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东方时空》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节目,但近年来影响率却在下降。这其中既有外部原因,如来自其它节目,尤其是短小精焊、占据黄金时段的《焦点访谈》的冲击,也有内部原因。其中“面对面”板块电视“语言”符号的运用在我看来弊端明显,亟需改进。由于“电视”语言的一致,因此,本文对《东方时空·面对面》如何扬长避短、存利汰弊的分析,不仅关涉着电视新闻评论,而且还与其它电视评论息息相通。《东方时空·面对面》是以谈话为主的节目,从文体上看,属于电视新闻评论。由于电视评论当以言论为魂,以事实为据,因此电视评论的一个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面对面》: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的新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26日,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杂志《东方时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除了设立4位总主持人,《焦点时刻》易名为《时空报道》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以“主持人评论”《面对面》取代了存在二年多的《音乐电视》。这一改版,可谓意义非凡。就栏目本身而言,取消《音乐电视》,增加主持人评论,强化了《东方时空》新闻节目的整体性,使其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融深度报道、名人专访、纪录片及主持人评论于一体的电视新闻杂志.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对面》成为继记者述评之后的新探索.它短小精悍,轻便灵活,游离性的位置使它既可以独立成篇,…  相似文献   

3.
陈栋  王丽明 《新闻窗》2006,(5):110-110
如今,除了央视一套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典型评论节目外,新闻频道也纷纷推出了《新闻会客厅》等评论节目,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四川电视台的《今晚10分》、湖北电视台的《沟通》等,都是一些颇具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相比于平面媒体,电视的新闻评论力度与其媒体地位难以匹配。  相似文献   

4.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已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并成为一种影响相当广泛的节目样式,国内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大家普遍认为是《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 之后,这种面对面的访谈形式开始大量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的自办栏目和一些大型的电视系列节目中,《实话实说》、《面对面》、《对话》、《艺术人生》、《新闻会客室》、《名将之约》、《讲述》、《让世界了解你》、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阳光卫视的《杨澜工作室》等深受观众欢迎的以谈话为主的电视栏目。电视谈话的节目样式,除了面对面的交谈,还有新闻短片穿插其间,场外热线电话,有的还加入了娱乐元素,如《实话实说》的现场乐队等等,节目的样式越来越丰富。如何制作出被受众认可、接受和喜爱的电视谈话节目,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从人文开始的,根据何勇、潘可武的《电视是让人说话的》对《东方时空》创办五周年研讨会的综述,开办谈活节目的出发点是在技术上同期声已经没有障碍,但是人们看到的电视新闻相当多还是只见嘴巴在动却没有声音.从《实话实说》到《对话》,从《讲述》到《艺术人生》,谈话节目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的节目形式,社会公众在电视上找到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文视角、人文态度的引入.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 ,是电视台的旗帜与喉舌 ,表明电视台对新闻事实的立场、观点。电视评论性节目是电视指导群众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当前各级电视台越来越重视评论性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新闻评论互相配合 ,已成为电视传播媒介引导社会舆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化是电视新闻评论有别于报纸、广播评论的特征。我国电视新闻刚刚起步时 ,电视评论只有“编者的话”、“编后语”等小言论 ,都是播音员口播 ,缺乏电视特色 ,也缺乏评论的深度。因为电视新闻长于报道具体的、可视的、动态的、现在的、进行中的 ,事件性的事实 ,而短于…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991年,随着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的开播,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正式走上了中国电视的舞台。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更是确立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观众中的地位,无数电视观众从此有了早上打开电视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自《东方时空》起,我国各  相似文献   

8.
自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节目与观众见面以来,人们发现,电视人物报道的形态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从典型人物到新闻人物。具体表现在人物定位、访谈内容和节目风格方面。人物定位。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物报道大都是典型人物、模范人物。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东方时空·东方之子》,其定位是“浓缩人生精华”,虽然增添了许多新闻性的内容,但仍然是宣传正面人物,如行业精英、政界高层人士等。而《东方时空·面对面》把所报道的人物明确定位为新闻人物,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可能是典型人物,但更多的是新闻人物,甚至是有些社会争…  相似文献   

9.
对目前所见的电视评论节目,我们常能听到一些不尽一致的议论.例如:“既然是新闻评论,就应当以说为主,有丰富的言论”;“街谈巷议不能代替评论”;“主持人必须站出来‘主持’讨论,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现在是评论弱化了、主持人淡化了”;“现在是访多谈少、访强谈弱”(“谈”即节目主持人及其“主持”的言论);①这些议论我们姑且概括为电视评论的“主持人语言决定论”.但是尽管如此,以《焦点访谈》为“代表作”的电视新闻评论,至今仍然“义无返顾”地坚持“论证过程的事件性”的表达模式,坚持走“让过程说话”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从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首次在荧幕上打出“主持人”字样开始.到1993年、1994年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和评论节目《焦点访谈》的相继问世.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始了全面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电视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中国电视主持人如何在这一特殊职场中面对变局并成功地生存与发展?本文引进西方成熟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结合中国电视实际情况.描绘出中国电视主持人的职业心理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对这个职业所面临的危机提供现实的生存策略及一些可操作的战术。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评论已经成为评论领域一个相对独立的评论分支。如何遵循新闻评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殊优势,应该成为电视新闻评论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要选择适合电视表现的主题 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电视新闻评论姓“评”,“评什么”的问题便首当其冲,因为并非所有的题材都适合用电视来表现。换句话说,电视新闻评论要  相似文献   

12.
报纸与电视“联姻”6月8日,经济日报《东方时评》专栏正式和读者见面后,立即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经济日报《东方时评》是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衍化出来的。因为新颖别致的《东方时空》节目,许多人来不及收看,经济日报就将《东方时空》中的精彩画面及内容,...  相似文献   

13.
孙亭 《东南传播》2012,(9):161-162
在中国电视圈,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时常感到电视短评论太少。再看看其他台,电视评论作品或节目也是长者居多,短者甚少。这在电视评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值得关注和思考。 近年来,电视评论类节目很“火”,许多电视台不仅设有评论部,还专门开辟了评论固定栏目,将办好评论类节目,作为各类节目中的“重头戏”来抓,这对于加强深度报道、提高节目质量、树立电视台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些评论作品短者十几分钟,长者四五十分钟,而三五分钟的电视短评论很难登评论类节目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央电视台开辟了《焦点访谈》电视评论栏目,深受观众欢迎.它在全国范围内,反应之轰动程度、社会效果之显著程度,在电视新闻界是空前的.我认为就某种意义上说,中央台这些栏目(包括《东方时空》)已经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场风暴,必将振聋发聩,激浊扬清,推动电视新闻的改革浪潮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为龙头的电视评论节目日渐多了起来,虽然质量有高有低,但反映出言论节目正在中华大地兴起。这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观众的渴望。据调查,这类言论节目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收视率一般都较高。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 电视新闻评论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电视新闻配发的编前、编后语以及节目主持人、记者的即兴点评,主要以口播形式出现。这类形式大量存在于《新闻联播》及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之中;另一类是电视专题评论,也称电视评论片,将活动图像、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与夹叙夹议的评论报道词有机组合在一起,成为“形象化的政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电视新闻节目量日渐增多的同时,各地又大大增加了电视评论节目的权重。办电视评论节目,特别是媒体主动参与评论那些"民生新闻",更容易贴近生活,更容易贴近百姓,更容易得到较高的收视率。与此同时,办这类节目又相对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呢。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现状,对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些规范进行探讨,对电视新闻评论的一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早间节目《东方时空》,尤其是《东方时空》中的《时空报道》(最初叫《焦点时刻》)以及尔后在晚间黄金时段开办的《焦点访谈》,成为了电视深度报道开先河的成功之作,改变了电视新闻只能简、浅、表的印象,也表现电视新闻同样可以纵深追踪、评述...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新闻1+1》,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而且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的敏感议题,并充分挖掘图像评论的功能意义,以创新特色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道亮丽的风景,其选题观可作为范本研究,也值得其它电视台评论节目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