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棚户区改造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攻坚难题,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但棚户区改造往往忽视少数弱势群体的利益,居民的养老等社会保障难以落实,棚户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安置房屋建设脱节等问题突出。"徐州模式"的棚户区改造重点关注棚改过程中的民生问题,在安置房屋问题,市政设施,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具有代表性,为其他地区棚户区改造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将城市棚户区改造与宜居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试图探求其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推动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梁棚户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中心区域,是包头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回族人口居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受自然因素、历史条件、经济水平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逐渐形成生活环境差、开发改造难度大的连片城市棚户区.但经过政府的不断努力,广泛吸纳少数民族建议、推动棚改和民族宗教工作,对当地环境做出极大的改善,也为今后棚户区改造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的全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并扎实有序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等棚户区改造,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把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办实办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棚改工作,2014年,新一轮棚户区五年改造规划编制完成.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微利工程,资金来源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对蚌埠市棚户区改造融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其他地区借鉴,提出引进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在棚户区的改造中PPP融资模式的运用给公共部门带来的便利与好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近两年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情况、项目运行和执行情况着手,分析项目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需要如何去重视和理解棚户区改造工作,提升项目工程的质量,达到改造目标,从而实现乌鲁木齐市的社会和谐稳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键在于改造中多方利益的协调,并始终将民利最大化作为利益分配平衡的基点,才能实现棚户区改造改善民生的政策初衷与价值。通过运用互动公平理论分析公平失衡的根源,再构建融入改造利益主体心理效用的互动公平博弈模型,分析利益主体策略选择的内在驱动因素,可以找出缓解改造中利益冲突和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生在抚顺,长在抚顺。小时候,就听大人念叨过一句顺口溜:莫地沟,穷人沟,有女不嫁莫地沟。长大后,我知道了,莫地沟是抚顺一个比较大的棚户区。和城市的高楼大厦相比,这里是一片片破旧低矮的平房,好像城市的伤疤晾晒在那里。  相似文献   

9.
马温 《教师博览》2014,(5):49-50
<正>小学六年,我是在"拖小"度过的。"拖小"是小名,大名叫"拖板桥小学",设在一片棚户区中。这所小学的学生也大多来自棚户区内那些弯曲街巷里的低矮房屋。我同学的家长中,当铁匠、木匠的,在厂里当翻砂工、电工的,做裁缝、摆小摊、开杂货店的,都有。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生源结构,都决定了"拖小"是一所平民小学。每天早上,都有老师站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从这儿经过的街坊邻居,挎菜篮的、挑水桶的、买早点的、上班的,走到这儿,脚步就会放轻,话也不说了,车铃铛也不摁了,欠身送给老师一个微笑,就快快走开,生怕破坏了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EPC模式下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EPC模式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特征,进而构建了成本管控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基于实证分析和案例应用,文章选取并测量了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它们与成本管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等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道关工委、团工委联合书香园小学、黑石礁义工服务队及由家社区开展了主题为“雷锋纪念日、爱心献棚户区”活动。他们发动街道机关义工、大学生义工、书香园小学师生为由家社区棚户区居民捐赠了衣物125件、书籍50本及书包、笔记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150件,总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房价引人关注,棚改牵动人心。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副部长陆克华、副部长倪虹就"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房价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事关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房地产的平稳健康发展,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今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  相似文献   

13.
金长宏  高原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5):45-47, 51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棚户区节能改造中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节能项目风险等级为中等,并针对其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利用合同规避节能量计量精确性风险,建立有效诚信机制约束业主信用风险,建立专项节能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童年的家在棚户区。那时的家园很脏,很破。苍蝇、蚊子总是一大群一大帮地飞来飞去。不远的地方流着一条河,河水又黑又臭。但听爸爸说本来它很清,他小时候还在里面游过泳呢!不过,我在那儿生活得很快乐,那儿有和我一起长大的好伙伴——琳琳、亮亮、强强、蓉蓉和吕陈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急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中村,起到了空间与社会冲突"减压阀"的重要作用,相对于棚户区和贫民窟而言,它具有更强的向上流动性。广州、南京、深圳等5城市各具特色的改造政策,归结到底是两点,一是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和市民化意识;二是大力促进城中村集体经济的成长和城中村所在区域的城市贡献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土地经营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运作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收购储备是一种新的土地管理制度。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不同城市在运作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特点及效果,提出基于城市土地经营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两会"期间,某报记者就棚户区改造问题采访了东北一代表团。在发表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感慨:"听完××代表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是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中出现的“一城两制”的城市社区。“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本质上是以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为主要脉络、从利益再分配和体制转换关系中折射出来的产权与市场、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过程。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对城市土地配置效率是不同的 ,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依赖于有效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在现代城市管理体制主导下城市体制覆盖乡村管理体制、城市生活替代乡村生活的过程。对“城中村”的改造使农民失去土地 ,从而失去了与城市谈判的筹码 ,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被动和被分化的状态 ,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更被动、进程更缓慢。  相似文献   

19.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 ,俄罗斯开始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 ,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快速实现私有化。私有化的实施顺序是先城市后农村 ,先工业后农业。从1992年底到1994年 ,用了将近20个月的时间 ,通过私有化证券的运作 ,将大多数城市企业改造为私有制的企业。与农业经济改革相联系的土地私有化也同时进行。一、俄罗斯土地私有化的进程俄罗斯的土地私有化首先是变革农用土地制度。当时激进派所设计的土地私有化和农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将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 ,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农场主阶级 ,由他们支持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具体…  相似文献   

20.
艾灵 《成才之路》2011,(21):12-I0007
与这座繁华的现代都市相比,尹作伟的家仿佛是在另外的一个“世界”。从长春市岭东路走进和顺七条,是长春市区已经少见的“棚户区”。这里只剩下四十多户人家,房屋低矮、阴暗,墙皮已经脱落。从这里走出来的这个19岁的男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