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在古今中外小说中有一类幻想小说,深受读者欢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如此,在法国科幻小说中有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这两部小说都是幻想类小说中的佼佼者。两部作品问世相差不过百余年,但在叙述上都体现了幻想的特点,给读者营造出变幻莫测的神秘氛围。一、《西游记》与《地心游记》幻想特点的相同之处东西方这两场奇妙的旅行带我们穿梭于人神魔三界,行走在地心之中。尽管两部作品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环境的  相似文献   

2.
《生死百年》和《活着》都是写中国历史与在这历史中人的命运的小说。在两部小说中都写到了同样的历史与同样的人物命运。这种命运就是——死亡。而两部小说在对于"死亡"叙写的时都是围绕着三种关系的对立与纠缠,即人与历史、人与人、人与自身。围绕此三种关系,在具体的表现上两部小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但不论是相同或是不同,在两部小说中都体现出了"死亡"背后种种复杂莫测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3.
荒岛小说这一题材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基本遵循了人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和回归社会的情节模式。《鲁滨孙漂流记》、《蝇王》和《昨日之岛》三部代表性作品可以充分表现出荒岛小说在空间意义、欲望表征以及终极指向三个方面哲学意义的流变。从《鲁滨孙漂流记》中昂扬自信的时代精神,到《蝇王》对这一精神的摧毁,再到《昨日之岛》中温和的反思性重建,展现出从绝对到相对,从一元到多元,从"务实"到"务虚"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高金和 《海外英语》2014,(20):198-199
威廉·巴勒斯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代表作中,分别塑造了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该文分别对巴勒斯的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宋金民 《德州学院学报》2013,29(3):51-53,58
1898年12月,"政治小说"这一概念由梁启超引入中国文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第一部政治小说是梁启超在1902年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但根据梁启超对"政治小说"的界定,现存的第一部水浒小说《大宋宣和遗事》就是政治小说,并且所有的水浒小说都是政治小说。因此,中国不仅不乏政治小说,而且政治小说产生的时间最晚也应该提前至《大宋宣和遗事》产生的宋元之际。  相似文献   

6.
历代史志目录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首次对"小说"进行相关记述。《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这一"源"对后世子部小说这一"流"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对后世子部小说的选材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思想三方面。《汉书·艺文志》还在小说观方面确立了两种基本模式:一为实录精神;二为"君子弗为"与"一言可采"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7.
《红色英勇勋章》中弗莱明是英雄和懦夫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英勇勋章》一直被视为美国第一部"现代"战争小说,第一部不含英雄主义色彩,完全以讽刺和怀疑的态度创作的战争小说。对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分析远远超过了其对外在暴力的描写。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也是一篇心理小说。斯蒂芬.克莱恩在《红色英勇勋章》中,英雄典型亨利.弗莱明便是这样一个集合了英雄和懦弱的统一体,为我们揭示了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一次休息时,毛泽东主席对贺龙说:“中国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谁看不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贺龙说:“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毛泽东看着徐海东问道:“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演义》看过,《水浒传》也看过,《红楼梦》嘛,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毛泽东说过,《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当时农民起义,群雄割据,占了好多山头,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  相似文献   

9.
《住在火里的人》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马纳瓦卡"小说的第三部。小说中的"火"象意象具有双重象征含义:一是小说中的童谣所象征的充满痛苦煎熬的现实困境,令人想要逃脱又深感无力。二是小说中喻指的《金枝》中的神话学意象,在"火"的困境中只要保有檞寄生这一核心,便不会被火毁灭。"火"的意象层次丰富地展现了斯泰西的个人追寻和成长历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和"生存"这两大主题的一贯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叙事文学到宋元时代的完全成熟,特别是小说艺术的高度繁荣,"石头"作为文学中的一种形象,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叙事文学当中,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的古典章回小说的创作中,以"石头"作为小说的叙事角度和叙事模式,更成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潮流。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三部差异巨大的著作,都以一块"奇石"的形象作为其叙事的模式并契合书中主要人物、隐含主旨以贯穿全书,从而三部书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称为"石头记"。  相似文献   

11.
身经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迷惘岁月的戈尔丁,在其寓言式的经典巨著《蝇王》中,描述了一群受过文明教育的儿童,一旦摆脱了道德、法律的束缚,便肆无忌惮,相互倾轧、残杀,演出了一幕幕嗜血大战。戈尔丁在书中表达了“人性本恶”的基本观点,作者对人类的看法虽然不符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其把批判社会的矛头指向人类自身,促使人类自省,则显得更理性、更冷静也更有力。  相似文献   

12.
<英雄时代>是柳建伟的系列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荻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从表面上来看,它是一部歌颂时代英雄、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小说,但实为一部"盛世危言":小说不仅全方位、深层次地描写了"盛世"时代所隐伏着的危机,而且还揭示了危机产生的深层根源、对所描写的社会丑恶现象则予以了谴责、写出社会转型在人性层面造成的震撼,同时,艺术形式大气而又典雅,堪称一部"大作".  相似文献   

1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天才地发现了人同时是能动和受动的存在,这意味着人必须依靠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追求、创造符合其内在尺度的对象或环境,这种符合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符合,人由此领悟自己的幸福.人的内在尺度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同一性,即内在尺度是有力量的尺度,本质力量是有尺度的力量.人的内在尺度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本体性、多样性、历史性、社会性、可遮蔽性.马克思的这种看法为人类指明了通向幸福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海洋三部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小说:它的主人公没有真正学会应该学到的东西;作为故事的叙述者,他没有一套用来叙述自己故事的语言;有别于叙述者的作家要我们了解叙述者的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15.
论温庭筠的"以文为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经济、政治、社会风气和文坛时尚等外部因素与温庭筠特有的个性、情感和才能相际会,温庭筠在扬州妓院和京师进士考场内外卖文,被人称为“以文为货”。尽管“以文为货”不是温庭筠所追求的,但是,“以文为货”对温庭筠创作的内容、思维方式乃至文风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有着挑战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和谐社会道德特质的关照下,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三种关系的和谐上,即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此为视角,对当前中小学校长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反思,剖析了职业道德关系中不和谐的诸多表现,提出了构建和谐职业道德关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余欣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09-111
《金字塔》是威廉.戈尔丁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奥利弗在人生的三个阶段的故事。作者通过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人性异化的根源和本质,以传达其最终的人性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一生致力于"人"的研究,他融汇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种学说,主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考察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不健全的病态社会,生活其中的现代人大多是"病态人",其病症包括施虐与受虐、破坏心理、丢失自我、重占有思想等等。他希望通过重塑理性信仰、发展创制性人格、汲取爱的能量等方式来"治愈"这些病态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美国黑人小说家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土生子》中的主人公别格·托马斯的缄默、愤世嫉俗、残忍、反叛等性格特点。同时说明他性格的发展、变化是和严酷的生活环境、可恶的种族歧视、不平等的法律和社会制度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运用了讽刺手法来探究人性本恶,从而阐明了人类战争的根源。本文从外在讽刺和内在讽刺两个方面着力于分析《蝇王》中讽刺的应用,以及戈尔丁如何应用讽刺的技巧使《蝇王》成为一部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