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5,(4):98-101
哈剌(哈拉)灰人是明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族群。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及不同时期学者文化想象的加入,使得该族群丧失了本来面目,成为西北民族史中的一个谜团。在此,笔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对哈剌灰人的去向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哈剌灰人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2.
炎帝族兴起后,一部分先民傍渭水向东移动,进入冀、鲁、豫交界地带,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部落的集团之一。黄帝族兴起后,沿黄河向东移动,也发展成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当时还有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他地区的蛮族及东夷族。这几个集团的交流融合是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融合。炎黄、“苗蛮”、东夷三大集团除了和平共处外,还有激烈的兼并战争。这些集团之问的战争,加速了他们的整合。夏、商、周三代的部族来源不同,夏是黄帝后裔,商是东夷人,周则是西戎的一支羌人,均活动于中原地区,同时这里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到了战国时期,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华夏族。  相似文献   

3.
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区,部族认同由来已久,其直接构成对巴基斯坦田謇认同的挑战。部落区的传统部落制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政治发展历程,是目前出现部族认同强化、圃家认同弱化的主要诱因,并由此造成部落区在认同定位中置部族认同于国家认同之上的现象,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固家认同的构建。只有部族认同、固家认同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有利于建构巴基斯坦盈家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对部族认同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笔者旨在考证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族属问题。援用的佐证材料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蒙元时期社会历史背景特别是哈剌鲁等色目部落次第融于蒙古的史实 ,同时又观照到清代诸儒对萨都剌族属的认定 ;其二是萨都剌诗歌创作本身。萨都剌洞悉内情 ,敢于将皇家内部的残酷争斗发为诗歌 ,痛下针砭 ,与其族属蒙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招贴艺术     
《史前一万年》讲述一位年轻猎人外出狩猎,另一个部落乘机劫掠了他的部落,并抢走了他心爱的女人。于是,年轻猎人组织了一支复仇队伍踏上追踪反击之旅,一路上不仅要与剑齿虎、猛犸象以及不知名的史前巨兽周旋,还要进行敌众我寡的部族战争……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满洲”名称的由来   满洲是满族的旧称,后来转变为专指我国东北一带的地名。这一名称由来于女真部落一个官人的名字,同时,也记录了一个历史事件。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叶,定居在今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建州女真部落,经常受到来自松花江中游以下至黑龙江流域东濒海一带野人女真忽刺温部落的侵扰,再加“朝鲜国军马抢杀,不得安稳”。于是, 1438年,建州卫都指挥命事李满住,率领部族众人西退,移住灶突山东浑河上。   不久,清太祖努尔哈赤五世祖也率领所属部族 300余户退至浑河支流苏子河一带,与李满住部族合居在一起。后来,努…  相似文献   

7.
歌逻禄,又名哈剌鲁,葛逻禄,喀拉陆克,是我国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重要部族。喀拉(KAR)是突厥语“雪”的意思,它的后面加“Iek”,就表示某部分人,喀拉陆克就是“雪人”,这个部族后来溶入了哈萨克民族。现在,哈萨克人仍然把“雪”叫做“KAR”,“Iek”加在名词、动名词等词类后面组成一个新词,仍然是现代哈萨克语的一种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8.
方言是一个历史范畴。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原始人群发展为氏族,产生了氏族共同语,开始出现方言。大约4000多年前,无阶级的氏族公社发展为有阶级的部落和部落联盟,于是出现了部落共同语。秦灭六国,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部落共同语发展为部族共同语。秦汉以后直至隋唐宋,部族共同语日益巩固和发展。约14世纪,汉民族共同语开始形成。方言从出现之日起便逐步削弱,最终以至消灭。  相似文献   

9.
神农是后世对中国远古发明农耕人类的赞词,也表示农耕时代。炎帝、黄帝是后人心目中明君圣王的形象,以形容与称呼中国农耕时代众多部落中的两大部族。二者不是人名,也不是帝王或部落酋长名号。黄帝部族的姬姓部落,常与炎帝部族联姻。周王朝建立后,编辑的《诗经》有不少歌颂姜原、太姜诗句。在长期流传下,使后世以为只有炎、黄才是中国人的祖先。  相似文献   

10.
再论《蒙古秘史》的社会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唐时称“蒙兀室韦”。这一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发源地在我国东北的额尔古纳河上游。约当公元八世纪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公元十一世纪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广袤草原上,聚集着很多部族,有蒙兀部(即蒙古部)、克烈部、翁吉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乃蛮部等。当时蒙古还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待到蒙古部统一之后,蒙古之称就成为草原各部的通称了。  相似文献   

11.
游牧民族的自然形成,一般都要先后经过“畜牧部落”、“游牧部落”、“游牧民族”三个阶段。在我国北方地区所发生的由以农业为主的部落向畜牧部落的转变,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起了最直接的作用,不过从畜牧部落向游牧部落和游牧民族的转化,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时间及其他相关问题上,虽有考古发现和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古和夷部族迁移路线、开明人及开明国史、三星堆等三个不同的民族、地城和国家进行了思考。古和夷部族的南迁,应该是五帝时期或之前已抵达古南海的西南面地城,在此过程中,和人部族完成了游牧民族向农业民族的转变。尧舜之前,和人部族已迁至峨山一带定居,并成为一文明强盛的大民族。直到夏代前期,和人部族被迫再次南迁,从此失去了与中原民族和中央政府的联系。开明人对古蜀地域文明的影响,因春秋中叶开明人西迁入古蜀地城而起。大约周桓王或周庄王时,开明人在古蜀地域建国,始有开明国。不久,开明王国就取代杜宇王国成为古蜀地城最强大的国家。开明王国延续了12代王朝,约三百八十年,至公元前316年,秦灭开明国。中原史家称之为“灭蜀”。目前,三星堆出土文物被学术及非学术界认为古蜀人蜀国的遗物。事实上,诸多证据表明,三星堆并非古蜀人遗址,而应是苗族先民即当时的三苗部族在南迁过程中最后一个三苗国的遗址,它是两千多年三苗国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3.
“德治”理论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产生。随着“德治”理论的不断完善 ,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德治”理论的实践使中华民族向着统一的、多民族的方向发展 ,并奠定了中华民族以文德而非暴力来调节民族矛盾的主导趋势。“德治”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所起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1 成为民族融合的主导思想。 2 对后世民族政策产生的巨大影响。 3 在协调民族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鲜卑探源     
鲜卑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晋与十六国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先后建立过十几个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建立政权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明洪武时期故元兀纳失里大王的考察,可以认为北元灭亡后,兀纳失里大王成为漠北西部的一支重要势力,但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哈梅里回回阿老丁来朝入贡,并非《明史·哈梅里传》所言是受哈梅里兀纳失里大王所遣。而且,本为故元出伯系的威武西宁王兀纳失里,其继承宽彻系肃王王号的时间,疑在洪武十四年至二十一年之间。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征讨哈梅里王兀纳失里之事,应是兀纳失里遣兵寇边所致。  相似文献   

16.
自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蒙古诸部作为重要的第三方势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皇太极与明廷都是竭力拉拢。最终,蒙古诸部舍明就清,这不但巩固了满蒙联盟,而且还在与明廷的角逐中逐渐占据了主动。总体来说,皇太极实施的“恩养”政策在这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代边塞诗生动反映了唐蕃之间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和平亲善、和同一家使汉蕃两族和亲通婚、互派使,沟通情感,加强联络,使双方的经济化得以交流融合,但围绕着河湟、西域之争,唐蕃之间又纷争不休,战事不断,但无论怎样。汉蕃两族自古以来的血肉联系是无法割断的。  相似文献   

18.
明永乐年间,朝廷册立哈密国,目的在于藩篱西北,巩固边防。土鲁番兴起后,哈密屡遭侵扰,三立而三绝。弘治六年(1493),张海奉命经略哈密,认真访察,周密计划,初步稳定了当地局势,为日后收复哈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哈密的札萨克旗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清朝新疆哈密所实行的札萨克旗制进行分析,讨论它所实行的具体内容,以及清廷对其管理的措施,并同蒙、元以来的土司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哈密的札萨克制是具有土司性质的盟旗制,是一种广义上的土司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