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地上有草     
地上有草。 你可能知道这个事实,却很少去想它的意义。 有草的地方,其实就是好地方。 我的家乡,便是一个盛产草的地方。 我们那儿土层很厚,雨水又多,所以村边、宅前、河坡、塘畔、田埂、地里,甚至院中和院墙头上,一到春天,便都是绿生生的草了。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楼群竣工后,园林管理部门的人问设计师人行道铺在哪里。"把大楼之间的空地全种上草。"建筑师回答。夏天过后,楼间的草地上踩出了许多小径,优雅自然,走的人多路就宽,走的人少路就窄。秋天,这位建筑师让人沿着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不用问,这样的人行道避免了那种人为设计出的人行道会出现的有路不走,没路的地方又踩  相似文献   

3.
六、养了一条河的鱼鸡先生和鸡太太家的门前,有一条小小的河,他们常站在河边聊天。“咱们的这条河多好呀!”鸡先生这样开了头。“是好呀,坐在它身边真凉快。”鸡太太接着说。“你瞧,这河里有水,有鱼,多好!”“真好呀,只是我们不吃鱼,不然会更好!”小河里的鱼,从哪儿游来,游到哪里去,鸡先生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可现在,他有了一个好主意,他用翅膀拍拍鸡太太:“咱们养鱼吧,养整整一条河的鱼。”  相似文献   

4.
自古文学题材,多的是思妇离愁,多的是深宫闺怨,多的是痴心女子负心汉,而表现那薄情女子多情郎的作品又有多少呢?就是有,也大多是那种单相思式的恋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或者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样的暗恋,人家未必领情。但是何其芳的《月下》却让我们读到了一位多情男子一往情深,浅吟低唱,虽遭抛弃而痴心不改的衷肠。有经验的读者会从关键的意象中看到诗的主…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时代,不是吗? 100年前,对于中国人来说,去像古巴这样的地方度假是不可思议的。那种想法确实很怪异——即使对于那些有盈余的钱和时间的人来说。噢,我们的世界起了多大的变化:现在,有些人如果不知道在地球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乡     
新化是我的家乡,那里有高高的山,有长长的河,有青青的草,有成群的牛羊,有数不清的鸡鸭。天空总是很蓝,空气那么清新。我们可以上山抓野兔,也可以下河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用各种方法向我们表示他们的情感以及我们学会识别儿童的情感以后,还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减少他们的不安全感。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对待和接受儿童的情感。我们要真正接受儿童的情感、愤怒或不友好。我们时这些情感也许不赞成,但接受和赞成是两码事。接受就是不加责怪地承认,接受并不等于允许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表达情感,而只是承认儿童有权利如此表达,不因为自己有那种情感为耻。我们也许不赞成这  相似文献   

8.
“一棵草望着一棵草,恨不得野火漫烧。”这大概就是对嫉妒最登峰造极的描述了。嫉妒心好像人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人的嫉妒心弱些,有些人的强些;有些人表现得明显,有些人表现得不太明显罢了。我和爱人都是那种平静淡泊的人,对那种毁灭性的嫉妒方式是深恶痛绝的。我们都想把儿子塑造成一个没有人格缺陷的人,所以很早就注意观察他的思想动向。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当他4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那是一次绘画比赛,因为儿子喜欢画画,为了激励他,他和爸爸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进行历史总复习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少有能够把古今中外的历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专题(不是那种生硬的机械结合在一起的专题)。但是,有一个问题,贯穿古今中外,出现多种现象,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一个——封建的自然经济。本文拟讨论这一问题,希望能加深我们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基本原理的理解,即"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  相似文献   

10.
"我们有必要在高中学语文吗?"   这是一位网友的一篇帖子的标题,这篇帖子是这样说的--   我现在回想起来,一直觉得很奇怪.高中三年,我几乎没有好好上过一堂语文课,所有的语文课都是和小说一起度过的,是那种被语文老师认为无药可救的那种.……  相似文献   

11.
泥桥:在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有座泥桥,自重1吨多。据史料记载,这座桥建立于公元876年,至今完好无损。原来,这座桥是用一种当地人称为火泥的特殊粘土堆成的。火泥呈红色,凝固以后如铁似钢,风吹雨打不变形。草桥:在秘鲁阿普里玛克河一带的印第安人,至今喜欢用一种草来架桥。每年4  相似文献   

12.
精神寄托     
“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面对这句名言,多少让人觉得有些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广博的胸襟,也不知道累积至那种境界需要积攒多少沙粒、多少水珠和几许云彩。也许因为我们是小小的草民,所以根本无法达到那种境界,即便怀有仿效的决心,也终究会半途而废。名言对心灵的描述中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更需要空间。既然不能达到那超乎自然的境界,那就不妨在心灵深处修筑一间小屋,不求它的面积有多大,只要布局合理也就可以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间小屋,才盛得下一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迂“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告诉我们,教育的宗旨在于奉献,而奉献的核心是施之以爱,有爱我们的生活才有阳光,这在我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感触颇深,因为在我的工作历程中,我用爱感动着学生,感动着生活。  相似文献   

14.
小岛 《小学生导读》2014,(10):16-17
正从小到大,我们读过、背过许多李白的诗,也都知道李白的《秋浦歌》,其中那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更是人人耳熟能详。《秋浦歌》是写给秋浦河的。你知道李白有多宠爱这条河吗?从唐天宝八载到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749年到761年这13年间,李白曾5次到过秋浦河,泛舟河上,留下40多首诗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秋浦歌》十七首。中国的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一条河享受过诗仙李白这样的宠爱,这条河是李白留下诗歌最多的河,是一条流淌着诗的河。  相似文献   

15.
边读边悟     
1.请你比较这两篇散文在主旨和写作手法上的不同。2.《湖》一文中,作者写到了很多湖,请你谈谈湖对作者生活的影响。3.请你简要分析《湖》的结尾处"只要我们多一点美好的祝愿,少一点恶狠狠的狼眼"这句话的含义。4.《河》的第7段,作者说"河是不应有太多追随者的,它应该清澈见底,至少应接近于清澈,它不应当有太多的牵挂"。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5.《河》的结尾处,作者说"这便是河的本性,人的本性也是如此"。你认为"河的本性"与"人  相似文献   

16.
夏多 《新读写》2008,(2):32-32
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的毛姆写的《河之歌》。描写的是作者上世纪20年代来到中国,沿长江而上进入四川时,所见的拉纤的场景。我们得感谢陈丈伯先生的生花译笔,让我们了解到一位善良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纤夫和苦力的形象,让我们可以接触到毛姆作品的魅力。读一读译文的篇名,“河之歌”,一字一顿,掷地有声,那种压在心上的低沉、悲壮就在这顷刻间将我们覆灭。  相似文献   

17.
“草”和“奶”牛,吃进去的是草,而流出来的是洁白醇濃的奶汁。魯迅先生有过一句名言:“我吃的是草,而挤出来的是奶,是血!”由此,我想到了教师看参考书的问题。从事教学工作的人谁不希望有一套完备的参考资料或一本适用的参考书呢!然而,是不是有了好的参考资料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如果能够这样,那就用不着这许多教师,大可以利用留声机,录音片进行教学了。也有些教师,上课几乎是照参考资料背的,而学生却不感兴趣。原因在哪里呢?我想,主要的恐怕还是这只是“草”而不是“奶”的原故。我这里说“草”,并不涉及这些参考资料的内容或质量。而是说,参考资料再好,它只是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研究成果或工作经验。对于我们来说,都只能算是“草”对于“牛”的关系。参考资料不妨多看,材料不怕掌握得多,但一定  相似文献   

18.
至今想起来,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的山。老家的山属于比较贫瘠的那种,既不巍峨,也不秀美,有树木,是只能当柴烧的那种,有灌木,是低矮的枣刺,有草,是稀稀拉拉的那种,更多的是被我贫穷的乡人想方设法开垦出的小块田地,它们分布在半山腰,一般是三五分地,种植着营养不良的小麦或者一株一株的花椒树,看上去有一种怪异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我总有一种感觉,我如果不到河里去游泳,那些宝贵的河水就会被浪费掉了似的。”我的一位朋友这样说。他竟然做到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都到城外的河里去游泳。虽然我做不到到天都到河里游泳,但他的不游泳就会浪费河水的妙论,却让我在其他方面获益多多。譬如雨后初晴的时候,室外的空气非常洁净清新,我便想我若是不到室外去走走,就会使那种洁净清新的空气造成浪费,这样一想我就漫步到那种非常养人的空气里去了。我们这幢楼房的后面有一个操场,我如果不利用这个操场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那也是对这个操场的浪费,这样一想我就坚持每天在那个操场上跑了。  相似文献   

20.
37°友谊     
温翔 《同学》2006,(12)
读大学时,身边总有些可以交往和信赖的朋友,但是朋友相处之道总时时考验着我们的友谊。记得我和陈秉都是来自一个地区,虽然我们以前并不相识,但却一见如故,可能我们都属于那种不是一看就咄咄逼人的男生。性格的相近,我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因为我们都没有女朋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习惯聚在一起侃人生,侃曾经不堪回首的中学时代。陈秉话不多,我也不是话特别多,但是我们在一起总有无尽的话题,由于这样突然的近距离接触,还有些同学私下说我们搞同性恋。每每听到这样的玩笑,我没有较真,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是两个陌生的相似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