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地是农民的立命安身之本,农民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围绕土地展开或与土地密切相连的。我们十分有必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就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农村土地制度、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土地制度作出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晚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因素入手,分析了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认为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紧密联系,具有明显的被动次生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化学有百年的历史,而体制化的历史不过50年。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始于欧美留学生在海外创建化学社团,中国最重要的化学社团——中国化学会是由清一色的近代留学生创办的,这是中国近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的局面,建立了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创建了中国近代化学研究体制,它意味着近代中国社会对化学家共同体及其活动和价值的正式承认。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进程中,中国近代留学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就,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刊物,包括《自然》、《科学》、《美国化学会会志》等上面发表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学术论文。化学学科院士是中国近代以来化学家社会角色的最高体现,而中国近代留学生是20世纪中国化学学科院士群体的中坚,为中国化学体制化的各个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邓晓影 《科教文汇》2007,(8S):104-105
近代中国人追求民主是以群体即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为起点和归宿的。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没有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就谈不上争取所谓的“人民的权力”。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决定着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又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它只能是一个由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去探索去奋斗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从魏源到孙中山,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和追求是在谋求自强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西方侵略者的炮火震撼下开始的,因而,带有非常强烈的“救亡”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数千年来,它秉承了中国人健康之大任。但近百年来,由于近代科学进入中国并迅速成为社会发展动力的主角,从此,与近代科学貌不相容的中医便开始了其从未有过的风风雨雨历程,关于中医与科学之间的争论也一直没有了断。 这组文章是几位学者从几个方面来谈他们对中医与科学这一问题的看法,其中不乏许多新鲜别意的见解,我们希望能够与读者共同分享他们的这些观点和思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肖尚军 《科教文汇》2007,(10S):170-172
科学文化产生于近代西方并逐渐传入中国,但中国的思维中一直保留着原始思维的印记,科学的理性的思维缺乏,功利性、实用性思想十分强烈。中国未曾经受科学革命,缺少科学文化的洗礼。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缺乏科学文化的因子,因而在移植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便存在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进入近代,中国封建文化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严重挑战。这个封建体育文化在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逐步发生演变,经过对抗、冲突,最终发展到接受、承认、吸收、融合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终于形成。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作为一个有改造中国远大抱负的教育家,他对近代中国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教育领域。他对近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视。创造二十世纪科学的中国,这是陶行知科技进步思想的最终目标。为此,他认为要实现近代中国科技进步,必须从整合传统文化、注重科学伦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三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一、1400—1600年——中国落后于西方古代许多重要的发明都起源于中国,这是人所共知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极力推崇这些重大发明的不是别人,正是欧洲近代科学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虽然他并不知道它们是源自中国的:“纵观今日社会,许多发明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这些都是近代的发明,但是来源不详。这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一切事物。印刷术使文学改观,火药使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改观。可以说,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支宗教派别,没有任何伟人曾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回顾近代科学发生以来的历史,无论持什么观点、信奉什么主义的人都会承认,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推动人类社会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彭杏花 《科教文汇》2008,(26):249-250
中国近代图书馆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与资产阶级的局限,还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它在普及文化、社会启蒙、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以及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图书馆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与资产阶级的局限,还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它在普及文化、社会启蒙、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以及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科技在中国近代传播的途径、方式,并从五个方面加以综合、归纳,逐条作了评析。以期能从中找到一些科技传播的规律,为今天的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戴晓琳 《科教文汇》2009,(27):231-232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朝贡体系随之瓦解。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国一批思想家审时度势,提出了许多新的、符合国际形势的外交思想,为清政府争取权力。本文以通过对薛福成外交思想的阐释,揭示了他对近代中国外交制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庄 《百科知识》2007,(5X):44-46
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这是个历史上最为激烈动荡的年代,这期间,一些历史人物的角色转换也是那么迅疾多变,令人目不暇接。杨度就是角色转换判若两人的历史人物。杨度(1875~1931),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十分引人注目、也是争议很多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地学史研究中,海洋地理学因与其它近代地学分技术科相比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因而长期不受重视。但它作为中国近代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仍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该文在收集了大量近代海洋地理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代海洋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过程,总结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海洋地理学的主要成就,并期望通过这些成就反映中国近代海洋地理学概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期刊的情况,为中国近代科技史研究提供材料,并为中国当代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以上海图书馆馆藏中国近代科技期刊为样本,统计分析其种类、数量、各分类最早创刊刊物情况,并根据创刊时间统计其在各年代的分布。【结果】我国近代科技期刊种类广、数量多,学科、地域、时代特色明显,各年代创刊数量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结论】我国近代科技期刊经历了萌芽期、上升期、鼎盛期和回落期。分析内容对当代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也有所启示:科技期刊要适应大众需求并引领潮流,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强盛。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近代科学发生以来的历史,无论持什么观点、信奉什么主义的人都会承认,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推动人类社会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她引领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朝贡体系随之瓦解。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国一批思想家审时度势,提出了许多新的、符合国际形势的外交思想,为清政府争取权力。本文以通过对薛福成外交思想的阐释,揭示了他对近代中国外交制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美云 《科教文汇》2009,(36):262-262,280
在中国近代史上,洋泾浜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产物。在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从洋泾浜英语的历史来源、特点及作用进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