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搭建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就应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引导学生"脑、口、手、眼、耳"并用,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一、启发学生心灵交流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启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力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既张扬了个性,又激发了创新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与他人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倡导"学生是读者、阅读要自主、阅读是过程"的观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营造支持个性的课堂环境,丰富个性化阅读的形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对客体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学习者张扬个性的舞台,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超越,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的意识,即时捕捉学生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朱礼正 《文教资料》2008,(3):154-155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基于此,本文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略论了阅读个性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张扬学生阅读个性的实施策略及其作用,以期能为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增添一点呼唤之声.  相似文献   

7.
彭润泽 《现代教育科学》2009,(4):124-124,10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应是学生个性的展现与张扬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将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使学生能自阅自悟,让其“个性”在阅读教学中“点燃”!  相似文献   

8.
陈朝晖 《学苑教育》2012,(10):30-30
个性化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教学个性,就没有课堂的生命。因此,要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  相似文献   

9.
小班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个性化阅读"导向,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和鲜活体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锻炼能力,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52):25-26
新时期的学生个性张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突破樊篱,顺应时代的召唤,充分地把握学生的个体特征,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们张扬个性放飞理想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阅读成为了学生们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行为之一,所以对我们来说,张扬学生们自我的个性必须作为学生们学习阅读的归宿点和发起点,在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采用张扬学生自己个性的阅读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实际掌握情况,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加入适合学生们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阅读方式已经是必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要实行阅读教学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王生龙 《小学生》2010,(7):21-22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学习活动、认识活动、交际等都离不开阅读。但如果没有个性化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阅读就会失去鲜活色彩。《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空问,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阅读呢?1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靓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学生是阅读的个体,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只有"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真正开启学生色彩各异的丰富世界。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个性化的思考、选择、质疑、积累、表达,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发展和张扬。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倡导个性化阅读,极大地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主要应提高以下四方面的认识。一、教师主观情感的参与是"倡导个性化阅读,张扬学生个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阅读"是在新课标精神下生成的一种新的阅读理念,作为对传统的"独白式"阅读教学弊端的一种反驳,它确认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仅仅从形式上把握运用这一理念,盲目夸大学生的自主和个性而消解了教师的作用,这是对"个性化阅读"理念的严重误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担当起文本阅读的先行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