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 也许是由于《杀夫》和《暗夜》强烈的轰动效应造成了非理性的集体无意识,致使李昂有一组较优秀的“寓言小说”迄今仍未引起读者和评论界应有的重视(起码大陆未见一篇阐释文字),这样强烈的反差,使我油然产生一种探索的冲动。 李昂这组“寓言小说”包括《水仙花症》、《移情》、《三寸灵魂》、《渡》、《三心二意的人》五篇,收集在短篇小说集《一封未寄的情书》辑二中。李昂自云她写《杀夫》和《暗夜》“是使自己朝向一个‘伟大’的作家的道路来努力”。这组寓言小说可以说是李昂朝向一个“伟大”作家目标迈进的理性自觉。如果说《杀夫》和《暗夜》是对人性和文化的批判,那么这组寓言小说则表达了人类生命的悲剧意识和悲剧心理。同时也显示出李昂作为一个优秀作家已具有了全人类的眼光与世界整体的阔大胸襟。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点的鸿篇巨著。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够得上称为他所描写的这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或者说“是这样的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魏巍的《东方》被丁玲等认为是一部“史诗式的小说。”对于象  相似文献   

3.
《秋思》是一篇象征意味深长的"寓言".白先勇运用象征和隐喻、意识流写作技巧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小说超越了具体的故事情节,超越台湾,成为人类命运的寓言,揭示了人类自身和历史衰败灭亡的必然的悲剧命运以及对这种悲剧的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4.
作家 国别 代表作 说明 派 《荷马史诗》(即(伊利 亚特》和《奥德赛》) 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为盲人诗人荷马所 编。 《伊索寓言》 古希腊寓言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 莎士比亚 英国‘ 《哈姆雷特》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有四大悲剧《哈 姆雷特》《李尔王》《  相似文献   

5.
《白鹿原》是陈忠实奉献给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部长篇力作。这部小说以其史诗品格及独特的形象系列引人注目,采用寓言的叙事策略,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名作《香水》讲述的不只是一部简单的谋杀犯的故事,其中影射了许多隽永的寓意。小说中到处都充满着欲望的气息,为一部象征人类欲望之书;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祁克果的"人生三境界",是一部存在主义的哲学寓言;小说中主人公格雷诺耶身上有着希特勒的影子,小说结局又影射出法国大革命的悲惨一幕,可谓一部政治的寓言。  相似文献   

7.
高裕 《现代语文》2007,(6):47-47
《刮痧》是当代作家王小平的一部走红小说,是一部关于人类文化学的专著。小说中祖父给孙子治病,用中国传统的疗法一刮痧,没想到却刮出一场轩然大波。小说以悲剧气氛为基调,以许大同这个悲剧人物为视角的契入点,去审视中西文化的碰撞。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乔伊斯在创作《尤利西斯》时,有意识地将《奥德修纪》作为小说的神话原型,使两者形成平行对应关系。神话史诗不仅为小说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更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荷马史诗的原型意义和原型结构,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寻找失落的自我的故事,并使之升华为一篇代表人类普遍经验的寓言。  相似文献   

9.
寻找失落的自我──论《尤利西斯》的神话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乔伊斯在创作《尤利西斯》时,有意识地将《奥德修纪》作为小说的神话原型,使两者形成平行对应关系。神话史诗不仅为小说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更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荷马史诗的原型意义和原型结构,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寻找失落的自我的故事,并使之升华为一篇代表人类普遍经验的寓言。  相似文献   

10.
《孽红》是一部以悲剧著称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精心描绘着一系列的悲剧。悲剧的经历者,感悟着悲剧的痛苦;悲剧的制造者,体验着悲剧的折磨。因此,本文以“悲剧”为突破口,结合具体故事分析小说的主题,挖掘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剧艺术见长的小说,它标志着悲剧艺术小说走向了成熟.《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悲剧的,“这种悲剧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理与人欲、礼教与人性的冲突.在传统礼教的压抑下,人性被严重扭曲,众多人物在传统礼教的圈子里无法摆脱,构成了白鹿原这个“鏊子”上人物命运的悲惨景象”.本论文将从《自鹿原》中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从更深层次挖掘出这个时代里面巨大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2.
高巍 《文学教育(上)》2011,(17):144-145
对于文学史人物悲剧命运的探讨,历来是文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在文学史上《围城》是探讨人物悲剧的典范。《围城》是一部知识分子小说,成功的塑造了悲剧人物方鸿渐的悲剧形象,揭示了《围城》中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本文从方鸿渐的形象刻画入手,探讨其命运悲剧产生的多种根源。明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重压和人的生存状态,并对其作品的意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古代笔记小说,如宋李昉编撰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五百多卷,共四百七十五种,均属微型小说。之前,先秦时期就有微型小说的“雏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当然,庄周指的小说与今天的小说慨念不一样,它指的是“琐屑之言”,即今天的“寓言”和“杂记”。胡适在《论短篇小说》(《新青年》四卷五号)中认为:“中国最早的短篇小说,自然要数先秦诸子的寓言了”,并举《列子·汤问》和《庄子·徐无鬼篇》为例。寓言怎么算小说呢?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形成都有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先秦寓言的虚构想象,以及描写、对话、叙事状物,均是小说的家数。再说,各种文体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随着小说的繁盛,小说成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许多戏曲名著被改编为小说进行传播。《桃花扇》成为小说传播的对象,被改编为平话小说、演义小说和报刊连载历史小说等传播形态。小说传播丰富了《桃花扇》题材故事的艺术样式,使《桃花扇》故事进一步从文人群体走向民间。平话小说的传播形态改变了“桃花扇”故事的结尾,将悲剧意味消融于世俗中;历史演义小说的介入强化了“桃花扇”故事的史诗品格,增强了其忠君爱国的普泛思想;现代历史小说丰富了《桃花扇》故事的历史叙事,强化了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是一篇寓言体小说,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小说主题的关键词都是“英雄”,当然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紧扣“英雄”而展开。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参如此诠释《丹柯》主题:“小说的主题便在于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而如果课堂教学仅仅止步于让学生了解丹柯是一个英勇坚强、敢于牺牲的英雄形象,那么我们无异于“入宝山而空手回”。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与海》标志着海明威悲剧艺术的巅峰。小说既融合了悲剧的精神理念,又蕴含了喜剧性的生态智慧,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待自然矛盾复杂的态度。在彰显了人类精神力量之伟大的同时,小说也反映了作者的生态整体意识和对悲剧个人主义的反思。小说反高潮的结局颠覆了西方悲剧思维模式,将征服自然的英雄神话转化为警示现代生态危机的寓言。  相似文献   

17.
作为红色经典之一的《红旗谱》,历来被看作是一部农民革命运动史诗式的巨著,被誉为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典范。本文主要从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加恋爱”三个方面分析《红旗谱》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进而挖掘《红旗谱》中被遮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张雯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4):100-103
被誉为“六十年代的史诗”,“描写疯狂世界的典范”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通篇笼罩着黑色幽默和荒诞色彩,却在迷宫般的巧妙布局中对美国现实社会进行了一场“俏皮”的解构。本文试图以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策略为框架,以美国后现代派小说鼻祖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为内容,建构这幅有血有肉的解构画卷。  相似文献   

19.
以往对《美国的悲剧》的评论多集中在作品的主题——悲剧性上,而忽略了对主人公心灵的透视。本文从弗罗伊德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美国的悲剧》是一部心理描写的典范之作。克莱德的灵魂在小说中一次次地扭曲、变形,最终归于平静的心灵轨迹,使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富有感染力,体现了德莱塞卓越的心理描写技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一部影响很大的小说,这就是南朝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此书不愧为我国古代“志人小说”典范之作。鲁迅对此书评价很高,作过重点介绍,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又说:“《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事实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