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学现代性建构的时期,是文学启蒙的时期。此时许多的青年作家开始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而“问题小说”是现代小说发展的雏形。它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展示现实主义的特性,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现代性的伸展打破了社会封闭,并以理性主义的原则实现着人从传统束缚中的解放;但它同时又带着一种悖论性的后果,把人纳入工具理性的逻辑之中,使人在追逐利益中失去了超越性的批判精神。乌托邦以不与现实合谋的批判精神,引导人们在理想之光照耀下发现现实的缺陷,表达着对现代人困境的拯救。以人为本正是在现代性与乌托邦之间建立一条实现人的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福楼拜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是继司汤达、巴尔扎克之后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但与此同时,他又被誉为现代主义的"鼻祖"。本文认为福楼拜的特殊类型的现实主义是对传统的小说创作原则的一种背离,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形式主义的现实主义,亦即现代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胡风的艺思想,人们往往从其主要特点——现实主义来分析,没有从“现代性”的角度深入把握其质的规定性。本探讨了胡风现代性的历史意识对他提出“民族形式问题”、“精神奴役的创伤”等理论的影响,以及胡风艺思想对现代主体——人的自觉建构。这种现代性使胡风艺思想较早地实现了其艺理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5.
对于胡风的艺思想,人们往往从其主要特点——现实主义来分析,没有从“现代性”的角度深入把握其质的规定性。本探讨了胡风现代性的历史意识对他提出“民族形式问题”、“精神奴役的创伤”等理论的影响,以及胡风艺思想对现代主体——人的自觉建构。这种现代性使胡风艺思想较早地实现了其艺理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伦理基础是人之自由,这是一种立场和态度。学校教育现代性与国家现代性密切关联。世俗学校教育现代性之目标即通过"探究"不断验证知识以发展每个人之理性。只有当学校教育与宗教分离,成为世俗之学校教育,社会底层人之学校"职业教育"和上流社会"精英"之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学校职业教育现代性才有可能。学校教育现代性之障碍是人类自身假设之系列制度设计原则。杜威教育哲学理论以及欧美现代国家之学校教育实践已证明之。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启蒙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代表性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自然与文明对立的主题。西方文学的自然与文明对立主题,是具有现代性的主题。现代性是处在现代条件下的人对现代文明的感觉和态度。18世纪以来的西方众多作家赞美大自然和自然人性,批判现代文明,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性特质;作品所表现的以自然对抗文明的主题,具有了现代性批判的深度。西方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现代性批判主题,并不意味着他们故意要与现代文明唱反调,而是为了呵护本真自然的人性、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人们一般把德莱塞看作是自然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忽视了其长篇小说的现代性因素。他的长篇小说大胆向启蒙现代性挑战,宣传非道德观点,鼓吹消费主义,陷入虚无主义,倒向神秘主义,从而否定了理性、科学、进步等观念;又进一步反思与批判文学自身,集中笔墨描写人的异化,向人的内心世界掘进,着力表现人非理性的一面,突出人的非英雄本质,具备了现代派文学的某些特质,体现出现代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苏、广东、江西等地的被试进行人格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测试,结果显示,人们已经表现较强的现代性,传统性则已非常微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中国人之现代性发展得很好,而传统都已丢失殆尽,因为与传统相对立的现代并不能包含现代的全部含义,而传统本身也可以是现代的。  相似文献   

10.
从普遍意义来讲,现代性是使现代化成其为现代化的东西,是现代化的内在理由.人文精神是对人的权利、尊严和情感的尊重与关爱,它关注个体生命价值,重视对人的道德良心、个性情感的维护与守望,追求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张扬自由生命本性.现代性与人文精神在现代运动中交汇交锋,虽然现代性对人文精神有张扬有遮蔽,它更多的体现为遮蔽,人文精神则对现代性有着指导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嵇康的人格重在作为一个主体的“人”的自觉意识,他把人与人生作为审美的对象,将人生审美化、艺术化了,审美人格构成他主体人格的第一个层面;他崇尚自然、具有反抗意味的放达通脱、任性任情的个性构成他主体人格的自由层面;他的理想人格———“君子”形象既有道家的玄远、自然的理想色彩,又有亲切的人间气息,他以现实人生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人格,使玄学精神有了可实践性。嵇康是魏晋时代“人的自觉”与“艺术的自觉”的一个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2.
庄子崇尚自然,认为人类非但没有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与自然界同处于生命有机体之中,故而提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天地与我并生"的理念,高呼尊重自然,"法天贵真",力行"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顺应自然的生态利益标准,表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13.
庞慧英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6-18
戴·赫·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都探讨了关于人性的解放与人的生存问题,关于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而宗教思想则是贯穿于劳伦斯一生的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对宗教的理解也随着他的创作而不断地改变、发展和完善。在他的作品中,劳伦斯强烈反对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抑和扼杀,并勇敢地提出了强调无意识和性意识的“血的意识”理论。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他曾经希望能找到一种原始的宗教来拯救人类以及当时的英国社会。在晚期的创作中劳伦斯又进一步提出了“星际平衡”理论以追求人性的彻底解放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关系,至此他把宗教救世上升到了一种关于人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他一生与自然为伴,用心感悟自然,写下了大量歌颂自然,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他认为自然是实实在在的本真的存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子女;自然界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温柔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梭罗的自然观不但受到了其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且也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自然观思想主要是欧洲浪漫主义、美国超验主义和中国儒家思想融合在一起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拜伦的死亡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乐死的传统认识相悖离:一方面他将死亡看作是客观存在,是对自然的回归,悖离了基督教文化中人的生死属于上帝的传统轨迹;另一方面,他视死亡为生命的最终归宿,生命只有短暂的存在,没有永恒,对抗着基督教文化中将人的归宿指向为上帝的天堂,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的彼岸理想。这种死亡观指向性内含着积极抗死、追求生命意义的超越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是屈原之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光芒四射,笼罩百代,对后世影响极大。他关于社会、人类的终极价值的思考,比如理想的社会模式、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生的目的、脱离了主流社会后人该如何生存以及生死问题等等,多数是在其最后的乡村苦难生活中完成的。事实证明,这些思考具有恒久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史与美学史上,更体现在思想史上。陶渊明显示思想史意义的文学创作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从不枯燥抽象地说理,而是由生活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生活与理论、理论与生活水乳交融,难以切分。抽象的理论,往往通过个人的生活实践得到生动形象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女性叙事,是沈从文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独特感悟和认识的重要手段.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叙事具有深厚的生态内蕴.他崇尚自然更欣赏女性,推崇人与自然的有机契合;他对女性正常的情欲性爱给予热情的肯定,张扬健康、自然的生命本能;他对男权逻辑进行了理性批判,倡导性别平衡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8.
孔子哲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研究天人关系、人我关系、人物关系的人生哲学。而作为我国最早提出成体系的人学理论的大师——孔子,可谓穷其一生来探索人生的奥妙。孔子人学以"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的为逻辑起点,个人的独立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的价值论思想为逻辑支撑点,最后回归到"理想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屠格涅夫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崇尚表现于他的作品中,他以哲人的智慧透彻理解大自然和感悟人生,认为大自然是净化人类灵魂的殿堂,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创作观。在其代表作《猎人笔记》中,他从自然出发,将由自然所激发的感触,通过纯粹的自然(生理、物理的自然)作为桥梁和粘合剂,把精神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也就是对人物的歌唱和钦服;他认为对自然的一丝不苟、无条件的服从和遵循是人性得以澄清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这位西方艺术的怪胎和探险家,以他“疯子”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荒诞的常人世界。他一生都坚持着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冷眼审视人的真实生存境况。他活着就是为了求证人生的真实境况,求证生命的真正形式和意义。站在这种理解的基点上,本文论述了卡夫卡度其荒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