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殊不知也有例外。去年十一月,我在县邮局订报刊时顺便多订了一份《新闻通讯》,心想它全年订价才二元多钱,估计没啥看头,之所以订它,纯属换换口味罢了。谁知今年看了这本杂志的一至四期,竟使我  相似文献   

2.
李金春 《军事记者》2004,(11):64-64
去年十二月,部里订报刊时.我把科长列出的报刊订阅清单.送给政委审定时.政委仔细看了一遍说:“怎么没订《军事记》?它可是及时引领我们掌握军队报道动态的良师益友啊.作为通讯报道员,你更应该精心研读它。”说完政委在订单上补订了一份《军事记》。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访问了江苏省宜兴县报社,从所见所闻中感到,这张县报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可称是全国70多份县报中的佼佼者。《宜兴报》是一张八开小报,每期四版,每周三期,发行四万份,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县平均每25人一份,每平方公里24份。而且,百分之七十是自费订报。甚至出现了订《宜兴报》要搭订其他报纸的情况——把它当成了一种“紧俏物资”。我向一位原不相识的张泽乡读者方伯寅问及对《宜兴报》的评价,他脱口而出:“我们欢迎,四个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新闻战线》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新闻杂志。我在50年代做记者时,个人订了三份杂志,其中一份就是《新闻战线》。从创刊号起,我一直挨期把它保存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被人抄走。后来它复刊了,我仍经常翻阅。因为我把《新闻战线》当做新闻业务老师,从它身...  相似文献   

5.
史占旗 《传媒》2007,(9):55-55
《知音》杂志早就听说过,但未阅读过.去年底单位告知,可订一份报或刊,我便给女儿订了一份《知音》杂志.  相似文献   

6.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她说:“你能给我订一份《生活报》吗?为这事儿,我在家想了一整天,真是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没有犹豫,对着电话大声说:“行!没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利随便送人全年的报纸,只能自撺腰包给她订一份。可我觉得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儿子,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人就是商景超大娘。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捎来特别的鼓励编辑同志:不久前,我意外地收到一份四川省的《新闻界》杂志,我并没有订阅,怎么回事呢?按图索骥,一个电话追问到《新闻界》编辑部,回答说:“涪陵日报社为部分通讯员订的。”写新闻两年多来,我偶有“豆腐干”贴在“报屁股”;虽涉足过消息...  相似文献   

8.
读者之声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电子信息学院基础部赖家清: 本学期,本院基础部成立了一个由6名大学生组成的宣传报道组,以搞好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领导决定从有限的行政经费中,给每人订一份新闻写作方面的刊物。但全国有几十种新闻业务刊物,到底选哪一本呢?他们找到了我。我想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便把学校图书馆、工会和我自己几年来所订的近十种新  相似文献   

9.
来信选登     
《视听界》1992,(3)
主编你好: 今年我订了一份《视听界》杂志。当我读完第一期第26页上的《评论增加新闻节目的“份量”》一文后,感到很失望,文中仅仅错别字就有6处之多。令人  相似文献   

10.
提几点建议     
去年10月份,我部组织报道员进行了一次“你最喜爱的新闻刊物”评选活动,《新闻记者》被评为报道员最喜爱的新闻刊物之一。正因为如此,在1989年报刊涨价,政工费紧张的情况下,我部还是为每个报道员订了一份《新闻记者》。我和报道员们都喜欢贵刊,所以才提几点建议: 一,发行要及时。在我订的十多种新闻刊物中,《新闻记者》每期都是最后一个收到。  相似文献   

11.
“下期《新闻爱好者》来了,你别忘了给我留一份。”一位基层信贷员再三央求我说。陕县农行今年才开始订阅《新闻爱好者》,仅仅半年多时间,许多人就与它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每期《新闻爱好者》一到,都被大家争抢一空,成为业余爱好者的抢手货。在《新闻爱好者》的帮助下,全行的通讯报道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俞洪帆来信 ××同志: 来信收到。《出版参考》是我们出版界自己的刊物,多订多读,对工作大有好处。最近我同江苏少儿出版社社长石启忠同志(现在升任副局长、党组副书记)见面时问他:“《出版参考》你们为什么会订这么多(60份)?”他说:“这个刊物貌不惊人,但信息多,短小,快速,实用。一年下来,如果我知道一二百条信息,只要其中有一条为我所用,就够了。所以我们社人手一份。”这是一位实干家的评价,话不多,  相似文献   

13.
5月13日,四川农村日报编辑部接到一个电话:“我是广元元坝区的农民,刚到成都来找工,以前在家订了你们农村报,现在还想订一份,请问咋个办手续?”这位姓孙的读者由于地址不固定,最后决定把钱交到报社,自己定期来取报。“农村报上登了好多种植养殖技术,还有政策和市场信息,我下一步想承包点土地搞农业  相似文献   

14.
我退休后不幸中风,终日足不出户,心中分外焦急。年前孝顺的儿子特地为我订了一份《新闻世界》,使我“人在家中坐,  相似文献   

15.
屈辱的契约     
在 丹 东市 档案 馆 的馆 藏中 ,保 存 着两 份 珍 贵 的历史 档案 :一 份 是 1908年“大清 安东 海 关”与日 本 “安东满 铁株 式 会社 ”签 订的 契 约书 ;另 一份 是 1914年 中华民 国 安 东 海 关 与 日 本 “安 东 满 铁 株 式 会 社 ”签 订 的 备  相似文献   

16.
我如愿以偿     
我在童年时代就非常向往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如今终于如愿以偿。这应当感谢《新闻爱好者》这位老师! 记得我刚开始从事写稿子时,曾走了许多弯路,稿子写了上百篇,篇篇被“枪毙”,灯没少点,闲话未少听,还是未有成效。于是,我找到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师刘其义请教。刘老师听完我的苦楚,哈哈一笑说道:我给你推荐一位最好的老师,它是《新闻爱好者》!别小看它,它培养了很多新闻写作能手。我将信将疑,立即补订了一份《新闻爱好者》。嘿、栏目挺丰富哩——新闻写作入门。  相似文献   

17.
3月27日,记者来到北京重型机器厂,征求这里的读者对《新闻与写作》的意见. 厂党委宣传部干事、厂报编辑王矢:“去年,我们给每个宣传员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大家阅读之后,对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厂内外宣传帮助很大。”“今天我从车间、科室请来了十几名宣传员,请您直接听听这些读者们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18.
现在报纸林立,发行花样繁多。除正常发行外,有不少不正当发行。这里略举几例:比七。有的报纸特别是行业报纸动用公安、工商和税务机关发行.不订某种报纸,就寻你的事,关你的门.给你吃不完的苦头;有的地方.行政命令,抢大帽子吓人.不订我家报纸.是什么不讲政治呀,不抓精神文明呀等等;有的报纸和有的单位以“条件”交换,你要宣传什么我照登.我要发行若干份,你照办;各报纸开展奖励大战,你订一份奖五元,订我一份则奖’\元,看谁压过谁……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报纸发行当然也要竞争。但正确的做法应当…  相似文献   

19.
订报     
日本的“订报”是很有特色的。这对日本人来说,也许习以为常;可是对我们来说,感到很新鲜。去年,我们在日本进修时,想订一份报纸,以便了解日本社会情况。由于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到那儿去订呢?正当我们为此事发愁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天晚上七点左右,我们正在看电视,忽听到门外一阵敲门声,我开了门,只见来客是一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手里抱着一个大盒子,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并自我介绍说:“我是《读卖新闻》  相似文献   

20.
芜湖发电厂为每个通讯员订了一份《新闻三昧》。每期我必细细阅读。上面有很多文章对我们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具有指导意义。我写厂内新闻虽有十年之久.但从未“冲”出厂门。走向社会。在我厂今年3月份召开的“1994年度先进表彰会”上,我偶然看到了有一家三兄妹都被评为先进个人之事,倒觉得是一条好新闻,大有跃跃欲试对外投稿之意。《三昧》今年第一期李明伟写的《灵感是心灵的感应》一文壮了我的胆,于是我冒昧向《华东电力报》试投一稿。不久便在该报3月23日头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