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澳洲,接触最多的人,除了房东,就是这个Matt了。其实Matt的全名应该是MatthewCowon,只不过,我们这些人中从来就没人叫过他Matthew,因为他说这称呼显得太疏远;也没人叫过他Mr.Cowon,因为他说这又太沉重了,受不起。总的来说,他是个很有趣的人,而且长得很不错。Matt是我们的老师,他当老师很尽职———陪我们玩,也带我们玩,当然,教我们学英语是他的主要工作。只不过,他上课和玩区别不是太大,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老师的威信。Matt的课上得很不错,很全面———不但告诉我们澳洲的历史,比较浅显的地理知识,培养我们说话、写…  相似文献   

2.
认识迈克是因为学网球,当长相和穿着都很中国化的西班牙籍华人迈克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是老外。但时间长了,我们还是感到了迈克的不同,比如,他从来都是那么温文尔雅,在教我们网球时喜欢大谈网球文化。听说他儿子5岁开始打网球,现在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3.
夏天的时候,我们送小年去学游泳。同游者有一个叫东米的小朋友。,游了没几天,东米没来——冒雨在阳台下练憋气,结果发烧了。小年很兴奋,因为:“我一直学,他不学。我就游得比他好了。”惭愧.成年人也有一样的幸灾乐祸和私心,只是不敢表达得这么赤裸裸。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徽州这个实验区特别吸引我们,因为这是一件重大的事,尤其是为我们中国式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进行探索。我先介绍我学陶行知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成庆生,他是你们安庆人,由他向我介绍了陶行知的思想和事迹。那时(1935年)我们是从参加革命的角度学习的,因此我自己认为他就是革命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在长沙召开的中国现代学研究年会,吴福辉先生有这样一个担心,他把现代学研究比做一个矿产,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现代学这个“富矿”会不会被挖掘殆尽,变成“贫矿”。吴先生的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从现代学的学科研究来看,在80年代初,它成为一门“显  相似文献   

6.
于俊青 《现代语文》2006,(11):41-43
阿英是近代国难学研究的开拓,郭延礼先生在《阿英与中国近代学研究》中说:“阿英是在近代学研究的拓荒期用力最勤、成果最多、贡献最大的一位名的中国近代学研究专家。”阿英对近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近代国难学研究。1936年,他在《〈近百年中国国防学史〉自序》中说,我们的学史家“一向只会评章的优劣,争辩谁是正统谁是非正统,早都有‘国家事,管他娘’的成见在胸”,并不重视研究近代以来丰富多彩的国难学。鉴于此,阿英亲自撰写了《近百年中国国防学史》,论述从鸦片战争到1935年日本增兵华北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国难学,遗憾的是这部书稿已佚。但他编辑的《近百年来国难学大系》、《近代国难史丛钞》等作留下来了,这是我们宝贵的学遗产。阿英先生有着高远眼光,其国难学研究填补了近代学史的空白,提供了重新审视学史的崭新视角。然而,阿英之后却鲜有人问津这一领域,我们今天循着先贤的足迹前进,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儿子名叫苏宸,怀孕9个月时因胎儿脐带绕颈而被迫早产。当时我们想:这孩子先天不足,后天的智力开发不易有成,只要他身体结实,予愿足矣。时光飞逝。"渐呀"学语的苏宸转眼间变成了一个"捣蛋鬼",经常因为好奇、好动而问下"大祸":学倒开水烫伤;学削苹果割伤;乱拆玩具扎伤。更叫人心烦的是,只要大人拿起工具修理东西时,他总会走过来凑热闹,问个不停,甚至毛遂自荐帮倒忙。开始真是觉得挺讨厌的,后来我们静下来仔细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的孩子都会这样的。于是,我们就开始琢磨,如何能顺应孩子的天性,把他的…  相似文献   

8.
马力 《中学理科》2008,(12):44-45
无数的专家和媒体都在宣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我们这些选择生物科学专业的人中间.流传着另外一句话:“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学生物科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学生物科学,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9.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名诗人,他的诗歌艺术在不同时期显现出所受的不同外来影响。纵观戴望舒一生的学活动,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所受的外来影响存在着多元性。主要外来影响是法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法国现代派、国际无产阶级学运动和苏联学。  相似文献   

10.
照亮黑夜!     
10月底,因为ELLE风尚大典的行程,宋再临亲临上海!因为在《我们结婚了》中的“脱俗”表现,宋再临在中国也是人气满发。从他一落地上海开始,粉丝的热情就时刻包围着他!  相似文献   

11.
卡文 《海外求学》2004,(14):66-67
已经8点了,但是教授还没有来,同学已经来了很多了。另一个好朋友Mirko也拿着一杯咖啡向我们走来。他和Ntis是认识多年的好朋友,而且他哥哥正在杭州的浙江大学读书,因为这个原因他对我这个从中国来的学生非常热情,开学没多久我们便成了好朋友。因为他周末打工。所以每个星期一的早上他总是带着满满一壶的咖啡来上课。  相似文献   

12.
这部书浸透了一位学在中国古代学研究的园地中几十年辛勤耕耘的汗水,凝结了他在传统化的宝藏中不断探索、钻研的心血,反映了其在事业上追求的执着和思考的睿智与深刻。刘书成教授,这位在我省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成绩的中年学,已经离我们而去,这部书便是他留给家人、朋友,留给学术界的礼物。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主张对外开放,但又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放眼世界,志在中华。在学习、引进的目的上,坚持“洋为中用”。他一再强调“要向外国学习科学的原理。学了这些原理。要用来研究中国的东西”,“把学的东西中国化。”在学习的方法上。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学那些和我们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认识麦克是因为学网球.当长相和穿着都很中国化的西班牙籍华人麦克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是个老外.但时间长了,我们还是感到了他的不同,比如,他从来都是那么温文尔雅,在教我们网球时喜欢大谈网球文化.他说他的儿子汤姆5岁开始打网球,现在已经开始参加欧洲的网球赛事了.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体育在国外孩子的成长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15.
陈新 《陕西教育》2005,(12):10-13
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学富五车.且成为大学园里“天之骄子”的老师:他年纪不大。却与季羡林等国学大师成为至交。时常互通有无。共议国学;他一年四季都穿长衫。看上去很迂腐,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住着简陋的农舍,却因为德艺双馨成为扬名九州的中国国学的年轻代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李钧 《现代语文》2006,(2):63-65
王统照(1897—1957)是现代中国学史上的一位火匠级的作家。他的学创作和学批评,以及他作为学报刊的编辑为现代中国学所做的不少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他的研究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舒容 《八小时以外》2013,(8):114-115
我们每天呼吸着空气,因为平常,我们忽略了它;我们每天用汉语拼音,读书、打字、上网,同样因为平常,我们也忽略了它。当有一天,有人问你,汉语拼音是哪儿来的?恐怕很少有人答得出。在北京,有位年逾百岁仍笔耕不辍的学者,他就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作为文字学家,周有光并非学语言出身。他早年留学日本,学的是经济,曾在美国华尔街工作过。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作为经济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8.
瞿兑之是现代史学家、文学家、画家。他学问渊博,精研文史,于职官、方志等学均有深湛研究,尤精于掌故之学。他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繁富。其中应刘麟生约请而写的《中国骈文概论》,于1934年在世界书局初版。该书篇幅不大,语言浅近,举例丰富,论析精当。作者虽意在作品的赏析,但该著在骈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抹杀,因为它将骈文学的基本知识介绍给了普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打开电视机,各种座谈和采访上有成功人士侃侃而谈,因为他们出过洋……在公司里,新来的Manager满口洋文,意气风发,因为他留过学……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中国学在纽约旅游,一次去参观仰慕已久的大都会博物馆。门口售票处的牌子上明码标价:成人票价16美元;学生票价8美元。他吃不准自己这个访问学是不是学生,又没有学生证,踌躇良久,他拿出16美元,同时对售票小姐说明,没等他说完,售票小姐就面带微笑地递上作通行证用的徽标和找回的8美元,并祝他度过愉快的一天。有了这种愉快的经历后,他便时时想着珍惜它。成为驻美记后,尽管他还可冒充学生,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成人票,心情与上次一样愉快。因为他觉得没有辜负别人的信任。从此,他心中形成了固执的想法: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