有工作,有家务,还参加着自学考试。你的业余创作是刻苦的,这从你寄来的稿子中就看得出来。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新闻工作半辈子,自(?)文思不足,自己动手写的通讯不多;更没有写过什么好的通讯. 但是,我爱读通讯(我相信广大的读者也会有同样的爱好),每当编发一篇好的通讯,总要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看到别人编的报刊上发表了好的通讯,我也总是乐于为它宣传,扩大影响,衷心地希望它能被更多的读者读到。通讯在新闻中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比起一般的新闻来,它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状物写人,使读者能够多侧面地进行观察,从事情的表象一直追溯到它的背景,从人物的行动一直深八到他的内心。因此,它也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从五十年代过来的人,大概很少有人不记得魏巍同志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认识张海迪、朱伯儒、华山抢险的英雄集体等等,也主要是通过报刊的通讯。  相似文献   

15.
多写身边事     
想当初,我学写新闻,一连奋斗了两个春秋,也没有收到一张采用通知单。妻子心疼我的身体,但我执意要继续写下去。妻便说:“你实在要写,就写写朱工吧”。我一想觉得有道理,干麻不写写身边的事呢?经过两天的采访,一篇通讯终于写成了。投到《中国电力报》,想不到十几天后就被采用了,我高兴万分。打那以后,我的笔更勤了,几乎每个月都有文章见报,体裁有消息,通讯、教文、诗歌,偶尔还搞一两篇小评论。里面说的事,大都是身边发生的。前年春天,我去参加一个能源  相似文献   

16.
采访不是记者的“专利”.这里,我要谈的是一个作家如何采访.具体地说,就是去年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十日,我随八省市青年慰问团到云南老山前线采访期间,看到青年作家陈建功的采访活动,有他的特点. 老山归来,陈建功以“北京晚报特约记者”的名义,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两篇通讯。我除了与他合写了一篇《盛其顺的“入党申请书”》通讯外,自己也写了两篇通讯。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陈建功的采访方法与我们这些随团记者的采访方法不太一样.我想,请他写几篇通讯或是合作写,就可以更好地找出自己采访中的弱点. 果然,七月十六日,他的第二篇通讯《炮火硝烟中的抉择》发表的当天下午,北京日报原总编辑王力行在评报栏上写道:“陈建功的两篇通讯很动人,他善于捕捉到能震撼人心弦的情节、细节,用富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来描写.通讯并不长,但看后却感觉内容丰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17.
名人汗毛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因为出了名而引起常人的关注和兴趣,叫做“名人效应”。这只要您抓起一份报纸,就不难了解个中之味。周末版呀,星期刊呀,扩大版呀,左一篇写的是名人,右一幅照的也是名人;甲写名人就业,乙写名人爱情,丙就会去挖掘名人的私情,丁呢,这名人衣食住行的细微末节,一一刊出。更有那细的,连名人宠物的名字、起名字的过程、这名字的译名及其这名字与我国古籍上的一条什么母狗的关系等等,都会考据无遗,真所谓纤毫毕现。我的一位爱调侃的  相似文献   

18.
庄电一 《今传媒》2007,(2):54-55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19.
2007年4月29日,《襄樊日报》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通讯《姐姐,你慢些走……》。随后,多家网站先后贴出了这篇通讯的全文。通讯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读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浙江记协报送的《绍兴晚报》文字通讯《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荣获二等奖,报道的是绍兴市开放政府会议中心成为纳凉点的事情。这篇通讯2013年8月9日首发后,众多媒体转载。三天后,央视《新闻1+1》根据这个主题制成《绍兴:44.1℃下的“抗击战”》专题节目,也广受关注。广大网友在纷纷为绍兴市政府点赞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怀疑政府是在“作秀”。但该文“五式五招”出击,解答了质疑,成为通讯类报道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