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你怎样帮助孩子乐于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亲是有权威的。父母亲每天的行动都能使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得到发展。父母亲能用许多方法帮助孩子。这里是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说教的力量是抵不过"示范动作"的力量的。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去探监,那个身穿囚服的男人问他的孩子:你在学校表现怎样?孩子天真地说:爸爸,我画了一幅画,刊登在学校杂志的封面上了1父亲笑了,慈爱地问孩子: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呢?孩子说:我画的是你,画的名字叫《孤独》。这个有着极好的绘画天分的父亲心酸地说:孩子,忘了我是你的父亲,忘了我做错的一切,只把我遗传给你的优秀带走吧!  相似文献   

3.
你一定知道,曼谷是泰国的首都,以其寺庙佛塔和灿烂的泰国文化著称于世。但是,你可知道,它还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首都。曼谷地处湄南和三角洲,是泰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泰国却克里王朝的开创者昭·披耶·却克里在1782年取得王位。他把首都从吞武里迁至湄南河东岸的曼谷,并给新首都起了一个很长的名字,用泰文表示共有167个字母,全称音译为拉丁文字,则有142个字母。这样长的名字既不好写也不好念,所以泰国人就把它简称为“共台甫”。而外国人则称为“曼谷”,就是“天使之城”的意思。名字最长的首都  相似文献   

4.
这几天整出了许多孩子的画,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最早启蒙的一批孩子的画,有近30年了,虽然落下了一层岁月的灰尘,但是那些画依旧鲜活着跃入我的眼帘,我想起来这是一批"儿童画之旅"的画。不记得孩子的画是什么时候悄然地走进了王纲老师的眼睛,他用了一年半的业余时间在梳理孩子们的作业,其实,他在思考着、在想象着……然而我并不知道王老师在想什么,要做什么。有一天,王纲老师用深思熟虑的目光对着我说:"我给你的孩子们办个展览吧。"我惊愕了。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接着说:"展览的名字叫‘儿童画之旅’。  相似文献   

5.
乘火车     
马克·吐温乘火车到外地去演讲 ,火车开得很慢很慢 ,他十分着急 .查票员走过来问马克·吐温 :“先生 ,你有票吗 ?”马克·吐温拿出一张儿童票给他看 .查票员对他看了又看 ,然后对他说 :“我看不出 ,你竟然是个孩子 !”马克·吐温答道 :“我现在不是孩子了 ,但我买这张票的时候 ,还是个孩子 .可见 ,火车开得太慢了 !”乘火车  相似文献   

6.
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0)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以《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而著名。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母亲是一个农妇。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喜欢绘画。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佛罗伦萨学绘画,从师于安德里亚·罗奇。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没有教他如何创作绘画作品。他只是要达·芬奇画鸡蛋。达·芬奇画了几天鸡蛋后,有点不耐烦了。他对老师说:“你为什么不教我新东西呢?”老师回答道:“别以为画鸡蛋是件简单的事情哦。”达·芬奇说:“每天画鸡蛋真是很枯燥啊!”老师回答道:“你看,…  相似文献   

7.
1885年11月11日,洛杉矶地方检察官乔治·史密斯·巴顿喜得贵子,亲朋好友们都前来祝贺。当有人问起给孩子取了个什么名字时,这个事业有成、家庭富有的检察官郑重说道:“就叫他乔治·史密斯·巴顿吧,那不仅是我的名字,也是我生父的名字,三代人使用同一个名字,这是我们家庭的荣耀。”为了便于读者区分,我们称本文主人公为小巴顿。  相似文献   

8.
亲情与工作     
查尔斯·谢弗博士是《赢得就寝时间的战斗》一书的作者。他说:“父母亲必须给孩子设定一个就寝时间的极限。”他认为这对于每天要上班工作的夫妇来说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游艺转盘     
盘漫画名言·想一想·手表的主人某天,一名警察在街上巡逻,忽然听到争吵声。他走过去,看到一个壮汉和一个瘦子正在争夺一只手表。警察将他们分开后,瘦子说:“警察先生,我回家时,他突然冲过来抢走我的手表。”壮汉反驳说:“你不要相信他的话,这只手表很贵,他根本买不起。手表是我的。”警察看一看衣着陈旧的瘦子,然后再拿手表看一看。警察把手表交给瘦子,然后将壮汉拘捕。好奇提问:“警察是怎么知道手表是瘦子的?”·笑一笑·金子和铜有个成年人,看到一个孩子在玩一枚金币,就想把它骗到手。他走近孩子,给孩子看几个铜币,说:“你把你的这个给…  相似文献   

10.
幽默快餐     
补课老师:这作业是你完成的吗?学生:是爸爸帮助我做的。老师:回去告诉你爸爸,今天我去家访,给他补习一下功课。有道理“为什么你不让孩子下水游泳去呢?”“为了不让孩子淹死,在他不会游泳之前,我决不会放他下水。”黑河源于何处老师:黑河发源于什么地方?学生:化工厂。·幽默快餐·太阳和月亮尼克问汤姆:“太阳和月亮,哪一个更重要?”汤姆回答说:“月亮比太阳更重要,因为它在黑暗的夜里发光,而太阳却在人们不需要光的白天发光。什么最大老师:世界上什么最大?学生:眼皮最大。老师:为什么?学生:眼睛一闭,全世界都被它遮住了。·幽默快餐·补课…  相似文献   

11.
——在翻开课文第一页前,我们先做一个抢答题: 请举出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前卫艺术家的名字哗啦,全举手了。——手放下。老师点到谁就谁回答。(眼睛看着第三行倒数第四个同学)你说,你的样子看上去很前卫。——报告老师,第一位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第二位是六祖慧  相似文献   

12.
纸篓和墙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生: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您丢落了“这样”二字。师:非常感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是谁,我们只服从真理。叫什么名字?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生:我叫×××,谢谢老师这么真诚。师:(补充“这样”二字)请同学们读课题。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连读三遍,突出“这样”一词。)师:产生问题了吧?什么问题?生1:有怎样一个小村庄?生2:有什么样的一个小村庄?生3:有哪样的一个小村庄?师:这是你们三读课文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画一问号,代表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达·芬奇的父亲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他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时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正因为父亲的开明,达·芬奇才能全身投入到他喜爱的绘画中。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安徙生的父亲丹麦童话作家安徙生出生在富恩岛上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那里…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年里,迈克尔·菲尔普斯这个名字几乎和"奇迹"这两个字画上了等号。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独得八枚金牌,在蓝色的水立方里,这个美国大男孩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菲"鱼。他,有孩子的天真,有天使的微笑,有天才的细胞……他的身上还有很多"菲"一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材料】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并指给他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让所有来我家的客人看。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3年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30年后,人们对第一个孩子的画已不感兴趣,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世人。阅读以上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审题】题目要求根据供料写议论文。看起来,材料…  相似文献   

17.
杜霞 《中国教师》2012,(19):79-80
<正>孩子,我可曾说过,你是多么富有创造力?有一位女士,名叫乔治亚·奥基弗,她走进沙漠,描绘花瓣、枯骨、树皮。她引领我们从细微处发现大美:岩石之坚,羽毛之柔。《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写给两个女儿玛丽亚和萨沙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和女儿一道领受赞美的,还有乔治亚·奥基弗、爱因斯坦、海伦·凯勒、华盛顿等13个杰出的生命与灵魂。而画家洛伦·朗则以他精妙的图画,让这份"赞美"拥有了色彩、质感和更丰富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纸篓与画展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欣赏。”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拿来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3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色彩鲜亮,构思完整,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他越来越沉溺于这种成功的喜悦中。第二个孩子没法办展  相似文献   

19.
正【人物速写】"金松武",人们看到这名字,往往第一感觉是个男性,无论如何也不会与眼前这位知性美丽的女子联系起来。于是你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这拥有宽阔额头、睿智眼神、平和微笑的女子在工作生活中会是怎样的呢?她经常和老师,管理团队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学校到底因什么而存在""小学教育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她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非常人文化的,一点也不功利。它是一种启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情境一:“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美化寝室,总务处分给三年级3个班24幅装饰画,每个班有4个寝室。请你帮老师算算平均每个寝室能分到几幅画?师:说说你的算法,是怎样想的?生1:我先把24幅画平均分给3个班,再把每班分到的8幅画平均分给每班的4个寝室,平均每个寝室分到2幅画。算式是:24÷3÷4=2(幅)。还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说还有别的想法。生2:因为三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4个寝室,这样就可以算出三年级共有12个寝室,再把24幅画平均分给12个寝室,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寝室能分到2幅画。算式是:24÷(3×4)=2(幅)。师:这两个算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