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2月,微软与雅虎的IM产品就能实现互联互通了。据称,MSN与雅虎通现巳解决了技术障碍和安全隐私问题,初步实现共享。  相似文献   

2.
人以IM分     
DO NEWS网站总裁刘韧是中国最早的网民之一,今天,在他的电脑显示器桌面上,同时开着两个MSN,一个SKYPE,一个QQ,一个雅虎通。对刘韧来说,同时用这么多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以下简称IM)软件的原因很简单,“不同的朋友使用的东西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群"众,网络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群".在腾讯QQ群的主页上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5000万个QQ群".对于QQ群.腾讯的定位是"优质社会网络,无限拓展好友;高效即时聊天,在线群聚互动;实用群体空间,时刘分事精彩".除了腾讯的QQ群,开心网、MSN、雅虎通等都开发了自己的"群"功能.  相似文献   

4.
快狗,是一个基于web页面的即时交流软件。如果您拥有自己的主页,只要在主页上加上“快狗”的代码,就可以使用“快狗”观察到有哪些用户正在访问您的主页,并和他们进行即时交流。任何信息可以即时发送、即时回复。 并且,“快狗”还为每一位站长提供了“站长留言板”的功能。这样,可以使站长不再为访客不能留言而发愁了。更让人兴奋和独具特色的是,利用“快狗”不仅可以和当前本站的用户进行即时交流,还可以和所有使用了“快狗“的站长、斑竹方便地即时交流技术和网络宣传。另外,“快狗”还具有在线人数、网站热链宣传等功能。在与自己的访客交流、聊天的同时,也很方便地实现了向所有在线访客以及站长宣传自己的主页和作品的功能。“快狗”功能强大,界面美观,赶快立即体会吧! (“快狗”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环境下电视媒体的业务经营空间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人类对传播技术可能前景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确立的目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相互进行交流”。但今天的技术发展.实际上已经将上述梦想改写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相互进行形声并茂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知识付费”背景下的阅读,促进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革.例如:喜马拉雅“有声化知识分享平台”的出现,促使人们从“视觉”阅读模式走向了“听觉”阅读模式,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媒介不再仅仅局限在借助“用眼睛”阅读,也可以“用耳朵”阅读.这种“听阅读”的新形式,可以改变儿童传统中单一的“看阅读”模式,让儿童享受听觉上的“阅读大餐”,激起儿童阅读的新鲜感.阅读模式从单一的“看”,到静静地“听”,再到彼此建群,现场进行互动和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自主性和内驱力,促使了儿童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参与的阅读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又常常被称为“第四媒体”,是继传统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媒体。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指出:“媒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因此,可以说“网络媒体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交流、传播信息,目前特别是指借助于因特网交流、传播信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对它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照媒体的形式来看,它可以划分为网络报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相似文献   

9.
“在线访谈”将网络的互动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它采用了MPEG4等技术,可支持多人实时参与网络互动访谈。在访谈中,受众在观看网络视频直播节目的同时,不但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互动交流,而且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在线观看的其它用户乃至于直播室的主持人、嘉宾进行实时交流,实时参与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10.
“在线访谈”将网络的互动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它采用了MPEG4等技术,可支持多人实时参与网络互动访谈。在访谈中,受众在观看网络视频直播节目的同时,不但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互动交流,而且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在线观看的其他用户乃至于直播室的主持人、嘉宾进行实时交流,实时参与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11.
杭州公交移动电视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学界目前还不是很统一.有的学者把它定义为:新媒体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还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体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浅析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隐性知识大体分为个人隐性知识、集体隐性知识和专业隐性知识三种,隐性知识管理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图书馆隐性知识可以通过"群化、外化、融合、内化"显性化,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图书馆隐性知识交流、管理的平台;建立促进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激励机制;创造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宽松环境;以及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等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  相似文献   

13.
刘夏 《青年记者》2017,(4):74-75
随着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表达形态日趋多元,在讲求速度、效率的网络空间中,言论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博客到微博的转变,正体现出人们对简洁、高效的沟通方式的追求.这种趋势发展到极致,便出现了以表情、符号代替文字交流,甚至无需撰写任何内容,只要单纯按下“赞”便可以表达个人思想的表达方式.而活跃账户数高达8.46亿、已成为大多数人不可或缺的社交应用软件——微信也具有“点赞”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消息图标,对自己朋友圈中任一位好友所分享的文章或图片进行点赞.这种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与消息发布者实现互动的交流模式能够使用户轻松、便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已成为微信的热门功能,但也引发了许多值得探讨的法律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主要围绕微信点赞、集赞所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刊》2006,(4):47-47
与传统媒体相比,博客有其明显的特征:1.个人性。博客无需“把关人”的环节,只要是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个性的角度,个性的思想,个性的爱好和兴趣,都可以进行尝试。2.开放性。链接是博客开放性的重要武器。但链接并不破坏原创或版权,它只是给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建立了更为宽阔的通道。3.交互性。“互动性不仅仅体现在传受双方交流的增强,还表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在一个真正的互动环境中,信息不再是依赖于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4.实时性。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这种特性也成了网络媒体挑…  相似文献   

15.
在Internet中.我们热衷使用QQ、ICQ等软件进行聊天交流.那么局域网中的我们使用什么进行交流呢?如果这个局域网不能上网.或者是上网出现了故障.那么使用那些网络聊天软件就不行了。絮语可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你只需要在局域网内的电脑中安装上该软件.就可以实现语音交谈,文件传输.自动回复、自定义黑名单,选择肖像和保存交谈内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景.它的重要和独特之处在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经历和家庭的差异,都会使交流异常艰难.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可以做到在遣词造句上谨小慎微,但是,在和别人交流时,人的眼神以及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许多信息.  相似文献   

17.
邬建中 《青年记者》2016,(20):55-56
所谓“平台”,是指“适合某些事物发展的载体,可以是实体或虚拟的,具有极强的集性特征.在传媒领域,平台往往指为多方在媒介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市场运用与管理、技术研发和应用、人才培养和交流等方方面面提供的机会和场合.”  相似文献   

18.
一、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障碍 导致跨文化交流中理解障碍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语言因素,第二类是非语言因素.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语言是人类文化成长的契机和关键,其他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以语言为基础."①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至少有一方需要使用外语进行沟通,这时对于交流语的娴熟程度即成为双方顺畅交流的重要保障.然而,一方对交流语言掌握的程度不够,很容易造成另一方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分不清标准语或方言,只是按自己的习惯来使用,但也能够进行交流。这是因为在交流的时候一旦产生疑问,可以当面进行询问来加以确认;或者是因为交流的话题内容互相了解,可以通过说话时的语气来加以揣测。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平台是信息接收者(微信用户)和信息发送者(公众平台运营后方)进行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其实质是信息栈模式.出版业微信公众平台栈模式可以解构为易获得渠道、强链接推送、个性交流互动以及O2O模式应用几个功能.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栈强大的社交关系和辐射功能,传统出版业企业可以进行精准出版推广、个性在线互动、线上与线下多态互动等特色化图书营销活动.针对微信公众平台栈的局限性,本文进一步提出改善出版业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