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主张-证据-推理”为内涵的CER框架是开展论证式教学的脚手架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科学解释。以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为例,呈现从创造问题情境,提出科学主张,到多方收集证据,为推理提供支撑,再到最后考虑其他解释,尝试反驳伪证的CER框架教学应用。  相似文献   

2.
余泉润  刘娴  李娟 《科教导刊》2023,(18):132-136
论证式教学策略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将论证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文章以“细胞中的能量‘货币’ATP”为例,将CER论证模型贯穿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搜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主张。在建构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分析论证、归纳概括和质疑批判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依据CER论证模型尝试构建“初中生物学论证课堂实施模型”,制作“论证课堂实施支架表”,并以“鸟的生殖和发育”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旨在引导学生在引出论题、收集证据、进行推理、得出主张、质疑辩驳、完善主张的过程中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崔小亮 《教育》2014,(10):62-62
论证式教学是探究式教学发展的新图景。在科学教学中实施论证式教学,有利于扭转探究式教学“形式化”的趋势,使探究式教学成为融合知识学习、思维发展、科学本质观深化的学习过程。本文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作为案例,论述论证式教学的一般过程与论述模型,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史为依托,以“CER模型”为论证体系对“DNA分子的结构”进行探索;融入“模型建构”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思维载体,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明确遗传信息的本质,促进学生结构与功能观、信息观等生命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切入点,论证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梯塔式”的构建逻辑。并提出与“梯塔式”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主题式、课题式教学形式和“工作室制”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7.
论证式教学:一种有效的探究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式教学是将科学领域的论证引入课堂,使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并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科学教育中实施论证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建构、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表征”、组织“辩论”、运用“竞争理论”和设置“两难情境”来实施论证式教学。  相似文献   

8.
“论证式”教学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逻辑推导过程,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和应用.其特点就在于呈现“论证的科学”和“科学的论证”,让学生感受说理过程、推导过程,从而感受理论的科学,教学的意义,走进科学理论.而“论证式”教学就是要确立论证的命题,围绕命题实施内涵论证、内联论证、依据论证.  相似文献   

9.
CER框架是美国科学教育中影响较大的教学模式,由“主张—证据—推理”三个要素构成,研究表明其应用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将CER框架应用于具体化学教学案例中,从教学步骤、教学案例、评价方式、应用价值等方面阐述CER框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能力的实践过程,为一线教学证据推理能力的培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证式教学高度符合新课标和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生活实际出发确定论证话题,并借助科学的论证工具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围绕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论证,并在过程中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以“免疫学的应用”教学为例,给出论证式教学开展的建议和案例.  相似文献   

11.
崔小亮 《教育》2014,(28):62
论证式教学是探究式教学发展的新图景。在科学教学中实施论证式教学,有利于扭转探究式教学“形式化”的趋势,使探究式教学成为融合知识学习、思维发展、科学本质观深化的学习过程。本文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作为案例,论述论证式教学的一般过程与论述模型,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论证式教学解析从语义上讲,“论证”(argumenf)源自拉丁文“argumentum”,其本意是“使……清晰”(to put into clear light)。而汉语词典对“论证”的解释有下列义项:引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7,(4):15-17
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是一种强调科学论证的科学探究模式。通过比较论证式探究与一般科学探究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异同,以促进教师对论证式探究模型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解释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科学解释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本文以“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教学设计为例,采用渐退式任务单的形式为学生明确CER框架下的科学解释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为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CER论证模型为载体,结合浙科版必修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课内容,将论证活动带入课堂,让学生经历科学理论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唐荷  刘静 《教学月刊》2024,(4):48-51
论证式教学以训练学生论证能力为核心,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亲历科学论证各个环节,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问题驱动”“模型建构”“实验探究”等策略开展论证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基于探究和发现的活动参与者和知识建构者,从而发展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为例,采用论证式教学策略,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推理论证主张的正确性,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黄巍  林松 《中学生物学》2020,(2):12-14,17
1问题的提出:科学发展史与论证式教学的关系1958年,英国哲学家图尔敏(Toulmin)提出了论证研究的经典模型.20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推理”和“论证”被引入课堂,论证式教学应运而生.基于科学发展史的论证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严谨的论证推理方式,学习科学家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运用生物学事实进行思维,利用实验证据和逻辑进行论证,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概述论证式教学策略的运用,以课题"促胰液素的发现"为例,说明"从资料到主张得出乃至认可"需要充足的论据,体现论证式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为例,应用CER教学模式,在创造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进行推理、论证;展示与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落实生物核心素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论证式教学的概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出发,以必修模块为例进行分析,归纳了高中生物学应用论证式教学的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设置情境问题,明确论证主题;采用合作方式,开展论证学习;注重“说”“写”并用,完成提炼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