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06,(19):I0004-I0005
在购房信息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购房者心理调查。对于购房者来说,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购房动机、购房偏好、决策心理。对购房者心理的调查不但有可能影响到地产商的决策,了解这些心理,对于消费者自身而言也同样重要。借此次房交会的机会,我们专程在展会现场进行了最真实客观的消费心理大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男性消费者的心理特性和其发展概况,通过分析男性在不同的年龄层段上与广告的互动性影响,进一步了解男性消费市场的拓建与改革.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06,(40):72-73
2005年之后应该说是普洱茶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清楚地看到普洱茶的消费市场、礼品市场迅速扩张,收藏市场和拍卖市场也进一步成为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持币待入的观望热点。普洱茶产品从较早期的台地茶、古树茶等茶菁的竞争和不同著名山头茶菁的竞争,进入到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普洱茶竞争时代,普洱茶本身品质的优劣成了决定一个品牌是否能持久地点领市场,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4.
报纸发行销售也和其它商品一样,是市场经济行为;也是推销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报纸发行销售中,摸清消费者心理也是发行销售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搞发行的人,掌握报纸消费者心理也很有必要。笔者当过编辑记者,曾经也走上街头征订销售过一个月的《襄阳日报·周末》,近两年又在发行部搞发行工作。通过近年来的发行销售,与同行们探讨,摸索总结了一点发行销售中的消费者心理活动,仅供同仁们参考。一、举棋不定,欲订非订的心理。近几年,有很多报刊征订都采取了自办发行,许多报刊都建立了发行运行机制,发行、征订、销售方式…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数据库营销 数据时代每一个个体人的背后意味着一连串的数据,年龄、性别、收入、消费习惯……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有组织地收集个人消费者或预期消费者的综合数据,了解个人的人文统计资料(年龄、收入、家庭成员、生日)、心理统计(活动意向、兴趣和意见)、过去的购买和其他相关的数据,从而建立顾客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潘璇 《大观周刊》2006,(18):I0014-I0015
又是一年的雨季即将来临.那些准备置业安居的各位朋友.是否已经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还是在为这个季节应该如何选房、看房、验房及选购家具而烦恼呢?为此,本期我们特意展开了一个部分“芳邻会”成员的雨季买房、装修大调查。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雨季购房、装修的。其中有“芳邻会”成员为消费者讲述了一些小窍门及小绝招.而有的则道出了他们的疑惑另外,在我们开通的网络平台上.不少朋友也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我们赶快一睹为快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信任度是网络广告成功的重要维度 广告是以说服为手段,促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它必须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相契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网络广告当然也不例外。根据勒韦兹和斯坦纳的广告心理效应模式,消费者通过知晓和了解建立对广告产品性能、效用、品质等各方面特点的认知,进而产生对产品的评价:喜欢和偏好。  相似文献   

8.
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体验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笙任 《东南传播》2010,(8):171-172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除了需要满足自身对产品功能属性的需求之外,对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体验也越发关注,因此体验经济应运而生,体验营销顺势而发。本文通过引入有限理性理论,从消费者心理层面探究有限理性和感性及体验营销之间的关系,试图了解基于消费者心理层面的体验营销兴起的深层动机。  相似文献   

9.
编辑出版一张报纸.就是在经营一种文化,既是经营。就必然有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也就是报纸的消费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不断催生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报纸要主动适应这种新需求.接受信息消费市场的调控。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消费重聚:多元分化过程的另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领域中的"碎片化"倾向日益显著,企业经营者日益陷于困顿,消费市场的"分化"是否是消费的惟一趋势?在梳理消费分化现象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附着在"分化"背面的另一个现象--"重聚".科学进步、技术更新、生产力发展逐步对大众消费市场产生深刻影响.消费者由于地理因素、人口统计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被划分为不同消费群体,形成消费分化.同一阶层内部的消费者由于态度观念、生活方式的不同呈现出"碎片化"趋势,这是消费分化达到极致的表现.消费分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消费重聚的过程.由于消费分化形成的某一个特定消费群体,就是拥有某种特征的消费者聚合体.在经济环境和媒介环境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今社会,局限于传统指标进行消费者的分化与聚合已不足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将消费者生活方式某些方面的突出特征综合起来才能勾画出立体、生动、高度同质化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1.
纪也宜  王美玲 《新闻界》2005,(5):152-152,127
广告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对广告受众心理的理解和把握.尤其在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传播以受众为导向的今天,企业如果对广告受众的心理一无所知,影响广告受众心理的各种因素一无所知,将无法使其产品发挥应有的市场效应.所以,我们在策划一个广告时,首先要根据受众心理来给广告定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图书与读者、读者与作者增进了解、实现知识共享与再传播的中介,书评在图书消费市场所发挥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图书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对不真实评价图书内容的书评写作存在制约作用,书评与图书消费市场的关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曹文 《大观周刊》2011,(50):31-32,30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深入发展,消费者协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本文从两地消费者保护法律条文的相似与不同入手,借鉴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优势,以期对大陆地区的消费者保护协会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建议,促进保护消费者的财产利益、帮助消费者建立产品识别能力,推动消费者保护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并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与公平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4.
康茨坦斯大学教授汉斯&;#183;罗伯特&;#183;尧斯(H.R.Jaus)认为,应把审美主体也作为审美研究的对象。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在商业广告中,消费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刨造,用自己的审美体验去积极能动地影响广告创作者的刨作模式。因此必须了解消费者接受心理,才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刨作出不同特色的电视商业广告。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广电传媒业迎来较大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还是行业自身发展,已使越来越多人关注这个产业。但近期较疲软的经济形势也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重新清醒地审时度势。虽然2013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面对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中国消费者无限的消费潜力,从另一方面看也是一把双刃剑,越是在经济形势疲软,消费者预算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1.关于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的操作性定义 读者是报纸这一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对于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划分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别: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行为依赖程度上划分——经常还是偶尔;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心理依赖程度上划分——非常重要还是无关紧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纬度加以交叉,我们便可以得到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3种“量级”:轻量级消费者、中量级消费者、重量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7.
倪明  王武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4):116-20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退款和退货费用分担作为B2C电子商务企业退货策略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商品消费市场的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表明:在消费者对退款较为敏感的商品消费市场中,B2C电子商务企业采取宽松的退款策略,少分担或不分担退货费用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在消费者对退货费用分担较为敏感的商品消费市场中,B2C电子商务企业应尽量提高退货费用的分担比重,同时采取较为严格的退款策略,以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从星巴克得到的不仅是咖啡,更是文化的体验。新标识下的星巴克,可以带给我们更多产品,只是希望不要让消费者失去原有的心理享受。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消费者处在碎片化时代,他们接受的讯息很多。那么,要想实现重聚,引起他们的共鸣就要把握消费心理。因为我个人觉得,消费尊严比消费本身更重要。我们说经济在转型,其实消费者的心理也在转型,我们注意到现在大家的消费水平比过去提高了,但是往往不愉快,往往心里失去平衡,心理失去平衡的过程中很容易把不满迁移到产品上,迁移到对产品品牌的不满上,这就可能增加我们的营销成本。  相似文献   

20.
USP理论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USP”是英语“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的缩写,即“独特的销售主张”。当时,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商品品种与数量日益丰富,消费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为了扩大销量,提高利润,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商品特性,进而形成购买行为就成为生产商的当务之急。在这种背景下,USP理论应运而生,最初由广告大师RosserReeves提出,它的基本要点是:1.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提出一个主张”,必须让消费者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具体的利益;2.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做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