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经济是一种划时代的新事物,它的出现对人类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充满创新精神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一环必将倍受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将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化 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化主要是指技术的创新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物质为人类提供材料,能量提供动力,而信息提供的是知识。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质生产为主,而知…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确立信息观念,增强信息意识的重要性客观世界有三大要素,即物质、能量和信息。人们认识物质最早,以后到工业化时期才真正认识能量。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客观环境里还有信息存在。现在,信息有价值已是常识,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软资源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否重视开发本国信息资源并充分吸收、利用国外的信息资源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信息量成“爆炸性”增长的现代社会中,信息正强有力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开发信息,犹如“…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深入到分子水平来认识生命,那么面前的一切都将变得十分透彻。让我们剖析一下分子水平的生命规律。 有特殊的生命物质吗? 确切地说,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生命现象中最基本的三个方面。 从分子水平来看,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信息迷宫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支柱。没有物质,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没有能量,生命也无从维持;但没有信息呢?我们的世界将一片死寂。也许,人类会发现,宇宙的历史,并不是物质运动的历史,而是信息流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论信息的哲学本质——与钟义信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玮  王秀芳  刘代志 《情报杂志》2006,25(12):116-118
讨论了信息的哲学本质,对钟义信教授某些观点提出了质疑,论述了“信息和能量是独立于物质与意识的两个范畴”的基本观点,点明了物质、意识、信息、能量的基本关系,并认为信息既有大小又有正负,从而解释了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现象,最后用系统论的观点解释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从而统一了钟义信教授提出的“第一类认识论信息”与“第二类认识论信息”。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小到一株水稻、一只麻雀、肉眼看不到的病毒,大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都时刻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时刻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人的思维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时  相似文献   

7.
王晓峰 《情报杂志》1989,8(3):48-54
情报是基于人类认识活动,传播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融汇。自从人类意识活动增强以后,情报活动就随着人类始祖从吃、住等最基本需求信息的传递发展到人类以各种手段记载、传播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信息上来。前者基本上是同时代的横向,指示性传递;后者则是同时代,隔时代的横纵交融的继承性传播。前者传递的是动物互生性信息,后者是社会共存性信息。情报活动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界和社会。目前,我们对于以自然界信息为主要对象的科技情报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以人类社会为认识对象的社会情报的研究则比较狭窄。其中,固然有科技情报相对的可以“急  相似文献   

8.
正对绘画艺术的初始启发古时候,自然主义者观察到植物和动物都有双侧对称结构,冰雪有六边形对称结构。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加强了这种认识。19世纪,透过显微镜,科学家观察到大自然的基本构造单元(细胞、晶体)也呈左右对称结构。20世纪,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证明了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这使科学家又观察到新的对称结构——物质和能量的对称。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信息资源继物质、能量之后日益被人们认识,并通过开发和利用而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的作用在于改进管理和决策,使物质、能量之类的资源得以更有效地利用。如果说物质、能量是一种硬资源,那么可以说信息则是一种软资源,这类资源的力量来自人类的知识和智力。 信息资源对于企业或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竞争力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信息是极重要的因素。在一些技术发达国家,人们甚至把信息视作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生命线。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也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密切相关。越发达的国家越重视信息,因为信息是造福人民的手段,是开展国际竞争的保证。本文就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网络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所谓海陆空转圈联想发明法 ,就是将海陆空三个空间中的物质、能量、生产、工艺方法等 ,通过转圈联想 ;将其转移到相邻两个空间去 ,或是将相邻两空间的物质、能量移植到地球上来的方法 ,称为海陆空转圈联想发明法 (本文所说的“海”指江河湖海 ,“空”指太阳系和银河系以内的宇宙空间 )。人类利用这种转圈联想发明法 ,创造了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这些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和质量 ,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和认识、改造世界的发明创造能力。太阳是地球的母亲 ,为人类和生物提供光和热 ,是万物生长的源泉。太阳能…  相似文献   

11.
陈念平 《资源科学》2001,23(4):26-30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有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这一基本认识之上的。但是如果仅仅根据这样的认识并不能将自然资源与自然物质和能量区分开来,也不能准确地界定自然资源。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起源与发展,而且自然资源的范围、质量与数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发展水平。所以,自然资源值的并不是自然物质的能量本身,而是人类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而开发出来的附着于自然物质和能量之上的使用功能,自然物质和能量仅仅是承载自然资源的载体。对自然资源物质概念的否定必然会导致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体系的调整或重建。同时由于自然资源也是其他许多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础,因此自然资源科学必将会成为超越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之上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姚公安  覃正 《科学学研究》2005,23(Z1):81-85
电子政务是一种新型公共管理模式。本文将耗散结构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公共行政管理系统维持成本的耗散结构模型;以传统的实体化的公共行政系统为参照系,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维度剖析了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持成本。结果表明,电子政务系统的总成本较小,维持电子政务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成本也较小。  相似文献   

13.
刘建明 《情报杂志》1991,10(2):51-53
信息与物质、能量一样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作用正日益显示,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本文想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认识信息巨大作用的同时,也要警惕信息污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可以说离开准确信息指导的任何工作是盲目的工作,而不认识信息污染,也会给我们的管理决策带来危险。信息是表征物质的存在。一类是体现自然界运动信号的自然信息,另一类更为重要的则是体现人类社会中诸种事物现象的社会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  相似文献   

14.
<正>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其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而不再是有形的物质资产。本文从我国企业对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入手谈谈加强对无形资产管理的认识。一、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刘喜莲 《情报杂志》1996,15(1):59-60
信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素之一,是与物质和能量并例的重要资源。信息作为资源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信息资源的先导性,即物质、能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赖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信息科学的创始人詹姆期·马丁说,信息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关系不是列车和车厢的关系,而是火车头和车厢的关系。二是信息资源存在于主客观的关系之中,信息具备资源属性是有条件的,它与用户的需求和意志相关。只有依靠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效需求,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信息可能为最终用户获取  相似文献   

16.
<正>信息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与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自身成长的历史息息相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越来越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开发越充分  相似文献   

17.
<正>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共同构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住。国民经济信息化正是通过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提  相似文献   

18.
<正>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利用3D量子团LED打印机将显示器"植入"隐形眼镜。此款隐形眼镜借助内嵌天线集聚能量,通过集成电路储存能量并将能量转移到一个含有蓝光LED的芯片上。这款隐形眼镜目前仅处于雏形阶段,只能显示单像素的信息,但将来会和谷歌眼镜一样,可以显示包括电子邮件在内的更多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价值)、信息的交换,从而构成系统之间的物质流、能量(价值)流、信息流。这种要素流动使技术创新系统保持一定的有序状态,顺畅的物质流、能量(价值)流、信息流是技术创新系统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有许多我们已经发现的规律和许多尚待我们去发现的规律。我们通常以为物质的变化是规律指使的,其实这种认识比较肤浅。我认为,与其说是“物质在按规律做事”,不如说是“物质内部的能量在指挥着物质做事”。我们都知道,物质内部隐含着巨大的能量,而我认为物质内部隐含着的能量却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尽管相互感应的程度很微弱,但这种感应不需要时间。物质内部隐含着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就会有正性能量与负性能量之分,并且这些能量的相互感应的程度也会大大提高,并遵循“同性能量相互排斥,异性能量相互吸引”的法则。而未被激发的能量则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