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卡夫卡是谁?什么是卡夫卡的问题?卡夫卡的问题何以成为我们今天的问题?谁能够理解卡夫卡?读罢《卡夫卡研究》,我们对这些问题或许会有一个答案,或许因此反而没有了答案。随着中国对卡夫卡的译介与研究越来越深入、成熟和系统,卡夫卡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持久和全面。1999年新世纪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丛书《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其中莫言、余华、皮皮均选了一篇卡夫卡的小说。卡夫卡不仅促使中国作家改变了文学创作的观念,扩展和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高永 《新闻爱好者》2011,(19):110-111
卡夫卡的《在流放地》,是一篇意义多元的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无一例外都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都是时间的象征。从人物与时间的关系入手,进而分析作者特殊的身份和宗教信仰、宗教倾向以及宗教情感对其小说书写的影响,可以发现,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信仰问题进行了形而上意义的思考,并思考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卡夫卡所特有的否定的因素及其虚无意义上的超然态度在小说中有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3.
《亚里土多德全集》出版后,朋友问我,全中国把《亚里士多德全集》从头到尾完整读一遍的,除了译者,恐怕只有你一个。你有什么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从1989年第一卷交稿,到1997年十卷出齐,在这八年时间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编辑这套全集。在此期间,有所增长的不只是我的年龄,还有我的见识。而我的最大收获,就是结识了两个我所敬仰的人。第一个当然是亚里土多德。作为一个西方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亚里土多德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心存敬慕本属常情,但初识不比深交,其中有个层次高低、程度深浅、感情厚薄的差别。《亚里士多德全集》…  相似文献   

4.
最近因为写《陆小曼传》,查阅了不少资料,在上海图书馆看旧报时,发现徐志摩、陆小曼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徐志摩在1929年9月29日《罗宾汉》上发表的《严正声明》,另外一篇是陆小曼在1932年3月24日《晶报》上的《陆小曼的一封信》,疑是佚文.为此,我立刻查阅了《徐志摩全集》和《陆小曼诗文》,里面没有收入这两篇文字.  相似文献   

5.
12卷本《屠格涅夫全集》与5卷本《纪伯伦全集》为由17人组成的“世界文豪书系”出台打了头阵;今年将有《海涅全集》、《普希金全集》、《雪莱全集》、《莫泊桑全集》、《莱蒙托夫全集》、《卡夫卡全集》陆续问世;余下的《乔伊斯全集》、《波特莱尔全集》、《马克吐温全集》、《勃朗特两姐妹全集》、《莎士比亚全集》、《泰戈尔全集》、《歌德文集》、《雨果文集》、《川端康成文集》殿后,将在明年推出。像这样大规模引进世界文豪全集或文集,并全部新译,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6.
安徽教育出版社最近隆重推出了胡适的个人资料集——《胡适全集》。该全集共计44卷,近2千万字,诚为海内外数十位胡适研究专家穷10年心血搜集整理之结晶。它的问世,必将对胡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及持续深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同其他人物全集一样,《胡适全集》并非没有遗漏。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全集》于2008年1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给学术界研究李鸿章带来很大方便.由于李鸿章是晚清重臣,社交活动频繁,因此, 《李鸿章全集》中的诗文搜集,难免有遗珠之憾.最近,笔者在查阅方宗诚编《求阙斋文钞》时,发现李鸿章为该书撰写的一篇序文,而这篇序文为《李鸿章全集》所不收,故加以迻出,并略作论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嘉定钱大昕全集》(以下简称《全集》)1997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钱大昕逝世二百年来最为完善和精审的版本,但因钱氏著述宏富,遗文搜集异常困难,故《全集》外,仍有散篇佚作。笔者最近于浙江图书馆所藏《士礼居黄氏丛书》(清嘉庆道光间吴县黄氏刊本)中发现其一篇佚文,特为拈出,以补《全集》之阙。  相似文献   

9.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10.
一1980年,我借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鲁迅全集》第六卷的责任编辑。第六卷包括《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三个集子。《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这篇,就在《末编》里面。这一篇的注[1],在发稿时有过一些曲折。这篇涉及当年左翼文艺运动内部许多人事纠纷的文章,其注[1]即题注本来是容易引起是非的。五十年代出版的十卷本《鲁迅全集》的这一条注释,说:  相似文献   

11.
1982年秋天。我从华中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研究部毕业。分配到岳麓书社。那时岳麓书社刚刚创建,正在做整理出版湖南地方文献的事情。请有关学者列出一大批拟整理出版的湘人著作名单。有关出版计划得到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的批准,其中有著名的六大全集,即《王船山全集》、《魏源全集》、《王先谦全集》、《王闽运全集》、《曾国藩全集》、《左宗棠全集》。我当时认定这是一个很大的文化事业,很有意义。我向社领导表示。愿意参与这项工作。一年多以后,社里将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的事情交给我来负责。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是目前最"全"的"鲁迅全集",可是《几个重要问题》这篇文章仍被遗漏。从《几个重要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当时的社会影响,以及后来一些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唐弢、严家炎态度来看,《几个重要问题》理应编入《鲁迅全集》。同时这篇文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鲁迅晚年的心态以及左翼文学界内部的论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编辑》很有创意,他们让我谈一谈“比生命更长的书”。对于一个爱书人而言,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只是涉猎面宽泛了一些。面对自己的书架,《辞源》、《辞海》、《说文》最让我依恋;淡绿色的中华版《二十四史》最让我敬重;低价购得的《道藏》最让我骄傲;宋刻版《算经十书》最让我喜爱;还有《柏拉图全集》、《胡适全集》、《傅雷全集》、《朱白清全集》、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台湾老字号“世界书局”重印了该书局于70年前出版程小青所译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世界书局总经理阎初表示,中国最早的一篇福尔摩斯小说是1902年刊登于梁启超所编的《新民丛报》上,文言文体;192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由程小青等以白话文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这位西方神探,立即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家喻户晓的偶像和英雄。 阎初说,福尔摩斯当年在中国欢迎的盛况,可从当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笔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在一本名为《粤桂视察印象记》(樊自觉著,上海中国生存学社1935年出版)的小册子卷首发现了蔡元培先生的一篇题辞。笔者近来对蔡元培研究稍有涉猎,本能地觉得这可能是一篇被现代研究者遗漏的文档,查诸高平叔编著的《蔡元培全集》、《蔡元培年谱长编》和朱世儒编撰的《蔡元培先生年谱》,果然均未收录和提及。其题辞全文如下(附影印件,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广西以整理军队、编练民团驰誉于全国,而努力建设亦著艰苦卓绝之概。广东亦揭著三年计划,切实进行。此两省之状况,久为他省人所亟欲目睹者。樊君自…  相似文献   

16.
《新闻研究资料》第十四辑刊登了冯英子同志的一篇《力报十年》。由于他没有参加过长沙《力报》和邵阳《力报》的初期工作,情况不甚了解,这一段时期的资料是我提供给他的。我当时单凭记忆,挥毫乱涂,对这一时期的情况遗漏不少。近来,湖南日报新闻研究室正在湖南图书馆清理旧社会的报刊,我也间常去看看,单就《力报》的史料言,我发现1980年给英子的资料便有不少错误,特此分条补正,并向英子道歉。  相似文献   

17.
断想篇     
卡夫卡是个哲人式的作家,思想上勤于思考,艺术上追求创新使他一生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生活当中。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察世界”,以智者的卓见洞悉当今人类生存的“异化”处境,成了他作为作家的根本使命。因此,他除了给我们留下众多的想象性作品即小说以外,还为我们留下不少思考性的记录,其中贯穿着他那悖论性的思维方式,读来格外耐人寻味,富有启迪意义。卡夫卡的那八本所谓《八开本笔记簿》主要是用来记载这方面的思考成果的,但它们只包括1917至1918年,其他时间写的除散失的以外,均见于后来勃罗德为其收集和保存的“笔记和散页中的断简残篇”中。欲窥全豹请见中译本《卡夫卡全集》第五卷《随笔集》。  相似文献   

18.
赵勋 《军事记者》2012,(5):63-63
一个饱受苦难的孤儿,成长为革命战士,在为我们留下"一火车"佳话的同时,还留下了《南来的燕子啊》《啄木鸟》《茵茵》等40余篇诗歌散文小说。新近出版的《雷锋全集》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主要文字作品,包括他写的一些诗歌、小说、书信等首次公之于众.其文笔清新、情感真挚,令人敬佩有加。由雷锋的作品,笔者联想到从事的新闻写作,感触犹深。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在长、短篇小说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杰出艺术成就已为大家所知晓。其实他也是一个随笔、速记式短小作品的能手。他的随笔寓意深邃,富有哲理。他的速写笔触简洁、格调明快、思想敏锐、情趣幽默,独具一格。它们是德国文学史上克莱斯特、黑贝尔的小品风格的继承和发扬,与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小小说”或“微型小说”亦颇为近似。卡夫卡不愧为这个文学新品种的先驱者。卡夫卡的这类作品绝大部分均见之于他的八本所谓《八开本笔记簿》和散页中的断章残篇,除《观察》中所收的几篇以外,生前均未发表。这里选译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凡方括弧里的题目为译者所加;其他除《在法的门前》和《一道圣旨》外,均为马克斯·勃罗德所加。  相似文献   

20.
晚间的课     
有一本英文小说叫《晚间的课》,我只隐约地知道,那是讲一所夜校,有几个人到那里去上课,小说就叫这几个人的故事。我没有找到过这本小说,也无从知道大概的情节,但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