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教学参考》2010,(4):47-48
师:喜欢童话吗?生:喜欢。师:为啥喜欢童话?生:因为童话有趣好玩。生:因为童话能用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弄清童话的特点,能够以多种形式创编童话。情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连贯。2.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师:有一种文学体裁,老少都爱读,知道是什么吗?(生猜测答案,略)师:对,就是童话。咱们今天就。来学写童话。说到童话,大家都很熟悉,古今中外,名家荟萃。能举一些你知道的童话家或童话名著吗?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吗?生:(齐)喜欢!师:快来猜猜。这是哪篇童话?(大屏幕出示童话插图)生:(抢答)白雪公主!  相似文献   

5.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民间文学的滋养下成长。20世纪中国创作童话中的民间童话以两种质态存在:其一,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文本提供素材和故事原型;其二,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提供创作技巧经验。民间童话在创作童话中以隐蔽的方式和全新的审美价值呈现出来,而创作童话源于民间童话又跳出了民间童话的窠臼,通过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出示童话图片)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我看到了白雪公主、小矮人、小木偶,我觉得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一定很有趣。生:还有海的女儿、陶太郎和稻草人等,我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美丽。师:是的,白雪公主、小矮人、海的女儿、陶太郎和稻草人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老师知道大家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我想喜欢童话的你们要是能自己创编童话,那不是件更有意义的事吗?  相似文献   

7.
童话是真的     
萧袤 《小火炬》2013,(12):19-20
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童话。那是1988年,发表于上海《童话报》,编辑张丽杉。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坚持写童话。常常有读者好奇地问:"萧袤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写童话呢?"想了想,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童话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阅读,编创童话,有力促进儿童思维发展;(二)重视童话的重述,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三)童话有助于儿童美感的培养。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一)发展思维,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创作童话;(二)加强朗读,注重重述;(三)解读文本,培养美感。  相似文献   

9.
武凤霞:老师们好!在近段走进课堂听课以及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读童话,但是,很多孩子对童话学习却不感兴趣,有时,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童话都占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低中年级,童话的分量更重。那么,什么是童话?童话又该如何教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0.
张春艳 《考试周刊》2024,(15):29-33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特有的幻想性和趣味性深深吸引着广大小学生。童话的教育功能,从社会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童话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形象材料;童话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能为儿童提供语言材料;童话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小学语文教育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童话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童话具有教育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文章以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智玲 《教师》2013,(29):56-57
童话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幼儿这一观念一直影响着幼儿园的童话欣赏活动,教师在童话欣赏教学中走入只重视童话的教育作用的误区.教育作用是童话的功能之一,但童话本质是审美的,童话的功能都应通过审美来实现.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童话欣赏教学中应该重视童话的审美作用,充分挖掘童话的美,引导幼儿感受美.  相似文献   

12.
培养想象力是童话不可缺失的功能,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童话的想象力培养价值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表现在童话体文章的教材选用方面是知识性童话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文学性童话,表现在童话教学方面就是没有实现生活与童话,幻想与现实的交融:走从幻想到现实的单向路线——说教倾向,走从幻想到幻想的单向路线——想象力培养力度不足。  相似文献   

13.
安徒生说:“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此话道出了童话的三个特征:第一,童话的创作来源是作者的一切感情和思想;第二,童话的阅读主体是孩子;第三,童话的文学价值是对儿童的价值引领和对成年人的价值讽喻。  相似文献   

14.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各种版本的《安徒生童话》。2.教师准备:书签、“花瓣积累卡”、各类童话故事集(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童话全集》等)。  相似文献   

15.
皓皓想看童话了。他跑去奇遇书店问兰若先生:“兰若先生兰若先生,推荐几本优秀的童话书给我看吧!”“优秀的童话书吗?”兰若先生想了想,像突然想到什么似的笑道:“有一套书你一定喜欢。”  相似文献   

16.
童话是幼儿珍贵的教育资源,它的应用对幼儿将产生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东营市市区童话应用现状存在教师偏重童话的道德教育价值,应用频次参差,应用系统性不强,应用形式忽略幼儿本位,应用途径单一,环境创设浮于表面等问题。加强幼儿园童话应用的措施为:营造幼儿园精神文化氛围、落实童话应用目标、探究多样化的童话应用形...  相似文献   

17.
童话,一个美丽的世界,源于幻想但却基于现实,描摹大胆新奇而又饶有童趣。孩子们在童话营造的世界里流连徜徉,呼吸芬芳,悄然成长。阅读童话,教学童话,永远是孩子和老师必经的一条花同香径。漫步其间,须谨记的是:教学童话,不可缺失童心的观照。  相似文献   

18.
霍夫曼的艺术童话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显示出了独特的童话艺术。从其主要童话角色"艺术家"的现实性与浪漫性和复杂的童话叙述原则可以发现霍夫曼独特的童话艺术观: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赋予童话生活的真实。霍夫曼选择就在我们近旁的这类艺术家作为主要形象,对他们进行精确、复调的叙述,使童话作品具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和现实性,凸显了文学转型期的一种过渡性和广博性。  相似文献   

19.
一、忆,在童话魅力中起航 1.童话,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还没有上学,我们就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口中知道了很多童话,比如《灰姑娘》《美人鱼》《小红帽》《狼和小羊》……(学生交流阅读过的童话)2.这些童话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有独特的魅力。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为什么喜欢童话?  相似文献   

20.
秦璟 《考试周刊》2009,(32):29-30
普希金的童话诗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童话诗具有鲜明的童话特色,可以概括为: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同时,在鲜明的童话色彩之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本文正是从以上方面对普希金的童话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