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较详细地讨论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基尔霍夫衍射公式,指出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不足之处,并由基尔霍夫衍射公式推导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适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惠更斯原理在物理光学中有重要地位,文中利用惠更斯原理推导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规律。  相似文献   

3.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光强分布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利用级数求和的方法,推导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光强分布。该方法简单、直观,充分体现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物理思想,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缺陷后,从波场的亥姆霍兹方程出发,利用数学上的格林公式导出了基尔霍夫衍射积分,修正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中的错误,发展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略探讨了惠更斯原理的两点启示,试图以此说明惠更斯原理在光学的理论和应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从数学的角度及惠更斯原理本身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惠更斯原理的历史作用,并说明了它能够解释光的直线传播,而不能解释光的衍射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物理学科的严谨性与连续性,也为了更有利于高中学生开阔知识视野,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机械波”的内容中增补了惠更斯原理及利用惠更斯原理证明波的反射和折射(物理选修3—4《教材》P.33)这部分经典物理学内容。但笔者认为《教材》在惠更斯原理内容表述上欠周全,用惠更斯原理证明波的反射、折射的思路有失严谨,因此造成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也显得比较棘手。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惠更斯原理分析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现象,运用边界条件讨论平面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相似文献   

9.
菲涅耳波带片在光学领域据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重要论据,而且在微波、红外和紫外线及X射线的成像技术方面开辟了新的方向,但是在普通光学中,对菲涅耳半波带衍射仅作一般介绍。本文利用惠更斯原理直接导出轴上各点衍射光强,讨论了多焦点问题和菲涅耳半波带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惠更斯-费涅耳原理得出任意光栅衍射的光强公式,讨论2种特殊光栅的光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费马原理为基础,推导了一维渐变折射率介质中光线方程满足的微分方程;讨论了光线弯曲情况与介质折射率变化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与几种曲线型光线对应的介质折射率分布.这些分析展示了渐变折射率介质中光线与均匀介质中光线的差异,对理解和解释变折射率介质中的光学现象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用光的电磁理论对光在晶体中的折射现象进行讨论 ,推导出光在单轴晶体中的传播速度和波面 ,从而得到惠更斯的波面假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光折射的演示法,它是用激光作光源,可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和测定折射率,这种方法容易操作并且准确度高,它适用于任何教室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对三棱镜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三棱镜出射光产生的条件,并结合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光在水珠表面的反射、水珠内的反射、折射起主要作用。根据光的电磁理论,水珠表面直接反射、经二次折射进入观察者眼中的光能占入射能量的绝大部分,所以,水珠晶莹透明,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光在旋转抛物面上反射与折射的一般性质,得到了相应的近轴成象公式.对成永光束的单心性做了一般性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量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设计了基于水平光路的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方法。运用光束在玻璃样品中发生干涉的原理,用自然降温法进行测量。实验得到干涉光斑的条纹移动数与温度呈线性关系,通过拟合实验曲线的斜率,即可计算该玻璃样品的热膨胀系数和折射率温度系数。该实验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条纹移动清晰,自然降温法获得的数据线性良好,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应用媒质折射率的概念和全反射规律测定透明液体折射率的不同方法,可以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和全反射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全反射与倏逝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菲涅尔公式,讨论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穿透深度,相移,和反射光的位相跃变以及倏逝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光在旋转椭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正确得到了成象的一般公式,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