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1月8日,我们来到沙洋县五里铺镇赵集村,当时是初冬时节,在采访村民时,村民们十分激动地说:今年遇到50年一遇的旱情,当家堰不当家,田里扒出来的收成损失了两成,接近2000块钱,很心痛;听记者转述省、市、县将派工作组整修当家堰的喜讯后,大家拍手称快,“这样的好事情,老百姓得实惠,哪能不欢迎呢,工作组帮我们做好事,我们送米送油感谢他们!”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1目的《河北科技报》刊登了这样一篇专题报道:“河北沧州献县小平王乡杜凌花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几百年来,村里没有一务砖路,更别说柏油路了。3500亩耕地靠仅有的几口浅水井难于满足浇灌,村民大多数靠天吃饭,尤其令人心痛的是,村里还有20多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然而,所有这一切在2005年发生了变化。一位女干部代表河北电台到这个村‘落户’,短短三年,杜凌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前不久,当我们第二次到一个有名的“闹事村”采访时,一位老大爷指着摄像镜头毫不客气地说:“上次拍去的为什么不播,你说说看,我们村里的事该不该曝光?不曝,你们趁早回去,你们那里究竟谁说了算?”面对老大爷的责问,我哑口无言。上回来采访时曾答应要为村里仗义执言,为群众说几句公道话,指出镇政府擅自把该村所属的沙石场发包出去并截留承包款是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错误行为,批评村干部在村务公开中搞形式主义的做法。结果一期15分钟的新闻调查在终审…  相似文献   

4.
村民听讲科技课(二等奖) 河北省满城县顺民村的村民们,已经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这不,他们听说县里晚上9点有科技人员来村里讲课,8点30分,教室里就挤满了人。这些卖草莓的村民只好站在窗外听课。 保定市报社 张英杰摄  相似文献   

5.
借钱的风波     
去年十一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渐渐进入梦乡。可是,海门县平山乡窑业村电工周卫家里还亮着灯光。一家人为“借钱的事在争论不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几天,村里整修广播线路,小儿子周耀飞走马上任当了“实习线务员”。窑业村已有好  相似文献   

6.
昭苏县喀夏加尔乡一村有300多人,过去一直没有广播,为及时掌握中央精神及各种信息,村民们决定自己捐资办广播,很快筹集了1200元,村里也筹资  相似文献   

7.
《采.写.编》2021,(4):F0004-F0004
走进石家庄市鹿泉区铜冶镇南甘子村,一座座漂亮的民房整齐有序,宽阔笔直的公路向远方伸延……再也看不出以前那个个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贫穷落后村的影子。如今不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更是开办了企业,村民民风有了显著改善,村民们都说是好班子给他们创建的幸福村。  相似文献   

8.
我写过一篇稿,赞扬村里共青团员义务为一家困难户打井的事迹,结尾写道:井打好了,流出了清泉水。“井主人紧紧地握住青年们的手,眼窝里淌下两行热泪”。稿子被采用了,可是在这句话的最后却添了这么一句:“激动地说:你们真是活着的雷锋啊!”井主人是个哑  相似文献   

9.
广州某报3月13日刊登题为《村民自发给村官颁奖加薪》的消息。消息说,“日前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临东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王伟民代表村委会6名村官,高兴地从村民手中接过3380元奖金,这是村民们自发对村委会干部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奖励。另外,村民们自发提出为村委会干部加工资的提议也已得到村民代表及党员会议通过,这6位村官今后每个月除领取镇的工资外,还将在村里领到170~185元工资。”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不宜宣传倡  相似文献   

10.
杨德超 《青年记者》2009,(14):43-43
去年大蒜行情一路走低,我和一位同事到金乡采访了解大蒜价格。到了村里,村民知道省报的记者来了,很多都围了上来,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明年大蒜价格会怎样?”蒜农们眼里满含期待的目光,成了压在我心头沉甸甸的责任。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反映基层农民的心声,做农民喜欢看的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1.
连日来,在平定南坳乡宋家庄的村民中,传递着一个奇特的消息——村里的二百七十七户居民并没有向村办福利厂纳过股金,但在会计的账目上,却明明写着他们的名字和股金数额。正当村民们在纳闷之际,村党支部书记李艺在一次支部会上,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去年十月二十八日,李艺的父亲因病去世,村民们给他上了礼。面对纷纷前来的上礼者,李艺为难了,执意拒收吧,乡亲们的盛情实在难却。经过一阵深思之后,他决定了,凡上礼者来者不拒。父亲安葬了,收礼簿上记下了二百七十七个村民的名字。金额达二千一百四十一余元,李艺把这些名单  相似文献   

12.
连日来,在平定南坳乡宋家庄的村民中,传递着一个奇特的消息——村里的277户居民并没有向村办福利厂纳过股金,但在会计的帐目上,却明明写着他们的名字和股金数额。正当村民们纳闷之际,村党支部书记李艺在一次支部会上,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去年10月28日,李艺的父亲因病去世,村民们给他上了礼.面对纷纷前来的上礼者,李艺为难了,执意拒收吧,乡亲们的盛情实在难却.经过一阵深思之后,他决定了,凡上礼者来者不拒. 父亲安葬了,收礼簿上记下了277个村民的名字.金额达2140余元,李艺把这些名单和现金如数  相似文献   

13.
记得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后,人民日报曾刊发几位小朋友联名来信,信中说:“编辑叔叔阿姨们,请不要只是到了儿童节才想起为我们准备精神食粮啊!”对孩子们的意见,有些报社确实认真听取了,报纸办得很有生气。你看!新民晚报今年刚复刊,就在元月2日告诉小读者:“小娃娃,你记好,每星期六晚上,这儿有个故事在等着你。”所指的“这儿”,即该报每逢周六于《夜光杯》副刊拿出“巴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底至5月初,我和一个同学到昆明市五华区的郊区沙朗白族乡的一个自然村里做一项关于“大众媒体与少数民族精神生活”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个开放式问题“你家哪年买的电视机”,我遇到两位村民都回忆说“大概就是看《霍元甲》那年吧。”当然我不能单就这两个村民的答案推论说《霍元甲》这部电视剧成为了这个村一部分村民形成集体记忆的工具,但我想这也许是他们与电视结下的一段奇缘吧。这个经历直接触发了我对电视与集体记忆的兴趣。能力所限,我将就看电视的方式及活动与集体记忆的关系这一剖面展开探索性的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黄健 《天津档案》2007,(1):56-56
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宽河村地处南河镇西南部。是一个封闭贫困的村庄。村南有高压电走廊,村西有独流碱河挡道。这里地势低洼,逢雨则涝、无雨则旱。被当地人称为“蛤螟跳”。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还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每逢下雨,村民们往往要卷着裤腿子在泥泞的土路上走上1个多小时。才能够走上通往外界的公路。宽河村的农民祖祖辈辈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靠种地为生。但勤劳朴实并没有摆脱落后贫困,1991年全区164个自然村经济实力“比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在山西阳泉地区,只要~提起盂县南娄镇郭村,可以说无人不晓。郭村的闻名,主要是由于它的率先致富。该村人口不多,却办起了煤矿、耐火厂、矾石厂等各类型多家企业,不仅村干部风光,村民们也都足不出村在村里的企业就能有当时公务员也艳羡的收入。那时候,每天到郭村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村民们跟别人提到自己是郭村人时都不由自主地一脸豪气。  相似文献   

17.
狮岭在萍乡市是一个群山环抱的边远的小山村。全村面积6平方公里,有9个村民小组,232户.974人。杨日晃从198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建起广播站,十五年来,一直坚持办好、用好广播,服务于村里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父老乡亲的广泛爱戴,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广播支书。一杨日晃说:搞农村工作没有广播不行,无论如何我也要把广播办起来杨日晃是从部队退伍回来的,他深知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和威力,也深知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村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光靠村于部几张嘴皮子是远…  相似文献   

18.
白丁 《北京档案》1998,(4):34-35
村民们走进了档案室白丁今儿要说的是咱们京郊韩村河村的———一桩新鲜事说起这韩村河村,咱北京人都得竖起大拇指。20年前,它还是房山区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怎么个穷法,有顺口溜为证:“臭水沟,烂泥塘,挖野菜的结成帮。”现在呢,韩村河村人均收入近万元,五年前...  相似文献   

19.
村档案室和‘农家书屋’真是我们致富的好帮手啊!江西省新干县新市村的一位村民激动地说。在该村的档案室与农家书屋,拥有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上千种图书和数百卷(件)档案资料。这是新干县把行政村档案室与农家书屋同建设、同管理、同利用,打造学科技、用科技、调矛盾、树新风、寻求致富门路的富民课堂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我是河南《新乡晚报》的一名记者,最近,由于参加“社教”,有幸目睹了迎接我们中央级新闻单位同行采访的一个过程。作为一个小乡村的“临时村民”,对我这常采访别人的人不能不说有股新鲜感,可能正是这股新鲜感促使我想把这新闻背后的故事写下来。它仅闪了几个镜头,可多少人的精力和心智尽在不言中。我参加“社教”所在的乡计划在去年11月25日组织黑板报宣传一条街,据说中央级新闻单位的一个采访组到了新乡市。24日傍晚乡里接到市里电话通知,干部们马上行动,47个村轮个通知,让把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