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心理学认为,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自卑的实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卑,常使人不能正确地审视自己,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评价过低,在困难面前总是打退堂鼓,缺少毅力,甚至对那些本来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认为无法办到而半途而废,从而形成了内向、孤僻、胆小、忧郁、沉默寡言、自暴自弃等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专生自卑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专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 ,是社会的宠儿。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但是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倾向。何为自卑 ?自卑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自我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属于性格上的缺馅 ,是由于某种心理或生理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 ,或者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中专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一点 ,生理方面是最原始 ,最直接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 ,青年男女对自身的外部形象越来越看重 ,如身材矮小 ,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不能…  相似文献   

3.
自卑是对自己失去自尊心的一种悲观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总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的学生通常容易放大困难,处于孤僻、悲观状态,偶然又会以暴怒、忌妒、自卑过甚等情绪表现出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轻生。身为人师的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呢?笔者以为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付广英 《辅导员》2010,(6):27-27
自卑是对自己失去自尊心的一种悲观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总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的学生通常容易放大困难,处于孤僻、悲观状态,偶然又会以暴怒、忌妒、自卑过甚等情绪表现出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轻生。身为人师的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呢?笔者以为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卑是一个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对自己能力、品质等方面作出偏低评价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一旦产生了自卑心理 ,若不及时克服 ,对自己、对别人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 ,怎样才能帮助中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 ?(一 )帮助学生分析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理 ,有的甚至还很严重。因为产生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自身条件的缺陷 ,有家庭变故 ,有好胜心受到挫折 ,有自尊心得不到应有满足 ,还有人际关系淡漠、紧张等等。找到了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教师就能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排除自卑心理 ,…  相似文献   

6.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自卑表现小文读初一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休学重读一年。从那以后,开朗乐观、爱玩爱闹的他一下子变得忧郁孤独、悲观冷漠起来,不愿意和班级同学往来,担心被他们看不起。重读生的身份使得小文将自己和外界完全隔绝起来,整天心事重重,人也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暴躁。他渴望着别人的赞许与首肯,希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然而,他得到的不是成绩的提高,却是心理的几乎崩溃。小文的这些变化,并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关注。须知,这些正是孩子自卑的表现。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其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自卑儿童往往会出现以下…  相似文献   

7.
怨恨是一种隐忍性情感,软弱无力是学生怨恨滋生的心理根源。而自卑的学生既会在自我贬低中彰显出自己的无力性,也会在对外在伤害的敏感体验中呈现出内心的脆弱性。这种由自卑心理导致的无力与脆弱就是软弱无力的深层表现形式。自卑学生的软弱无力性使得其在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既缺乏做出直接反应的勇气,也缺乏一种奋争的自信,往往会导致对不平情绪的隐忍,从而沉淀为怨恨。  相似文献   

8.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表现为: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别  相似文献   

9.
走出自卑     
自卑,就是自己看轻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或短处,而是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我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位置。自卑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及别人。他们对过去讳莫如深,对现在毫无热情,对未来全无信心。如果接连遇上几件倒霉的事情,更是悲观失望,情绪一落千丈,轻则感到无脸见人,重则甚至以死了结。  相似文献   

10.
论自卑     
有两种自卑。一种是面对上帝的自卑,这种人心怀对于无限的敬畏和谦卑之情,深知人类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忘乎所以,不会狂妄。另一种是面对他人的自卑,这种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业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别人比较,崇拜强者,相应地也就藐视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转变为自大。也许有人会说,前一种自卑者骨子里其实最骄傲,因为他只敬畏上帝,而这就意味着看不起一切凡人。然而事实是,既然他明白自己也是凡人,他就不会看不起别的凡人。只是由于他深知人类的局限,他对别人的成就只会欣赏,不会崇拜,对别人的弱点倒是很容易宽容。总之,…  相似文献   

11.
王新霞 《中学文科》2009,(12):138-138
自卑是与自信截然不同的心理品质,自卑是对自己的轻视和否定,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自卑心理严重的青少年,往往有如下表现: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贬低的评价,厌恶、否定自己;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心理封闭,敏感多疑,孤僻悲观;甚至出现自闭、白残、自杀等极端行为。因此,帮助青少年开启自卑心扉,让信心永驻心田,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中常见的消极心理(一)自卑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的核心是"我不如人",在择业过程中,表现为过低地评价自己,缺乏自信心,不敢参与竞争,因此心理上往往采取退缩性的自我防御,不敢主动出击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二)焦虑焦虑是指对预期中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损失或失败的一种情绪反应,通常由忧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羞愧等感受  相似文献   

13.
黄淑丹 《湖南教育》2002,(14):21-21
目前,中学生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情况,轻则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引发学生失足甚至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厌学逃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自卑心理自卑是自我意识偏离后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和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离或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在学习中缺乏信心,进而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产生畏学、厌学的心理。但他们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徘徊在自卑与自尊的边缘,最后他们选择逃…  相似文献   

14.
<正>自卑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对于中学生来说,自卑心理主要影响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自卑感强的学生难以体会到幸福感,他们会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并且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2.人际关系。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不擅长交往,他们在班级中时常不被人接受,没有朋  相似文献   

15.
在青少年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习负担重,再加上自身承受能力差,使自己一直处在紧张之中。如果生活中一旦出现不如意的情形,就会对事物失去信心,感到处处不如别人,自怨自艾,产生自卑感。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了,但由于情感较脆弱,情绪不够稳定,对各种刺激又比较敏感,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认清自卑和学会战胜自卑显得尤为重要。一、自卑的形成原因1.身体因素。由于个矮、肥胖…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班干部、队干部轮选是许多学生都会经历的,学生满怀企盼地参加竞选,面对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成功当选;二是竞选失败。面对失败他们会经历情绪、情感上的困扰,不同性格的小学生便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或自卑,或忌妒……这些不良情绪若不及时调整,就会转变成严重的情绪障碍。面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就需要班主任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参加学生家长会,经常听老师讲:某某同学自卑感太强。自卑,是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相似文献   

18.
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优胜劣汰的原则使人们的心理正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对于自制力和心理素质强的人,可以面对挫折,而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这时候自卑心理很快占据了主导位置,从此很难再站起来,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自卑心理的形成时期———小学阶段。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反之,则会片面地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所谓自卑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看不起自己,它使人处在消极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参加学生家长会,经常老师讲:某某同学自卑感太强.自卑,是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相似文献   

20.
战胜自卑     
自卑心理是自我评价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负性情绪。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卑心理,现实生活中,年轻人积累少,易受挫折而产生自卑:老年人壮志未酬也会产生自卑:身体或容貌有缺陷的会自卑:学习不如人的也会自卑。中学生发展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