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音乐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有的学生乐感较好,训练也很正规,但一到台上,就会紧张失常,大打折扣,甚至"抛锚";有的学生并不突出,但上台却很稳,发挥得较为出色.我们常说,这是"心理素质"作用的结果.如何使学生在舞台上正常发挥,完美地反映平时的练习成果,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心理诸因素入手,分析常见现象及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演唱、演奏等表演、比赛、考试"怯场"心理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与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研究(十) 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在人的健全素质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素质即心理素质。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秀,而考试时却因临场紧张,发挥不好;有的学生受到批评教育后,认识提高很快,改正缺点的决心也大,但到了一定的环境就控制不住个人行为;还有的学生思想品德和文化课学习都很好,但总显得忧郁“不合群”……我们说,这些现象主要  相似文献   

3.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登台表演钢琴演奏的机会不是很多,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在平时练习中很努力,对自己的成果也颇为满意,但一到登台表演时,就会因为紧张,导致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这就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而学生的心理素质,严重影响这学生对待专业的积极性,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落实到钢琴等学科的教材中,本文针对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提出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析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刻苦练习,一到考试或演奏会上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很大程度在于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必须学好心理学和教育学,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列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平时唱得不错的同学,一到考试或比赛等场合时.就会紧张、失常,可能还会忘词使成绩大打折扣.相反,也有平时不很突出的学生,上台时却可以发挥出应有水平.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是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发生不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考试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最直接的方法。有的学生或许平时学习很不错,可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这可能是经验不足。考试不仅仅是考查知识,更是检验自己的心理素质。那么该如何对待考试呢?  相似文献   

7.
考试紧张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现象,只是有的学生自身调节能力好没有多大影响,有的学生自身调节能力差而显得考试过于紧张,乃至影响考试的发挥,我们常常认为这样的人心理素质差,如何调节这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轻松地应对考试呢?  相似文献   

8.
每年省统考结束后,有些学生平时的专业很好,可考试的成绩却不高。这里就涉及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影响考试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方法有:提高专业水平,培养自信;利用困难挫折,培养适应能力;做好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9.
器乐演奏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演奏技艺,还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提高演奏者的心理调节能力,以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是器乐演奏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过去,人们往往只强调技巧和情感的处理,忽视了心理素质在演奏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也非常薄弱。因而,对于从事器乐教育的教师来说,除了平时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还要关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每次在钢琴考试或考级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平时花了很多功夫,认为自己已经练好的曲子,考试时却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抛锚”,使弹奏中断。即使没有中断,整个弹奏处于“混”的状态。考试结束后,常听学生说;“我太紧张了”;“我什么也想不起来,脑子一片空白”;“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弹下来的”等等,这就是钢琴弹奏心理素质差的具体表现。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技术准备不扎实,有的是心里准备不充分,有的缺乏临场发挥经验……因此,作为一名钢琴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的训练,也要从各方面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弹奏心理素质。以期汰到钢琴教学中“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1.
实际上大多数同学都有考前适度紧张。考前适度紧张是指:面临重要的考试体验到一种紧张情绪,有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复习处于兴奋状态并且不易疲劳;睡眠也许不如平时那样踏实,但醒后立即觉得精力充沛;进考场之前心跳加速,拿到试卷后仍然心绪难平,但不久就能专心致志地答题;有时一想到考试便觉得很紧张,但只要进人学习状态这些紧张情绪就消失了。这些都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紧张。一些同学总认为,正常人考前是不紧张的。其实常人恰恰是考前有适当紧张的人。心理学家曾研究了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事件,并将它们按引起紧张情绪的重要程度打一个分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升学考加入了艺术分,虽然分数的比例不多,但也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压力,要求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又因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非专业音乐的教育,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教育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心理学.而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考核中,最怕的是歌曲考试,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平时演唱较好的学生,一到考试就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水平,而一些平时水平一般的学生到了考试却能超常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上面的例子说明了两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的差别就是同在紧张的心理中截然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临考或考试时高度紧张,从而影响考前复习和考试时的正常发挥。考试焦虑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平时没有学好,或者复习没有到位造成考试时紧张;第二种是平时学习还是比较努力的,甚至很努力,作业、练习也一直独立完成,并且完成得比较出色,但是一到考试,由于过于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而出现考试焦虑,甚至是习惯性地考试焦虑。对于第一种情况,只有努力学习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而第二种情况,对于平时学习很好,一到考试就因为过于焦虑而发挥不出来的学生,确实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而这类学生往往也特别希望能改善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得好:学生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我们知道,当今的高考不仅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单项或能力单项,而是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对高考的备考复习及考试的l临场发挥影响不可小视.一年一度的高考,多少人平时成绩相当出色,可是一到正式考试就不行了.问题就出在心理素质上,一些考生由于首先在心理上打垮了自己,因而发慌心虚,手忙脚乱,平时得心应手的试题也答不上来.相反,不少平时学习很一般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好,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有的同学平时课堂反应很快,学习习惯也比较好,作业做得端端正正,思路清晰,正确率也较高。但是每到考试,总是心情紧张,一时无法平静,注意力无法集中,运算失误明显增多,考试结果总不理想。有的同学还自责自己考运不好。其实,这是应试心理素质不好,出现的考试怯场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  相似文献   

16.
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就是培养符合时代人素质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化社会要求的有用人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际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有的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但上课从不举手;有的学生笔试成绩不错,但口语很poor。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紧张又称考试焦虑 ,是中学生常见问题之一。适度的考试紧张有积极作用 ,可以帮助考生高度集中精力。但是 ,如果紧张过度 ,不仅影响考试成绩 ,还会降低自信心 ,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都极为不利。本文对中学生考试紧张的表现进行描述 ,并分析考试紧张产生的原因 ,然后提出指导性对策 ,供学生、老师、家长和有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考试紧张的表现中学生考试紧张的症状有多种表现 ,也体现出个体差异。1 .考试紧张的症状。认识上的偏差。包括担心、害怕、恐惧 ,没有信心、不安等。例如 ,总是担心考不好 ;害怕家长骂 ;觉得自…  相似文献   

18.
吴雁 《广西教育》2012,(6):41-42
纵观每年的高考,往往会出现如此的情况: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且被我们老师看好的学生,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而一些学生,平时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高考成绩出乎意料的好。究其原因,前者是由于心理素质不稳定,考试紧张和焦虑造成的;后者因为心态平和,在考场上就比较容易克服紧张心理,从而超常发挥。所以有人说:高考考到最后就是考心态,谁的心态好,再加上平时扎实的复习,谁就能取得好成绩。可见,良好的心态在高考中会影响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发挥,影响一个人的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很重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这和物理教学是分不开的。大多数初中学生认为物理太难,在课堂上听得云里雾里,课下又没有兴趣去巩固复习,平时一谈到物理就头疼。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钢琴演奏中放松是一个很重要问题,无论从手指到身体再到心理都需要相对的放松,演奏时从指尖到手腕、手臂,甚至整个上身都需要在放松的基础上相互配合,才可以将声音及情感良好的表达出来。同样,心理上的放松也尤为重要。有的演奏者会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从而导致出现紧张的情绪,手指身体僵硬不灵活,也就无心处理乐曲的情感,从而使演出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简述了在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