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要点提炼要点1:实验原理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由于压强差,烧杯中的水被大气压压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要点2:误差分析(1)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装置中的氧气未被消耗完;(2)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外界空气进入装置内;(3)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2)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1)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沿着导管逸出;(2)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的部分气体受热逸出。  相似文献   

2.
氧气知识是初中化学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现将氧气知识考点梳理如下,并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氧气的典型考题进行研析. 考点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原理及方法:如图1,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通过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最终集气瓶内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3.
1 滴管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的妙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安排有这样一个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如图1所示).实验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入集气瓶补充氧气的体积. 该实验在秋季学期开学后的9月份进行,而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大气压强知识,学生则在11月前后的物理课中才能学到,头脑中没有大气压强知识,学生不明白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流进集气瓶,更不明白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中空气里氧气的体积的道理.在这次教学中,笔者将小小滴管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4.
【实验原理】利用过量的可燃物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据此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5.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是新课标各版本教材中共有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各版本实验装置也类似.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中的实验装置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里的氧气,在瓶内外形成一定的体积差,从而使密封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引起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上升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6.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的某种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本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嘏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7.
一、化学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容器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弹簧夹后,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二、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弹簧夹.实验药品:红磷、水.三、过程与现象(1)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的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吸收燃烧产生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并将水面上剩余体积分为五等分.(2)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此环节发生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热量.(3)红磷熄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此环节观察到的现象: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最终水面在大约五分  相似文献   

8.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一个探究性比较强的实验,尽管实验装置多种多样,但原理大体相同。即,用足量的某种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导致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减小,液体被外界大气压压入容器中,然后根据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两道测定氧气含量的探究性中考试题。例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1):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甲生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②。…  相似文献   

9.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实验2-1(图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引起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导管中原来没有水而冷却后有残留水,维持红磷燃烧需要的氧气体积分数相对较高、因而无法除尽氧气等原因,导致实验误差太大。另外,  相似文献   

10.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九年级化学第一个重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不但要注意装置的密闭性和步骤的先后顺序,而且还要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药品的选择依据和实验的原理等,最后所得的结论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红磷的燃烧,消耗集气瓶里的氧气,使得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相似文献   

11.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考点剖析 该实验主要考查同学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压强知识深刻理解实验原理的能力。(1)同学们应明白采用可燃物(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O2使压强降低,由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瓶中O2的体积,  相似文献   

12.
图1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学习时对有些问题不能深入地理解,答题感到无从下手郾现归纳如下,以飨读者郾1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运用了什么原理?答:利用某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反应时不生成气体),这使容器中的压强减小,水进入容器中郾测定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郾2郾燃烧匙内的红磷是否要过量?答:红磷的用量一般比理论量多13,如果用量不足,燃烧中途停止,氧气不能全部反应而剩余,最后测得的体积就不准郾3郾能否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答:不能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郾木炭、…  相似文献   

13.
下图所示的是教科书上介绍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其原理是:足量的红磷在密闭的集气瓶内充分燃烧,使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固态物质,几乎不占瓶内空间,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因为瓶内氧气被消耗,气压小于大气压,烧杯内的水就被压入瓶内,约占1/5体积,而这1/5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空气中的氧气体积.  相似文献   

14.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是初中化学第一个重要定量验证性实验。但该实验存在三大需要改进问题。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较大差距。原实验由于玻璃钟罩体积大,反应后期,过量的红磷无法将钟罩内的氧气耗尽,水一般只能上升1/7~1/8。新教材中的实验由于烧掉氧气的集气瓶中有约1/5的负  相似文献   

15.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绿色化"改进 教材已有的实验设计有以下不足:其一,实验误差过大,盛燃着磷的燃烧匙从伸人集气瓶到塞子塞紧集气瓶这20-21出瓶外,使集气瓶内空气样品的体积不准确.其二,磷在一处燃烧,产生的白烟不能与周围的空气快速置换位置,从而使燃烧过早熄灭,集气瓶内的氧气难以完全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中通过实验:根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我在实习教学中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根据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正常的燃烧,验证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这样就从两个角度说明了在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体内细胞代谢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1实验目的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量的减少。2实验用具集气瓶,蜡烛,火柴,细铁丝,双孔橡胶塞,玻璃管,烧杯,水。3实验步骤a.如图1所示,集气瓶中充满的是空气(吸入的气体),将燃烧的蜡烛…  相似文献   

17.
例 1 在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 ,若所用红磷量偏少 ,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分析 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是 :足量的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导致玻璃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 ,水槽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钟罩内 ,且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等于钟罩内与红磷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如果红磷量不足 ,钟罩内就会有部分氧气没有参加反应 ,进入钟罩中水的体积将小于钟罩中原有的氧气的体积 ,从而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数值小 .例 2 向量筒内注入水 ,俯视读数为2 0mL ,倒出一部分后 ,仰视读数…  相似文献   

18.
课标导航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的方法,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收集和检验的方法等。3.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4.初步认识氧化反应以及两类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5.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要点解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可燃物选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b.不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c.燃烧后没有其他气体生成。(2)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燃烧后生成物溅落使瓶底…  相似文献   

19.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实验2-1(如图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少,引起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上,很多人用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10册中第5课《空气的成分》,就用了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提出问题:点燃的蜡烛,用杯子盖上,蜡烛慢慢熄灭,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这是本课的引入。 2.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本课用分组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希望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比例。 第一部分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水盆中点燃一蜡烛,将一空气瓶或杯子倒盖在蜡烛上。不久,蜡烛熄灭,而水走进了空气瓶内,水量约占全气瓶的一成(1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