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自调整模糊控制技术和传统PID控制相结合,可克服常规的PID控制器存在的劣势与短板,使PID控制器具有参数自调整的相应能力。利用自调整模糊控制发挥PID控制器参数自调整功能,进一步稳定了PID控制器的相关性能,增强了系统的控制精度能力。分析比较传统控制和模糊自调整控制,结合各自的优劣点,在MATLAB中对仿真实验进行模拟验证,使得系统的精确度进一步提高。利用系统的不稳定性的特点,并在其内加入监督控制的功能,达到了抑制控制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以及时滞性等多项干扰因素的目的,从而很好地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在MATLAB模糊PID的基础上,将PID的参数引入到系统中,最后根据操作经验制定模糊控制原则。把MATLAB中的Fuzzy Toolbox和Simulink结合起来,就能充分展现了该自调整模糊PID控制系统的仿真。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控制规则的不足,本文设计了基于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规则,并将基于自调整因子模糊PID控制器应用于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基于自调整因子模糊PID控制器比传统模糊PID控制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蔬菜大棚逐渐成为一种流行。培育蔬菜的技术的关键因素是温度,针对这一因素出现许多控制系统。模糊PID控制系统综合模糊控制与PID控制两者的优点,把温度偏差和温度偏差变化率作为输入,经模糊化处理决策,为PID控制器的参数选择提供寻优算法,根据这一算法在线修订PID控制器的参数,达到很好的温度控制效果。经仿真结果显示,可发现该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发电机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甩油"现象,这种现象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发电机轴承油雾排放策略,提出了P-模糊PID算法。油雾排放控制的关键就是控制系统的平稳性,排油管道气压大幅度的波动会造成油箱油雾短时间内激增。本文提出的P-模糊PID控制算法可以满足控制系统的平稳性要求。该算法将比例控制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合的一种算法。自适应模糊PID控制通过对输出响应进行在线监控,利用模糊逻辑推理,实时调整PID的三个参数,使控制器适应被控对象的变化,并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降低了系统的超调量。而在系统误差较大时使用P控制可使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旋转起重机直线搬送模型,设计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线自动调整PID的三个参数,使之达到最佳值。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不需要系统精确模型的情况下,对负载的残留摇摆能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常规PID控制在对象变化时,控制器的参数不能自动修改适应,无法很好地满足冷轧机厚度控制精度的要求。但是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这样就进一步完善了PID控制器的性能,提高了厚度控制系统的精度。通过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自适应能力更强、响应快、稳定性好,同时也有更强的鲁棒性,能够使厚度控制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压滤机电液系统难以建立起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引入一解析的模糊PID控制器。根据增益和相位裕度的参数整定方法及其压滤机电液调速系统的近似模型,可以解析地推导出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在控制性能和鲁棒性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PID控制。  相似文献   

8.
挖掘机液压系统控制系统是一个大滞后、非线性系统,难于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应用常规PID控制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模糊PID控制是智能控制技术的一类,是解决复杂非线性对象控制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在液压控制系统中采用模糊PID控制器,使系统有较好的鲁棒性、控制精度及动态性能。模糊控制器采用8751单片机的软硬件实现,运行结果证明了这种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1)
本文主要为模糊自适应PID张力控制系统设计,首先选取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构建控制系统,再通过Matlab的模糊工具箱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通过Simulink模块对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最后通过对系统控制效果的仿真比较,证明了本文构建的控制系统相对于传统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可以更加高效的满足非晶带材卷取机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针对矿井提升机的PLC控制系统中,采用传统PID控制虽能达到相应的控制要求,但因其控制的响应时间长、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等缺陷,不能广泛应用于有高精度要求的控制系统中。本文将模糊控制与自适应PID控制结合起来,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进一步完善PID控制器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MATLAB/SIMULIK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的PID控制,并能消除模糊控制稳态误差较大、控制精度低等缺点。  相似文献   

11.
韩维建 《中国科技信息》2011,(13):99-99,101
本文通过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起来,应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实现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实现PID参数的最佳调整,设计出了参数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并进行了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的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整定技术适应了复杂工况高指标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局部通风机控制系统,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引入该系统中,使得该系统能够根据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偏差和偏差变化率调整模糊规则因子,实现局部通风机的高效控制。经仿真分析认为,采用该控制系统后,通风机转速能够随着瓦斯浓度自适应调整,提高了局部通风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高明 《今日科苑》2014,(10):122-122
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和传统PID控制的定义及其应用领域,并说明了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原理,通过对比模糊PID控制算法和传统PID控制算法在油水分离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证明了模糊PID控制算法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温度对象有非线性、大时滞、强耦合等特点,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模糊PID控制器。此控制器基于误差的变化特点,对比例和微分系数及时调节。调整的方法是:当偏差较大时,调大比例系数,增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当偏差较小时,而偏差微分较大时,调小比例系数,提高控制精度。通过在铝挤压实验平台测试表明,模糊PID算法比常规PID算法具有上升时间短、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模糊PID算法对温度控制系统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PID控制器对文献[1]中的车辆间距控制系统进行校正,其目的是通过Matlab软件中的命令方式、Simulink模块仿真平台,探讨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及仿真方法,分析比较P控制、PI控制、PD控制、PID控制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出优良的控制器,达到改善该系统性能指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包锅炉给水过程的特点,分析了控制对象的特性。汽包水位的控制以前大多采用常规PID控制方式,其控制参数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进行在线调整。因而采用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将该控制器应用于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能,实现了汽包水位的自适应调节。  相似文献   

17.
辨识一个控制系统的模型比较复杂,PID控制不需要掌握系统的精确模型,就可以使系统稳定的工作,因此PID控制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常规PID控制算法的介绍,引出了PID+控制算法.针对数字控制系统应用需求,以及数字系统在很多领域已经替代模拟系统的情况下,给出了PID+数字化的方法,最后介绍了数字PID+参数整定的过程.PID+控制是PID控制的改进,PID+控制器能够完成任何一种PID控制器所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计算任意车速下,驾驶员对方向盘施加一定的扭矩,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机提供的助力电流。同时,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使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使用Matlab软件对助力转向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模糊控制下的输出电流为初始电流。初始电流、传统PID控制输出电流、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输出电流,三者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模糊控制的EPS系统助力电机电流策略能够得到合适的助力电流,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的应用,减少了响应时间和系统误差,为模糊控制算法全面应用于EPS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控对象往往具有大惯性、时滞的特性,传统PID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在传统PID的基础上加入模糊控制,对PID参数进行最优调整,并且在PKS系统中开发该功能块,搭建DTDC蒸脱机脱溶层温度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超调量较小,能够快速达到稳定,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简要概述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创建了基于模糊PID复合控制的直升机飞控系统无线电高度保持控制模型。详细阐述了仿真模型各个模块的数学原理及结构框图。介绍了模糊控制器中的输入输出的隶属函数以及控制规则。针对某型直升机,对比了分别应用经典PID控制和模糊PID复合控制,高度通道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经过仿真验证表明,模糊PID复合控制与经典PID控制相比,超调明显减小,响应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